请分享一首最惊艳你的诗词?

新潮柒


儿时至今,我最喜欢的诗词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变化在不断地调整、更新。

记得儿童时代,我最喜欢琢磨王维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时常在孩子群里以出谜面的形式与同学、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进行猜谜,一看到山水画总能想起这首诗,山水美,这首诗更美,山水活现在旷野,这首诗活挂在室中画上,活跃在我的心里!

到了青年时期,我参加了工作,我常读常背岳飞的《满江红》(词太长,此处我就不展示了),它,豪情万丈,悲愤冲天,气宇轩昂,志高激烈,一个伟岸的男人形象总是萦绕在我的心头,。我常想,生逢治世的当代男儿大多无需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守疆为国灭敌为国雪耻,但斗志莫输古人,。人来世上走一遭,总要做点事,做不了治国的大事,便要搞好齐家的小事,家是国之细胞,家齐国也好,也是间接地报国。所以,那个时期,这首词对我很有激励,特别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想起它便多了一份克服的信心,多了一份行动的执着,。古人不俱伤与死,今人还怕苦和累?!现在回想起来,我的青年时期是在刻苦学习脚踏实地奋力上进中度过的,我没有枉费青春!

大约到了四十岁以后,我回老家探亲,在雨后乍晴之时,我读到了朱熹的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顿有所悟略有所感饱含喜爱。这不就是精致人生的写照吗?许多人的光鲜艳丽,许多的出众夺目,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忍受了常人难忍之痛,吃过了常人难吃之苦后得来的,基于此,对于那些功成名就之人,我们一可羡慕二要尊重三须学习,学要学到点孑上,学本质,学精华,学内核,学源头,不能只看表面,浅知其一不知深知其二,只学得皮毛。万丈高楼凭地起,打好基础对于人的成长、事的结果是多么的重要。人生没有最晚的开始,如果人在前期蹉跎了岁月,后面从头再来,亡羊补牢也未迟,带着美好的愿望憧憬、美丽的风景风光一路走下去,给自己加油充电,不断开拓源头活水,天光云彩共徘徊的景象一定会出现。

而如今,我即将奔六迈入老年,我的所思所想所祈所盼与过去有些不一样了,。去年读到一首诗,感触较深,一直在细研,现在更加喜爱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年四季总有看不顺眼之境、不如意之事,但风花雪月却是胜景美境,心中装着这四美,什么伤愁忧恨,什么寒酸苦辣,都要靠边站了,都要让位于喜了。放下功名利禄,成全乐怡欣喜,我们的人生幸福与否,关键在有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关键能否消除私心杂念,。闲事日日有,不思自然无,总把闲事挂,白来世上走。将身外之物看轻看淡,将内养筑牢筑高,天天高兴,四时无忧,尽享人生之美,尽享俗世之乐,忘记经年,乐享来年!


夏耕冬琢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之所以喜欢这首诗,因为这首诗我感觉教育意义深刻,国家现在提倡一家两个孩子或者80/70/60/50/40/后……一家会有三四个或者更多的孩子,有的孩子确实特别孝顺相互争抢着孝顺自己的父母,这样的儿女真的是太棒了!然而有的孩子并不以孝敬父母为荣,而是相互去算计如何争夺父母的财产甚至儿女间形同陌路不相往来,真是让人觉得可怜可恨又可悲,其实我觉得孝顺父母的孩子一个就足够,不孝顺的再多都多余。





全鑫鑫儿


为了一首惊艳的诗

多少人惊动了时间

有人搬来几句唐诗 唐朝一下子轻了

有人搬来几行宋词 宋朝便动了动身子

我不打扰尘封的册页

我从生活中搬来一句 仅此一句

一一“战狼外交”

哗啦一声 朝代们一起站了起来

哗啦一声 三山五岳一起挺起了胸膛

又哗啦一声 生活的龙头高扬

(图片自拍)





第一场雪下在童年身上

第二场雪下在游子路上

第三场雪下在诗词上

第四场雪下在生活上

第五场雪才下在冬天的身上

最后一场雪下在种子的梦上

(图片自拍)




《空中来信 雪》

白雪皑皑

皑皑白雪

一封空中来信

一封无字之信

仅此白纸一笺


大地上的事物都白了

如李白的白

如白居易的白

如齐白石的白

如白手起家的白


字的笔画涌向这里

字的读音涌向这里

字的想法涌向这里

方块字成了迎春的主角

(图片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