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写在春节前:回忆我的母亲,回忆我小时候

那天下午,很困,在床上迷迷糊糊躺了一会,突然就感觉,好像很久都没有这样无所事事地躺在床上睡午觉了。感觉回忆起了小时候,应该还是很小的时候了,小学或者初中,假期下午睡大觉,然后就隐约想起我妈那时候骂我的声音。迷迷糊糊中,那声音仿佛还在意识中回荡。

记得很小的时候,妈好像从来都不会好好跟我说话,各种批评,睡午觉时间长了也骂我,我现在一回想起来小时候我妈那张脸,都是咬牙切齿斜着眼看我那个表情。

还有特别小的时候,就是每次我喊我妈,我妈总是很恶声恶气的回我:干啥?!似乎嫌我很烦,打扰到了她。事实上可能真的如此吧,小孩子黏大人,确实会给大人造成困扰。尤其那个时候,我还小,弟弟更小,妈妈要上班,而且那时候一周上六天班,只休息一天,而且妈妈很勤快,每个周末那一天时间要洗很多衣服,那时候都是手洗啊,妈妈永远都是忙忙碌碌的。

但妈妈对我的这种态度,导致就是小时候有一次全家去看电影,那时候大概我七八岁吧,散场的时候家里人看不见我了,因为小嘛,在人堆里,但是我知道父母在哪儿。我妈很焦急的在那喊我的名字,我居然不知道怎么回答,然后也恶声恶气地回答:我在这呢!干啥?

周围人群一阵骚动,都很诧异:这孩子怎么这样?原本因为妈妈喊我而无地自容,现在更加的无地自容。后来回家以后我妈在那哭,说我对她态度不好。大概爸爸平时也没少说她,这次正好检讨一下,反正随着年龄慢慢长大,妈妈也不说我了,但是也跟我无话可说了。

记得很小的时候,应该是六岁以前,妈妈心情好的时候,也是愿意打扮我的,给我梳头,买蝴蝶结扎在头上,还买花裙子。曾经因为这些,弟弟还哭闹过,也要穿花裙子,有一次哭闹得太厉害,没办法只好让他穿,还穿出门溜达了一圈,才心满意足。这件事我没什么大印象,但是父母一直记得,说起弟弟小时候,总爱说这件事。


其实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也还年轻,二十多岁,大部分心理也不是很成熟。在对待孩子中,难免有失误。现在回过头来想,没有什么不能原谅的,只可惜当时幼小的心灵不明白,感觉受到了很多伤害。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总觉得父母重男轻女,对弟弟更好一些。一直念念不忘的是没有让我上幼儿园,让弟弟上了。为了省钱,让我上了一个普通小学,离家还比较远。而让比我小两岁的弟弟,上了一个离家近的工厂子弟小学,当时是教学质量比较好的,也要额外多收一点学费的学校。就因为这两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彻底掩盖了其他,我好像变得很有理。从而在一次次的争吵中,逐渐加深了跟父母的隔阂。


在我很小很小的记忆中,似乎有邻居大妈跟我开过这样的玩笑:你父母不喜欢你,嫌弃你是女孩,你出生的时候,是用架子车从医院拉回来的。而你弟弟出生后,你爸非常高兴,从单位找的吉普车从医院拉回来的。

当时似乎是妈妈正在兴高采烈地跟别人聊弟弟出生前后的事情,女人嘛,聊起这些就没完,而我着急想打断,问问我出生前后发生了什么,被无视了。加上后面这样的玩笑,感觉很受伤。后来几次想问,似乎时机都不对,没有得到什么答案。于是更加认定父母不喜欢我,甚至怀疑,我是不是他们捡来的?不然为什么说不出我出生前后发生了什么事呢?而只单单记得弟弟出生前后的事情?


总结一下吧

现在人们都爱说一个词“原生家庭”,似乎这是个很大很大的问题,其实字面意思就是每个人从小的那个生活环境,可能是跟父母一起长大,也可能是留守儿童。总之,每个人幼年、童年时期生活的那个环境,那个环境中的人,就构成了“原生家庭”。

孩子在这个环境中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感受被爱,学习如何去爱。

如果孩子在这个生命最初的环境中,没有感受到被爱,也没有学会如何去爱、如何表达,那在以后的生活中,难免要经历更多更长的时间,来学习,好重新认清过去曾经发生了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在幼年狰狞的记忆中努力寻找爱的影子。但无论如何,爱就是爱,找到了就是找到了,事实上,爱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每个人。

新的一年,愿你早早认出爱,学会表达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