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乡情,叫装满你的后备箱

进入八月份以来,每过一天就觉得假期余额不足,所以分外珍惜暑假的休闲好时光。

拒绝了同事旅游的邀请,我选择了陪伴父亲。于是我,姐姐,父亲一起回了趟乡下老家。

姐姐早就说:爸的老房子政府给翻建工作已进入尾声了,目前正在安装线路,打排水坡呢,需要房主回去签字验收一下!所以一路上,我都很期待新房子的样子,父亲也很兴奋,一直看着窗外的一片片庄稼地,偶尔还会做着评论,我笑着,听着,想到父亲的病情和去世的母亲,心头还是有些酸涩,尤其是每次回老房子总会想起苦涩的童年,心情总是复杂!

父亲自从病了以后,他的脑子就不太清楚,记忆当然更差,很少有他感兴趣的事情呢——回老房子除外。

当我们驱车进院时,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崭新的砖瓦房——蓝色的彩瓦,红色的墙体,明亮的玻璃窗,闻声出来的邻居老奶依旧拄着拄着拐杖,老人家的腿虽然不太好,但是关于爸老房子的一切事情都是她在操心,我们一边屋里屋外地看着,一边听着老奶热情地讲述修房子发生的琐事。

这时乡亲们都聚来了,大婶还拎来一塑料袋柿子,说是给我们解解渴,我拿起来一个绿色的“贼不偷”在手心里抹了几下就吃起来,老奶笑着拦住我,说要去给我这城里人拿水洗洗,我说“农村小园的菜干净着呢,纯绿色食品,放心大胆地吃吧。”说完剩下的半个全塞进了嘴里。

大家都笑了,“你这城里人也不讲究那些啊?”

“我小时不就这么吃嘛,不怕。”

吃了好几个柿子,这时,三姨的电话又来了,说是做好了饭菜,等我们去吃呢,本以为吃吃自家小园里的茄子豆角就可以了,没想到三姨居然杀了一只下蛋的大母鸡,烀了粘玉米,还包了饺子,做了八个菜:肉炒蘑菇,窝瓜炖豆角,酱牛肉,咸鸭蛋……望着满桌子的饭菜,我真是不知道三姨在厨房忙了多久,

我和姐姐简直太感动了,真不知道说啥好,“三姨,你这午餐也太丰盛了吧!”

“我外甥女回来了,三姨高兴,给你们做点家里有的!”说着还拎一瓶珍藏多年的二锅头,“咱们都喝点!”

“三姨,酒驾可不行啊!”姐姐拦住了三姨的酒杯。

“哈哈,三姨只够高兴了,忘了这茬了。”

农家饭真的很好吃:大铁锅炖笨鸡,冒油的咸鸭蛋,新出锅的粘玉米,还有那锅边贴的带着肉香的土豆片……哎呀,哪一样都是我爱吃的,嘴里吃得香香的,肚子撑得饱饱的,心里也美美哒!

吃完饭,待我们回到爸的老房子,我们的车周围已站满了乡亲们,天呐,农家菜荟萃啊:柿子,豆角,茄子,窝瓜,胡萝卜,粘玉米,大葱,沙果,李子,还有我好多年没吃的甜杆,也剁成段整齐地躺在那里,地上的蔬菜一份一份摆在那里:用塑料袋装着,袋涨得鼓鼓的;用丝袋装的,绳都系得牢牢;即使用大箩筐端来的柿子,也都冒了尖。

看来乡亲们恨不得把菜园里所有好吃的都给我带走,邻居老奶腿脚不利索,但还是把大葱剥了老皮,嘱咐我放在冰箱里可以吃上两个礼拜,我和姐姐边说着感谢的话,边把菜都装进后备箱,实在塞不进去了,西红柿怕压就放在了后座上,我们刚要关上车门,就听有人喊:等等啊,还有呢!

闻声望去,原来是住在村东头的老叔,他是姐夫的亲叔叔,手里拎着一个大帆布兜,上面是红的绿的柿子:

“放羊回来看到你们车了,就赶紧送点菜来,底下有茄子豆角,还给你们抠了几个新土豆!”说着,用袖子擦着脸上的汗。

“老叔,不用这么麻烦的,车上有好多菜呢!”说着这样的话,看着老叔沧桑黝黑的皮肤,我不禁同情他了,老婶三年前就过世了,他独自一人养着未成年的三个孩子,虽说农村开销不大,但洗衣做饭种地,还要放羊补贴家用,足够他一个人忙活了,从他那瘦削的脸和汗渍斑斑的衣服就可以看出来,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爸爸带我们姐妹四个的清苦日子,内心很不是滋味。

天气阴沉起来,似乎要下雨了,我们必须得走了,否则有段土路车是过不去的。

坐上车,心中还是不舍,乡亲们又聚拢来说着送别的话:

“下次啥时回来啊?再回来可没有这些好吃的了!”爱开玩笑的大叔首先打趣。

“寒假吧,过年时回来看你们!”

“哎呦,这孩子还得半年回来呢?老奶这腿啊,能不能熬到那时候啊!”说着,老人家抹着泪。

我的泪终于流下来了,好几次想哭,这一次终于没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