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痛惜肠癌来得太晚,本来可以治好,因为2年前没在意便血症状

被耽误2年的便血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是肛肠科医生,和我在一个医院工作,我是做重症的,他有什么重症患者基本都是找我。

前一段时间,他给我转来一个患者,老人瘦的好像只剩下骨头了,但是肚子却鼓鼓。

我同学告诉我,赶紧帮我调整一下状态,老人应该是肠梗阻了,并且腹部可以摸到一处肿块,肿瘤导致的可能性很大,因为近2年一直有便中带血的情况。

需要紧急做手术了,先把肠梗阻解决,我去和家属谈,看看什么意见,我谈话这段时间,你先帮我调整的好一点。

一个多小时后,患者上了手术台,不到一个小时患者再次回到我们ICU,我同学惋惜到:腹腔广泛转移了,根本无法切除,只能做个简单的肠造瘘了,先把肠梗阻解决了。

我说这个手术做的怎么这么快!我同学告诉我,如果两年前发现大便带血,就到医院看病,应该可以根治的。

发现大便带血,不要轻易放过,可能是常见的痔疮,肛裂,也可能是肠道的息肉或者肿瘤等,不要不以为然,一定要要知道是什么原因,做到心中有数,万一耽误了后悔就来不及了。


哪些部位出现问题会后便血?


1、肛管疾病:痔疮和肛裂是最典型的代表疾病。

2、直肠及结肠疾病:

结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结肠、直肠癌等。

3、小肠病变: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肠系膜血栓等。

4、下消化道血管病变:肠套叠时除腹痛外腹部可出现肿块。

5、全身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起病急,有发热、头痛与腰背痛。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患者便血的同时往往有其他器官的出血现象。


哪些常见原因会出现大便带血?


一般说来,便血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要想准确分析出大便出血的原因,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追根寻源,全面了解,综合检查分析,才能做出正确诊断。常见的可以导致便血疾病有哪些?

1、痔疮:大便带血一般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呈滴血或喷射状,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合。痔疮引起的大便出血、患有痔疮解大便时鲜血常与粪便相混,有时伴有痔核脱出,形成水肿,嵌顿时可发生疼痛,严重的痔疮患者可导致贫血。

2、肛裂:肛裂导致的大便带血,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后有血迹,且便后有肛门剧烈痛疼。

3、直肠、结肠息肉: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直肠息肉、乙状结肠息肉引起的大便出血。便后有鲜血或暗红色血液染于大便之外,直肠息肉偶伴有息肉脱出。

4、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混有黏液或呈脓血便,伴有腹痛、发热、便频等。

5、直肠癌:血色鲜红或暗红,呈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常出现脓血便并伴有肛门直肠下坠、消瘦、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大肠恶变、直肠恶变引发的大便出血。表现为解黏液脓血便或暗红色血便,晚期恶变肿的大便有恶臭。

6、细菌性痢疾:便血的原因量较少,常与粪便相混,呈脓血样或脓血黏液样便,色鲜红,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左下腹压痛,并伴有腹痛、腹泻及恶心、呕吐。

7、直肠息肉:便中带血或排便后出血,一般便血量不多,不与粪便相混,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慢性者可混有黏液或脓液。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


真的发现有便血怎么办?


古代看病,很重要的一个线索就是看大便和小便。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在每天大便后,发现大便带血,或者解出的大便可表现为暗红色(果酱色)、柏油样等颜色,一定不要放过。

1、第一步:用手机拍下来,千万不要不好意思,因为观察大便的形状和颜色对医生诊断是很重要的线索。

2、第二步:带着照片去医院挂肛肠科的号,如果医院没有专业的肛肠科,可以看普外科和消化科。

3、第三步:看到医生,要告诉你的医生,你什么出现便血多长时间了,身体有没有什么不适症状,并且把手机的图片给医生看。

4、第四步:多数情况医生会要看你的肛门,有的甚至可能会做肛肠指诊,这时候也不要不好意思。

5、第五步:做相关检查,如果上一步确诊,一般就不用这一步,一般诊断明确的痔疮或者肛裂到第四步结束可以治疗了。如果还没有发现原因,有的会做便常规,血常规,有些会做肠镜,甚至有的会做腹部彩超或者腹部CT。

6、第六步:检查都出来后,最好找同一个医生看,因为他最熟悉你的情况,如果问题不大,他会告诉你,或者回家用药也会告诉你,如果需要住院治疗,他会给你开住院单。

无论是否住院把所有的检查和化验结果拍下来,因为你想咨询其他医生的时候,这些检查和化验都是诊断的依据,如果住院一切听从你主治医师的安排。

一定记住,便血不要忽略,真的要耽误了,患者和家人都会后悔的。

#健康科普排位赛##真相来了##清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