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创业路上的四次抉择之二

第二次抉择:辞去公职

第二个抉择就是我的辞职。担下来以后,我们养了1000只产蛋鸡,那个时候一只鸡能赚30元,所以1000只鸡就赚30000元。我亏损的那20000元第二年1000只鸡就赚了30000元。农村致富,养鸡起步;一万只鸡,十万元户。我是最早的万元户。1986年年底,我们把这个帐还清了还剩20000元。我跟我爱人拿着10000元去我岳母那儿,我妻子拿着10000元给她妈妈数。


我在银行工作了10年,当然我不在意这些东西,但是10000元现金对她们来说确实是了不得。1987年我们就养到了3000只鸡,1988年5000、10000只鸡,那时候盈利就非常可观了,十几万、二十几万地赚。那时候也不像现在有50的、100的,10元钱是最大的。记得我妻子那时候先弄个小保险柜来,装满了又弄了个大保险柜来。看着那些钱,我说要存到银行去了。

钱多了怎么办?我说建一个养老院。我妻子说,养老院老人们惹不起,建孤儿院吧,我们还去收养孤儿。总之是,有钱了。

接下来面临就是发展问题,当时的工人已经达到七八十人。我买了一辆摩托车,每天骑着从县城往回跑,很累,到了晚上就和工人们在一起喝酒、聊天。第二天大家正常工作,晚上再聚到一起。虽然非常辛苦,但也其乐融融。当时面临着发展,决定留职停薪,单位当时不愿意让我下海,我说我下去帮一帮,然后再回来,他们说,你下去以后就不可能再回来了。后来,他们说,你到底想怎么着,工资待遇、粮票怎么办呢?我说把这些都交了党费吧。直到2003年出事,他们说我的户口和党组织关系还在农行。留职停薪后交了一年的党费有五百元,我就写了辞职报告彻底不回去了。当时工人已经达到了上百人。我觉得辞职也是一种抉择,它使我懂得了我要是顺着仕途路走,未必没有前途,但是不会太大,当个行长或是小官,发点小财。

我当信用社主任的时候,早晨起来推开门就能看到门口有人送的烟、肉、米之类的,但根本不知道是谁送的。几天以后,才有人跟我说,孙主任有一天我去你家,你正在休息,我给你放了点东西。这才知道是谁送的,那肉放时间长了就臭了,能不吃吗?有时候我就想,像这样的情况权利如此集中怎么反腐?这是当时我的体会。但是又说回来了,我的抉择是,人生要做你喜欢做的事,只要你有可能具备了这个的条件,那你就作出决策。当我看到我养鸡已经能够开辟出新的路子,我就义无反顾的辞职了。

当时,我就提出了一些说法,不仅我退休无忧,我的工人也会让他退休无忧。1992年的时候就制定了《大午公司员工退休养老制度》。当时,一天的工资是两块钱,退休费给50元的时候,人们都不相信这个制度,大家再看现在有多少人在大午集团退休。别小看这件事,因为已经意识到我在做我喜欢做的事情,我在主导自己命运的时候,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很显然大多数人都是愿意别人来主导自己,随着这个社会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