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写完诗文后,有发表的平台么?是怎么流传出去的?

青玉案967


谢约:

古代诗人联友,好朋相聚,为朋友所写的诗词歌赋,对联等等。比此互增,心惜珍藏,相伴岁月,流传千古。

或是皇室 宫廷,达官显贵,特请诗圣画仙提词作画,雕琢转刻,其中的一小部分被皇臣、国家、和后人保留至今,已成国宝级的文物。

也有的是诗人游走山水,名胜古迹,有感而发,随兴而作,留在了天然的书卷上流传了下来。例;石上凿刻,屏风雕琢,墙上提写。

还有的是自己所写的诗歌,或是收集他人 朋友所著写的,集中一起,撰写在竹签上,或者动物的骨头上,如甲骨文等((古时用来写作的竹片或骨头,或是布上,那时纸很少,有纸也很难存放至今的))也有著成书的,还有的是特殊方法保留下来的(出土文物)朝朝代代保留至今


冰之缘7989


古人写诗文不象現在有专刊、杂志、头条、微信,而是相互抄写传唱,以至好的诗作留传后世。


三槐王氏王玉亭


除了网友们说的那些形式,其实古代,特别是从宋代开始,印刷术逐渐成熟,后人印刷自己前辈家传下来的父辈、祖辈乃至更早先人的作品,已经可以实现,固然其印数不是很多。当然,即便印出来了,政府没有发行渠道,但是其流传到今天就获得了新生命,真正的生命。比如:杜牧临终前看车彻人生,吩咐把自己的一生诗文手稿当做纸钱烧给他,他咽气后,他的外甥迅速扑灭火,抢救下来十分之一手稿,后来他外甥把杜牧的这点作品印刷出来了,这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薄薄的《樊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