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清时期商书大量刊行?这些商书都有什么特点?

商书,顾名思义为介绍从商经验、传授经商技巧之书。明清商书是应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商品流通增多和商人活动频繁而产生的,是明清时期商人和商帮经营活动、经营理念的珍贵记录与经验总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第一,为数众多的商书,所涉内容十分丰富。

商书所载不仅有商业条规、关津税则、商业道德与商业规范、各地风情物产、商品物价、交易技艺、防盗与防骗手段、算法、辨银、商家的禁忌与习俗等经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包括水陆路程、四季杂占、起居杂忌、四时调摄、历代官制、帝王源流、科举成式、文武官服色、文武职公署、先贤名士、书信称呼、丧礼古制等历史地理、社会史、制度史、文化史方面的内容,远远超出了商业书本身的内涵。这其实也反映出,商书对从商者的要求,已不仅仅是限于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与经商技巧,还要求从商者具有更广博的社会知识。

集市中的商人

第二,民间编纂的诸多商书中记载了许多官方文书中难以寻觅的珍贵史料。

民间编纂的诸多商书中记载了许多官方文书中难以寻觅的珍贵史料,有些著作更记录了编纂者的亲身经历,应当说具有相当的可信度。明清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商书《一统路程图记》《士商类要》《商贾便览》和《示我周行》,莫不如此。

《一统路程图记》:

《一统路程图记》的作者黄汴在序中谈道:“余家徽郡万山之中,不通行旅,不谙图籍,土狭人稠,业多为商。汴弱冠随父兄自洪都至长沙,览洞庭之胜,泛大江,溯淮、扬,薄戾燕都。是年,河水彻底,乃就陆行,自兖至徐,归心迫切,前路渺茫,苦于询问,乃惕然兴感,恐天下之人如余之厄于岐路者多也。后侨居吴会,与二京十三省暨边方商贾贸易,得程图数家,于是穷其闻见,考其异同,反复校勘,积二十七年始成帙,分为八卷,……道路之远近,山川之险夷,及风波盗贼之有无,靡不洞其纤悉,九州地域在指掌间矣。”

他正是于经商途中,苦于道路不清,线路迷茫,便留心考察并记录各地交通途程及风土民情,并参考各种舆地图志,详加考辨,历时二十七年得以完成此书。

《一统路程图记》书影

《士商类要》:

《士商类要》编辑者程春宇,也是徽州商人。方一桂于序中记载:“甫成童而服贾,车尘马迹,几遍中原,故土俗之淳漓,山河之险易,舟车辐辏之处,货物生殖之区,皆其目中所阅历。至于天文、世代、古迹、遗墟,又悉心推测访求,或得诸故老之传闻,或按残篇之纪载,旁搜广摭,不啻若铁网取珊瑚,靡所漏佚。……于是取生平睹记,总汇成编。”

明代《士商类要》中的《舆地总图》(局部)

《商贾便览》:

《商贾便览》的作者吴中孚乃江西抚州崇仁粮商,其家世业儒。他在《自序》中说自己:

“年七龄入小学,颇能成诵”,后因身体羸弱,“居学日少,在病日多”,便弃书而为商贾,从十二岁即开始“随父兄坐店攻买卖,暇时兼阅书卷,嗣以邻店回禄累及,乃命余商贩信郡,经营缱绻,凡事谦恭受益,是以贸过货物,略识高低,即经过市镇,其规则颇十知五六焉。岁己丑,余以粮食开张驻玉邑……后走江浙”。

因此,该书既是他自己从商经验的总结,也有其参照其他书卷的心得。而他编纂此书的原委,就是为了方便从商者。“名为《商贾便览》,以训后裔”。

《商贾便览》书影

《示我周行》:

《示我周行》的编辑者赖盛远,福建汀州连城人,亦经商多年,序中称其:

“足迹几遍天下”,“举所经历之处,询之故老野夫,加以博采详核,汇成一帙。凡疆理山川之谬,关津驿合之次第,皆可以按程计里。而古人之遗迹与天地之所产,间或附记一二”。

《示我周行》书影

这些作者亲身经历、体验的记载弥足珍贵,将这些商书文献与官方文献及各地方志相互参证,将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交通和商品流通的状况、各地风土民情以及商人们的经营实践。

第三,商书的大量刊行,说明明清的商人开始重视商业知识。

商书的大量刊行说明这一时期的商人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师徒相继的经验传授,或仅凭经验行事的小商小贩,而是开始重视商业知识的系统累积与传播,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培养子弟生徒。而有些商书的书名本身,如《士商类要》《士商必要》,就反映了当时人们思想上将士、商并列的观念变化。此外,明清商书的示知形式也值得注意,大量商书不再仅仅是秘传抄本,而成为公开流传的刊印本。有的商书内容则编在明中后期大量刊印的、传授民众日常生活必备常识的书籍——日用类书(清代亦称“万宝全书”)之中。

由此也不难想见,大量商书中所述观点不仅是商人自身思想意识的体现,也反映了时人对商业的普遍看法,可以说是当时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和商业日趋繁荣的社会现实的反映。这些均是明清商书鲜明而突出的时代特点。

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会馆

结语

总体而言,明清商书作为这一时期商人经营活动的经验总结和商人经营实态的珍贵记录,提供了其时全国商业线路、商品生产及特色、物价工价、交通状况、城镇分布、市场流通,以及各地风土人情等大量信息,展示了各地商人的经营方式、经营手段和经营特色等,构成了中国商业文化的重要篇章,其相关内容的具体、详尽和系统性,为他书所不及,是我们研究明清时期的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历史地理、社会史乃至制度史、文化史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对之加以深入系统的研究,无论对于深化和推进明清商人、商帮史的研究,还是对于中国经济思想史和商业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在今天,商业竞争日益激烈,商业陷阱无处不在,商业信用欠缺,商业道德滑坡,对明清商书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发掘和汲取有用的经验,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商业文化,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