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孩子的千奇百问

现实生活中,父母几乎都遇到过一个类似的情形,那就是,孩子总会不管时间、地点地提出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比如“鸟会飞,人为什么不会?”“人为什么长两只耳朵?”“小狗为什么不会说话?”等。在父母看来,这些问题多半是幼稚可笑的,有的甚至是无厘头的,所以大多懒得回答,或者制止孩子不许再问同样的问题。如果实在拗不过,父母或许会给出一些答案,但孩子多半会继续“刨根问底”,抛出更多个“为什么”,这时候,大多数父母都会感到不耐烦,可能会以更加严厉的态度制止孩子继续提问。

小秋最近迷上了有关思维训练的书,每天写完作业之后都要拿起来读一读。这天,她在书上看到了这样一道题:铅笔都有哪些用途?秋想了想,也只想出“能写字”一个答案,于是便去向爸爸请教。小秋捧着书,来到爸爸的书房,“爸爸,问您个问题,铅笔都有哪些用途?”爸爸正在电脑上查一些资料,对小秋的突然提问有些不太高兴,不过还是回答了她:“当然是写字呗,还能有什么。”“您再想想,除了写字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用途?”小秋追问说。“不知道。”爸爸对这个不太感兴趣。小秋见爸爸也回答不上来,就去翻后面的答案。看过答之后,她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我知道了,铅笔还能做尺子画线,铅笔的芯还可以当做润滑剂,铅笔还可以当做礼物送给别人,爸爸,你还能想出其他的答案吗?”“这是什么问题呀,纯粹是糊弄小孩子的。没看见我正在忙吗,没工夫跟你讨论这些无聊的问题。去去去,到你房间自己想去。”爸爸有些不耐烦,下了逐客令。可是小秋却依然还在兴头上,“要说铅笔可以当做尺子画线,这个我能理解,可为什么说铅笔还可以当做润滑剂呢?爸爸,这是怎么回事啊?”“你有完没完啊,烦死人了,赶快出去该干嘛干嘛去!”说着把小秋推出了书房,砰的一声关上了门。小秋满脸失望的表情,一个人悻悻地回房间了。

孩子之所以总是提出各种问题,是因为他们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希望能够知道其中的“奥妙”。如果父母总是因为孩子的问题过于幼稚、没时间应付或者因为不知道确切答案而制止孩子提问,或者对孩子的问题敷衍了事,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

首先,孩子爱提问是求知欲萌发的表现,孩子的问题越多,提问的范围越广,说明孩子的观察能力越强,也更爱动脑筋,更聪明,这本该是让父母高兴的事情。但父母如果总是因为各种原因制止或敷衍孩子的提问,那么,孩子的好奇心就会被挫伤,求知欲就会被削弱。

其次,长期制止或敷衍孩子的提问,还有可能让孩子的思维受限,阻碍智力的正常发育,进而让孩子缺乏创造力。

最后,如果父母因为孩子的反复纠缠,或者因为答不出孩子的提问而恼羞成怒,对孩子进行责骂,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很没有道理,只顾自己的面子却不承认自己的不足,进而让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大打折扣。

总之,这些制止或者敷衔孩子提问的做法,不仅会对孩子的智力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影响亲子关系。所以,即使孩子提出的问题很幼稚,也不要制止;即使你无法回答,也不能敷衍了事。要保护孩子的这种对未知事物渴望探求的心理,并加以重视和鼓励,这样孩子才会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著名的育儿歌中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无数的实践已经证明,那些好提问、爱追问的孩子跟一般的孩子相比,往往更聪明,而将来成功成才的机会也会更大。因此,作为父母,不仅不要制止孩子提问,也不能对孩子的问题敷衔了事,而应该采取科学、正确的方法对待。

1.引导孩子提问

父母不仅不应该制止孩子提问,反而应该引导孩子在学习中、生活中提出疑问。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先让他们独立思考,自己去分析解决;如果孩子解决不了,父母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2.利用问题对孩子进行启发

举一反三,这个方法可以对孩子的思维进行很好的启发。在孩子提出一个问题时,父母可以启发孩子寻找出多种答案,然后再让他们从中选出最合理的答案并说出理由。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增强孩子的判断能力。

3.忙碌时,和孩子解释原因,让孩子稍等

当孩子提出问题,父母有时确实因为有急事要处理而不能及时给孩子做出解答时,父母应该稍微向孩子解释一下原因并告诉孩子,等有时间一定会回答他们的问题。这样做不仅可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耐性。需要说明的是,父母在忙完了手边的事情以后,一定要兑现之前的承诺。

4.当父母不知道答案时,要如实相告

孩子的问题千奇百怪,有许多是父母也无法正确解答的。这时候,父母不能因为怕丢面子而敷衍孩子,而应该诚实地向孩子说明,并同孩子一起在书上、网上寻找正确答案。这样做,就会给孩子树立一个“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榜样,也会让孩子理解诚实做人的道理。所以,作为父母,当你再次遇到“为什么星星只有到晚上才出来?”或者“为什么地球是圆的而不是方的?”这样的问题时,不要再头痛,也不要再感到厌烦,要认真、耐心地给予解答。当然,父母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并不能像百科全书一样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但关键是对孩子的提问要有一个正确、端正的态度。

美国物理学家、射电天文学家阿诺·A·彭齐亚斯指出:“启发性的问题丰富人的思想,而思想又构建知识,无论什么年龄的孩子,都应当培养一种自由的、不拘格的好问精神。”科学是从好奇引起的提问问题开始的,所以当孩子好奇、喜欢提问时,实际上他已开始走上科学之路了。父母要做的,就是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给出指导和帮助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