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張九成評韓愈“其文當如是,其心未必然”,有何見解?

三更霸陵雪


為了一個偉大的目標而忍辱負重,委曲求全,是否值得?

這是這個問題的核心所在。

韓愈第四次參加科考才進士及第,然後連續三年參加吏部考核都未通過。所以他給當時的宰相寫信進行自薦。而在這些上書之中,難免有一些奉迎文字或論調,甚至貶低自己為“盜賊”或“管庫”(原句是“古之進人者,或取於盜,或舉於管庫”)。這裡面有兩個小典故,一是孔子說當年管仲曾經遇到過一夥盜賊,從中挑出了兩個人推薦給齊桓公為官。另一個就是趙文子,他為晉國推選了70多個管理倉房的官吏,個個清廉無比。

所以南宋張九成便寫文章批評韓愈“其文當如是,其心未必然”,大意就是韓愈文章萬古無二,但做人嘛,有些可圈可點,面對權貴照樣低頭折腰。

折腰錯了麼?

所謂文人,皆為士人。而“士可殺,不可辱”,寧折不彎和寧死不屈從來都是一種值得大書特書的美德。然而實際上,當理想和現實同時擺在面前的時候,不止韓愈在選擇,所有人都在選擇。

孔子有骨氣,明知是美人計,偏偏撂挑子辭官不做。然而到最後,不也忍著被誤解被質疑的風險去見了一次南子。

勾踐亡國之後,按士人的標準是完全應當,而且必須以死殉國,然而他沒有,偏偏臥薪嚐膽,最後舉一國之力,擊敗吳國。

蘇武持節,遇到外族汙辱,也應當一死了之,捍衛大漢朝的天威,然而他沒有,只是頑強地活了下來,壯志未了,敢輕言死?

太史公司馬遷也是如此,宮刑對於士人來說是比死亡更加屈辱的折磨方式,在《報任少卿書》中我們不難看出他的心路歷程與求死之心,然而他仍然選擇了活著,只為了一本書!

趙明誠在臨終之前,將畢生心血託付出李清照,一介女子,無兒無女,要獨自保管十五車總計要擺滿七個房間的文史資料簡直難於登天,無奈之下,只好再嫁他人,受到當時幾乎所有文人的嘲諷和啐罵!

李太白天生傲骨,杜少陵任性執拗,可是一旦投書給權貴,照樣都是把對方誇得天花亂綴,神武非常。我們反觀古代的所有上書和書信,只要存在職業差別,讚美是一種格式,是一種禮儀,是一種應用的態度。

如果張九成的批評成立,那麼給朋友寫書信讚美豈不是小人?寫人寫墓誌銘或序言豈不是偽君子?

如果張九成的批評成立,第一個該罵的就是孔子“其言當如是,其心未必然”

只不過是寫文章罷了,又不是真的要做小人,做惡事,何必較真?

小題大做!



亦有所思


未聽說過,求解[祈禱][玫瑰]


振明72


張九成對韓愈的評價,是根據當的政治環境與韓愈其人實際情況作出的較公允的評價。在向有權決定自己命運的人寫文自薦時,文章應當要像韓愈所寫的那樣寫(自謙、違心)。其實他的內心並不是像他在文中所寫的那樣。這說明像韓愈這樣的人,在人矮簷下,也不得不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