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中国电影《孔雀》:在河南上演的顾长卫时代三部曲之一!

“我知道,你会一直爱着我。尽管你已经不记得我是谁了,我知道,梦想就是这样的。”——前纪

顾长卫说,为了拍最后的孔雀开屏等了一个月,最后给它喂的药才得以实现。摄影师说,这个电影扎扎实实的拍了一百二十天,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拍,而现在电影平均拍摄周期是五十多天。同学说,这样的电影是拍给电影学院那些老师看的,是顾长卫交的作业。

影片讲述了生活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古城安阳的一个五口之家的故事。当时看不懂故事的人儿,再看已成戏中人。

《孔雀》


剧情简介

一家五口,姐姐张静初20出头,是削瘦清秀的女孩,有一种清教徒似的气质,但内心刚烈执拗,可以为了梦想狠得下任何心;

哥哥二十三四岁,小时得病落下轻微脑疾,但以为他笨的人,往往还不如他心底里透着明白;

弟弟十七八岁,敏感、忧郁,内心过于丰富,以至于人累得有些慵懒,这样的孩子,未来捉摸不定。

关键词条:青春 梦想 时代之殇

为了当上伞兵,拥有自己的降落伞。姐姐不惜放弃女孩子的贞洁,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自己动手制作了降落伞,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不避讳他人的眼光,骑着自行车快乐的放飞自我。

无奈现实无情,在经过多次挫败和父母的打压不理解后她学会听天由命。为了梦想,一次次放低道德标准,只为自己这只高傲的孔雀能给开屏……

哥哥二十三四岁,因小时得病落下轻微脑疾,父母则更为关爱他。看着虽傻,但心里却很透亮。他喜欢厂里的一个厂花,想娶为妻子。母亲用钱央求女生来家吃饭委婉拒绝一下,未果,他也就娶了一个合心意的普通女人。

他知道弟弟没带伞,便跑去学校送伞,遭到弟弟的同学取笑,他就笑笑不说话。一个傻大个,却最终过上了普通人的幸福生活。

弟弟十七八岁,敏感、忧郁,内心世界过于丰富,在面对众人的围观时不承认自己的傻哥哥,内心格外的自卑,想要得到外界的肯定和羡慕的眼光。

暗恋女生却不敢表白,对着青春的懵懂画下了女子的裸画而被父亲发现赶出了家门后,开始在外面找寻属于自己的生活,然而所获只是时间将其改造得面目全非,只会用自己去满足舞女的性欲从而过不干活的日子。

而当时的父母并没有过多的去和孩子交流,保守禁锢着他们的思想,只会将自己觉的是对的事情让孩子去做。

最后的最后,动荡年代下的小人物,结局却是“确实开屏了,但大多数时候,面对我们的不是它美丽的羽翼,而是它那不怎么雅观的屁股。”


幕后小故事


《孔雀》剧本在2000年就已经写好,故事基本来自编剧李强的真实生活体验,当时就有人以独立电影形式投拍,终因资金问题而夭折。2002年底,正在筹备《青衣》的摄影师顾长卫和董平意外发现了《孔雀》,决定投资1500万人民币把这个故事搬上银幕。为了压缩到常规片长,顾长卫和编剧作了减法,剧情集中到兄妹三人的成长故事上。2003年4月,剧本通过电影局审查,在安阳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