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浅谈:姓氏

01 姓氏起源

作为宗族血亲关系的代号,姓和氏是中国“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姓最早意指母亲一系的血缘关系,比如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姞,皆从“女”旁;而氏则是指父系血缘。今天我们口中的张王李赵遍地刘等“姓”的概念实际上是先秦时期的氏,是父系血亲的符号。而先秦时期原本的“姓”则在战国时期逐渐淡化,到了西汉时期甚至消失的非常彻底,以至于司马迁在写《太史公记》的时候出现把“姓”和“氏”混淆的情况。比如从先秦传下来的中国传统婚姻禁忌“同姓不婚”,实际上也是母方血亲之间不能通婚。

以我们经常讨论的秦始皇为例,秦始皇母姓嬴,父氏赵,名政。按照今天的规则,他的名字就是赵政,“嬴政”这种姓名称谓方式早在西汉初期就已经彻底消弭了,所以司马迁在《始皇本纪》中对秦始皇姓名的记载并无不妥。

02 先秦姓氏考

上古时期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上文又说到古姓皆从女旁,表征先民曾经经历过女权社会。随着繁衍生息,部族出现分支,散居各地,而氏就成了这些部族分支的特殊称号。比如商朝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分为殷、时、来、宋等姓氏。这样姓就成了旧族号,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通鉴·礼记》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和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在先秦时期,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是没有姓氏的。所以在先秦时期百姓代指贵胄之人。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二者作用不同。

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国如鲁晋郑卫虞虢吴燕等国都是姬姓;异姓封国如齐是姜姓,秦是嬴姓,楚是芈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上古同姓不婚,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为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

孟姜 伯姬 仲子 叔姬 季芈


出嫁以后如果要加以区别,就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 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国名或氏。例如:

齐姜 晋姬 秦嬴 陈妫 国姜


2. 嫁给别国的国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国名。例如:

秦姬 芮姜 息妫 江芈


3. 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例如:

赵姬(赵衰妻) 孔姬(孔圉妻)

共姬(宋共公妻)敬赢(鲁文公妃)


氏的情况比较复杂。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一《原姓》篇认为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例如:

郑捷(郑文公) 蔡甲午(蔡庄公) 齐环(齐灵公) 宋王臣(宋成公)


卿大夫及其后裔则以受封的邑名为氏。例如:

屈完 知罃 羊舌赤 解狐


或以所居的地名为氏。例如:

东门襄仲 北郭佐 南宫敬叔 百里孟明视


或以官名为氏。例如:

卜偃 祝蛇(tuo)司马牛 乐(yue)正克


古人还有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的。例如:

孔丘(宋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

仲孙阅(鲁公子庆父之后,庆父字仲)

叔孙得臣(鲁公子牙之后,牙字叔)

季孙肥(鲁公子友之后,友字季)


此外还有以技为氏的,如巫、陶、甄等。


战国以后人们逐渐以“氏”为姓,到了西汉时期真正实现了姓氏合二为一(参看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三。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二“姓氏”条则认为“盖三代以前,姓与氏分;汉魏之后,姓与氏和”)。


03 题外趣事

从西汉时期,姓氏不分,姓取代了原有的“氏”成为了父系血缘的代号,而氏除了拥有和姓一样的意思即指代父系血缘之外(比如江西刘氏宗族,琅琊王氏等等)居然还被用来指代母系血缘。比如刘姓的女儿嫁到陈家(旧时女子大多没有学名),就被成为陈刘氏或是刘氏。不失为姓氏变迁史上的怪异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