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張居正改革繼續進行,明朝會晚點滅亡嗎?


就算萬曆皇帝繼續按照張居正的方式進行改革,明王朝還是會那麼快滅亡,只是會比正常歷史發展晚點而已,這是歷史發展趨勢,是不可逆的。



原因如下:


(1)萬曆時期土地兼併嚴重


“一畝官田七鬥收,先將六鬥送皇州,止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來好白頭”和“為田追租未足怪,盡將官田作民賣,富家得田民納租,年年舊租結新債”這二首詩很好的反應了萬曆時期土地情況,就算張居正改革能夠完整的進行下去,皇親國戚以及貴族官僚對土地的兼併這些現狀還是不能夠得到改善,因為土地兼併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土地所有制發展的必然規律,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


明朝官員俸祿也是出了名的少,如果不進行一些“額外”的土地操作,按照正常的工資生活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舉個例子:明朝一個縣官,正七品,年俸90石米,按照每年1人吃掉180公斤米,90石米也只夠35個人吃一年。這還不算什麼,如果這些工資能夠全部到縣官手裡還好,關鍵是這裡面的百分之四十還得被皇帝以其他形式發給縣官,比如棉布之類的家用物品。


官員們的俸祿都這麼少,那些皇親國戚就更別說了,這些人通過欽賜、納獻、強買和直接掠奪的方式來進行佔田,兵部尚書馬文升曾經指出,“屯田政廢,冊籍無存。上下因循,無官查考。以致衛所官旗、勢豪軍民侵佔盜賣十去五六,屯田有名無實。”張居正改革能一直持續下去,土地兼併也能一直持續下去,如果土地所有制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改變,這個問題就會一直存在。



(2)“庸官”眾多、吏治混亂。


剛愎自用,偏聽偏信,使張居正自蔽試聽,不能客觀地用人,在他改革期間,任用了一些品行不端的庸人,比如張四維。讓這種溜鬚拍馬的人接替張居正去進行改革,只會把大明王朝往絕路上逼,諸葛亮曾經給劉禪上書曾說親近賢人遠離小人才能夠更好的治理國家,萬曆皇帝如果重用大量庸才進行改革,明王朝還是會走向滅亡。


“致理之遣,莫急於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張居正改革中的“考成法”雖然對治理朝廷亂象有一定影響,但是卻還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天下這麼多官員,難免會有漏網之魚,正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封建王朝的晚期,能夠真正廉潔辦公的官員能有多少?海瑞大家應該都瞭解,他可是歷史上有名的大清官,可以和包拯相比擬啦,但是他一生的生活狀況可不像他的名聲那樣好。由於一生廉潔,他的日常生活可以說是非常的艱苦了。人的私心這個問題就算再怎麼改革還是會存在,只是程度大小不一樣罷了!


(3)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本身的弊端


就算張居正改革能一直持續下去,但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本身可不能一直長久存活下去。這個制度雖說適合古代封建社會,但是隨著時間發展,肯定會有更好的制度出現。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明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更不可能一直存在,一個新的制度代替一箇舊的制度那是必然的選擇。


參考文獻:

《風雨張居正》

《大明王朝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