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紋緊固件常見失效模式分析

機械類產品裝配中,零件與零件之間主要依靠緊固件聯接。其中螺紋緊固件應用最為廣泛,緊固件的性能及聯接效果直接影響到產品的性能和安全以及使用壽命。緊固件的失效是常見機械類產品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因此螺紋緊固件失效模式的潛在原因分析,對產品的質量提升有重要的意義。

1 螺紋緊固件常見的失效模式

在我們工作中遇到的螺紋緊固件主要的失效模式看分為:

①裝配擰拉斷裂;

②螺紋受剪切力擰斷;

③應力集中部位使用後斷裂;

④疲勞斷裂;

⑤延時斷裂;

⑥零件扭矩報警;

⑦螺紋滑牙。

2 常見失效模式的原因分析

2.1 裝配擰拉斷裂

擰拉斷裂特徵為斷裂部位明顯縮頸伸長,造成擰拉斷裂的常見原因主要是由於聯接面摩擦係數過小;擰緊或預緊時施加的扭矩過大、施加扭矩時套筒與螺紋不同軸、施加扭矩時速度過快;零件本身的性能強度不夠以及緊固面與螺紋中心線垂直度超差。

2.2 螺紋受剪切力擰斷

受剪切力擰斷的斷口部位一般有螺旋狀,無明顯縮頸,造成螺紋受剪切力擰斷的常見原因是由於螺紋在擰緊過程中被卡死,例如:螺紋變形、相互聯接的牙型不一致、螺紋有焊渣燈情況;螺栓擰進的斷面被頂住,如螺母為盲孔的有效螺紋深度不夠。

2.3 應力集中部位使用後斷裂

應力集中部位使用後斷裂常見表現在螺栓頭部及頭部與螺紋杆過度的直角部位,造成應力集中部位斷裂的常見原因為頭部與螺紋杆過度的直角部位圓角過小;螺栓冷鐓成型時在頭部的塑性流線存在缺陷。被聯接面與螺栓垂直度超差。

2.4 疲勞斷裂

在螺栓連接後使用的過程中主要的斷裂為疲勞斷裂,造成疲勞斷裂的常見原因有:預緊力不足;夾緊力衰減過大;螺栓尺寸、性能不合格;零件之間的相互配合、裝配環境、使用工況不能滿足設計要求。

2.5 延時斷裂

延時斷裂常見原因為氫脆,氫脆是在生產過程(如電鍍、焊接)中進入鋼材內部的微量氫,在內部殘餘的或外加的應力作用下導致材料脆化甚至開裂。常見易發生氫脆的緊固件有:自攻釘/彈性墊圈/8級以上的經過電鍍表面處理的螺栓。

2.6 零件扭矩報警

零件扭矩報警常見發生在通過角度法控制扭矩的螺栓裝配過程中。造成緊固件扭矩報警失效模式及原因有:在裝配完成後,零件的最終扭矩,高於控制上限或低於控制下限:原因為零件的裝配扭矩控制範圍不合理,表現為設定控制範圍過小、控制範圍往上或往下偏移,如圖1所示,其中f上、f下為摩擦係數。

沒有預緊到預設角度,扭矩達到上限報警:原因為零件本身摩擦係數超上限、零件配合摩擦係數超上限、零件之間干涉,造成裝配扭矩急劇上升。

正常裝配,扭矩下限報警:原因為零件本身摩擦係數超下限或零件配合摩擦係數超下限,零件擰入時貼合扭矩大於初始扭矩(也即擰入力矩消耗過大),常見於鎖緊螺母的擰緊。

2.7 螺紋滑牙

螺紋連接常常出現螺紋滑牙,造成螺紋滑牙的主要原因有螺紋脫碳:常見現象為裝配時感覺扭矩加不上,螺栓拆下後,發現螺紋全部或部分被磨平,以及螺栓螺紋或者螺母孔表面硬度低;內外螺紋尺寸配合:相配合的聯接付接觸面積小,有兩種情況:一是接齒合的螺紋扣數少,二是螺紋與螺紋不在中徑以內接觸(即精度配合不好,螺栓螺紋和螺母的螺紋接觸不夠)。

同時,在裝配方法上如果裝配不對孔,強擰也會造成螺紋滑牙;螺紋摩擦係數過小:表面塗層、表面粗糙度、表面潤滑劑不合理和螺栓螺紋或者螺紋孔有異物,損壞螺紋以及螺栓跟螺母的螺距、角度變異都會導致螺紋滑牙。

3 緊固件失效案例分析

3.1 案例描述

2015年3~4月某總裝反饋累計5件某車型後減震器固定螺栓在打扭力時縮頸、斷裂,如圖2所示,該螺栓使用要求扭矩110+/-15 N.m,設備設定值為110 N.m,螺紋規格為M12×1.75-6h,性能等級10.9,表面處理按GMW3359。

3.2 擰緊力矩的構成

螺旋副的擰緊力矩為螺旋副之間的摩擦阻力矩和螺母環形面與被聯接件支承面間的摩擦阻力距之和,計算如下公式:

T1為螺旋副間的摩擦力矩;T2為螺栓環形面與支承面之間的摩擦阻力距;

F0為預緊力;

對於M10~M64粗牙普通螺紋的鋼質螺栓,螺紋升角1°42′-3°2′,螺旋副當量摩擦角ψv≈arctan1.155f(f為摩擦係數,無潤滑取0.1~0.2);

d2為螺紋中徑;

d0為螺栓孔直徑,D0為螺母(螺栓)與被聯接支承面接觸受力的環形外圓直徑;

fc為螺母(螺栓)與支承面的摩擦係數。

3.3 分析過程

外觀檢查:斷裂螺栓頭部支承面有殘留黑色油汙,油汙來源為被聯接件安裝面被粘到油汙。

斷裂螺栓尺寸測量:測量斷裂螺栓大徑φ10.4 mm(未使用的產品實測螺紋大徑為φ11.85 mm符合標準),斷裂螺栓總長89.8 mm(未使用螺栓實測總長為85.5 mm,規定85.9 max),零件其它尺寸未發生異常。

斷裂螺栓扭矩記錄接近中值,未出現偏上差或超差;圖紙硬度要求:32~39 HRC:斷裂螺栓實測硬度:36 HRC、35 HRC、36 HRC、36 HRC、37HRC,合格;檢測斷裂螺栓的金相組織未發現異常,如圖3所示;抽檢在用的2個批次各2件零件檢測抗拉強度,結果合格。

抽檢在用的2個批次共3件檢測摩擦係數:0.13、0.13、0.12,符合圖紙要求0.10~0.16。根據斷裂螺栓及抽檢螺栓的檢測結果,初步判斷螺栓零件符合設計要求;結合螺旋副的擰緊力矩分析,初步判定為由於聯接面有油汙導致摩擦係數降低,在同樣裝配扭矩情況下,螺栓承受的軸向力增加,導致螺栓斷裂。把減震器安裝支承面按100%把拭擦乾淨再裝配後,該問題沒有再發生。

4 結 語

文章通過對生產中常見的螺紋緊固件聯接問題進行分析並列舉解決實例,對零件生產、裝配的工藝制定具有參考意義,對常見質量問題有預防作用,可減少質量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