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过小剧场,就不算看过《大理寺日志》,漫迷:小剧场才是正片

上个月刚上映的国漫《大理寺日志》备受漫迷们的好评,主要剧情讲述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大理寺众人断案的有趣冒险,一季有12集,目前B站已更新到5集,喜欢古风和断案的朋友们不要错过。

很多漫迷们看动漫都有个小习惯,就是跳过片头片尾曲,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毕竟大家的时间还是很宝贵的。但如果你用这种方式观看《大理寺日志》的话,那就要错过很多有趣的东西了!《大理寺日志》的每一集末尾处都会有一个“小剧场”,与原作的手绘风格截然不同,都是用手工制作完成的定格动画。每个小剧场都会给大家呈现一个趣味小知识,比如茶叶制作的流程,或是一些与古代相关文化。能看动漫中学知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会“玩物丧志”了!

每次到了“小剧场”的时候,弹幕上都会刷着“正片开始”,看得出来这种风格还是蛮受漫迷们喜爱的。其实在片尾处留下很多彩蛋是很多影视作品的“小套路”,目的就是不让观众们第一时间切掉,这种技巧经常可以在续作电影中看到。在动漫或是影视剧中,也有下集预告公布,这样可以吊住观众的胃口。但像《大理寺日志》这种用心制作“小剧场”的衍生作品来说,真的非常少见。

《大理寺日志》的“小剧场”有几个高明地方,一是可以让漫迷对动漫中人物的有进一步的了解,要知道《大理寺日志》一集也就十几分钟,如果不是一口气追很多集的话,很难记得住里面的剧情和人物特点。最近古风题材的新番那么多,很容易让没看过原作漫画的漫迷们混淆。但“小剧场”用另一种风格去巩固漫迷对《大理寺日志》的人物形象,而且里面的手工精良程度让人难以拒绝,连小编这么讨厌“学知识”的人都会静下心来观看“小剧场”,可以说漫迷们对这种方式还是很买账的。

第二就是可以提升原作的“逼格”。上述提到“小剧场”里的内容都是传达我们不常见且有趣知识,这样不仅会让我们加深对原作人物的性格特点,还会学到很多“冷知识”。比方说第一集的“饮茶篇”,就是讲述如何从采茶到沏茶的过程。“每逢二三四月,取南方嘉木从草芽尖之处,有雨不采,有晴云不采,遇晴则采茶。”如果没看过小剧场,很可能会以为这段台词是原作中的,其实只是片尾末处的小剧场而已。再次能看出来《大理寺日志》导演组用心了!

还有第四集小剧场“歪果仁”,讲述的是唐朝对外一视同仁,外国人和国人都可以通过科举制度。而这刚好符合原作中“阿里巴巴想考官八”的情节,更能加深漫迷对当时剧情桥段的内容。没看过《大理寺日志》的小伙伴赶快去看下,切记最后的小剧场也是一并要看哦!

感谢读者老爷们的热心观看~原创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本文就请点赞和关注我吧,我将和你一起分享那些关于二次元的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