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扶:谁该为“道德缺失”危机负责

扶不扶:谁该为“道德缺失”危机负责

悄悄兴起的老人讹人事件

记得前几年马年的春晚,有这么一个小品。

小品名叫《扶不扶》,结尾的一句话,发人深省。

“这人倒了咱不扶,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倒了,咱们想扶也扶不起来了”

这个小品,其实是以当被炒得火热的,好心扶老人被讹的社会热点事件创作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上出现一系列以碰瓷和讹人的中老年人。

他们大多装病,坐在大路上,等待有人经过将他们扶起。

然后趁机讹诈,让好心帮助的人赔偿自己所谓的医药费。

因被讹为证清白自杀

2014年1月的一天,那天上午,一名叫吴某的男子投水自尽。

在乡邻街坊的眼中,吴某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

在几天前,村中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称吴某骑摩托车撞到了他.

老人的儿子要求吴某为自己的父亲赔偿医药费,以支撑老人在医院的费用。

面对巨额的赔偿,以及心理方面的压力。

吴某自觉走投无路,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经过多方面调查后发现,老人并不是吴某撞倒的吴某只是碰巧路过。

看见之后立即将老人扶起,还与另一位村民将倒地的老人送往卫生院。

吴某见义勇为,却反遭老人敲诈,这样剧情反转,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

引发社会道德危机

由于此件事情影响过大,一些投机倒把的人便看到了商机。

他们伪装成受害者,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以及车多的地方,伺机作案。

比如那几年经常遇到的,突然有个老人倒在你的车面前。

你好心将他扶起,他却说是你,把他撞倒了,要求你给他赔偿。

而之后又发生多起学生好心扶老人,老人向学生进行敲诈案例。

有一位女大学生,因为好心扶老人去医院,却反被家属和老人讹诈。

大学生将此事公布在微博上,引发网友的讨论。

至此,由老人讹诈事件引发了全民的道德危机。

大家看见老人倒在地上,都会思考需不需要扶。

扶了之后,万一老人要求赔偿,自己能否承担。

道德危机带来的后果。

18年的,8月30日,河南开封一名老人失去了生命。

积水并不算深,仅仅没过脚踝。

老人骑着电动车,刚到水潭中央的时候,不知为什么,电动车突然倒了。

老人挣扎着起不来,但是经过的两男一女并没有伸出援手,我在看见老人后,立马往回走。

三分钟后老人被水浪冲离了原来的位置,这时才有人把他移到路边,但老人已经失去了生命。

武汉一位88岁的老人,在离家100米左右的菜市场路口摔倒。

由于没有人敢扶,那是因为被鼻血堵住寄到后窒息而亡。

同样在武昌的一个菜市场,一名六旬的老人昏倒在地。

两小时之中,都没有人敢去扶一把。

有人要扶却被路人劝阻,小心惹祸上身。

直到最后有人打电话报警,医护人员到场时,老人已经身亡。

谁该为“道德缺失”负责

越来越多的老人,由于路人害怕被讹而失去了生命。

很多人还为此做出了感慨,老人变坏了。

其实,因为扶了老人而被讹的案例,只有那么几件。

而因为这一些极少数的人,更多的人因此失去了救助的机会。

谁应该为缺失负责?

应该有此负责的,不是那些无辜的老人,也不是好心的市民。

而是那些这歪心思,想着发横财的道德丧失的人。

我们不禁发出感慨,以后还能扶老人吗?

就如沈腾主演的那个,马年的小品一样。

人倒了,我们不扶。人心倒了,我们想扶也扶不起了。

所以,遇到这样的事情,先打开手机取证,然后拨打120急救电话。

在救助他人的同时,保留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才是老人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