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向孩子妥协?不会拒绝?那是因为你不懂这3大原则

在《妈妈是超人2》中,马雅舒曾在节目中暴露了不少自己家的育儿缺陷。

她曾经亲自承认,自己是一个非常容易妥协的妈妈。她也想过去拒绝孩子的一些要求,但是只要孩子一不开心,她就会马上妥协……

有一期节目中,米雅想要吃面包,马雅舒最开始是拒绝的,可是一看到女儿着急地大喊“我要吃”,并且满脸不高兴的时候,马雅舒很快就答应了女儿的要求。

其实,很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不能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要不就全盘接受,要不就全盘否定,可是一味地说“YES!”or “NO!”真的不是明智的做法啊!

家长们学会正确倾听孩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里的倾听不是简单的听孩子在讲什么,而是要倾听孩子话语里包含的想法和诉求。

有些家长,乍一听到孩子比较奇怪的要求,就马上回答:No!美其名说自己的做法是为了不娇惯孩子,可是家长们可知道,这样会让孩子的内心感到多么的失望?

因此,希望家长们都可以好好倾听我们的孩子,去体会孩子内心真正的诉求。

例如,父母忙了一天回到家,孩子一天没见到父母,晚上不睡觉要求父母讲故事,一个讲完还要一个,这种要求不是无理取闹,潜在诉求是让父母多陪陪他。家长们必须要好好倾听,才能get到孩子真正的想法。

有时候,家长需要从多种角度出发,仔细客观地想想,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合理的要求应该尽量满足孩子,不到万不得已,别轻易拒绝孩子。不过,当这个要求,会对孩子造成危险,或者是养成一些坏习惯,就必须当机立断地拒绝。

比如: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Amy非要吵着吃冰淇淋。Amy妈妈觉得大冬天的,天气那么冷,还吃冰淇淋,很容易引发胃病,于是,就想拒绝Amy。

Amy妈妈:“Amy,为什么大冬天的非要吃冰淇淋呢?太冷的时候,吃冰淇淋肚子会不舒服的。”

“可是,妈妈,我就是突然很想吃。”

虽然,Amy望着妈妈的小眼睛眨巴眨巴的,非常可怜,但是Amy妈妈为了Amy的健康考虑,还是拒绝了她的要求……

其实拒绝孩子的要求的时候,家长的情绪也很重要。家长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才能够解决问题。

比如,有一次,Jerry和妈妈在逛商场的时候,看到一个红色的跑车模型,就非吵着要。

妈妈说:“家里不是有一个红色的吗?你又不怎么玩,现在又买新的,这不是浪费钱吗?”

Jerry思考了一下,说:“不一样的,妈妈,我还是想要这个。”

Jerry妈妈当时心情不太好,被Jerry这么一闹腾,火气一下子就点燃了,开始责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明明家里有的是玩具,还要买新的。

当父母开始责怪孩子的时候,恰恰转移了孩子需要玩具这件事,孩子从买玩具这件事转移到和父母情绪对抗上。有时候,孩子无理取闹,真的不是因为得不到玩具,而是家长对自己的否定。

在拒绝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学会就事论事的解决问题,单纯地变成玩具买不买,零食吃不吃的问题。不要牵扯到情绪的对抗,也不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根本不被尊重。

管理好情绪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因为情绪制约思维,思维影响决策,所以想拒绝孩子,先调整情绪,使情绪平和,再去用方法,这才是正确的思路。

在许多西方国家,孩子的零花钱都是自己做家务换回来的。而在中国家庭,孩子只需要伸伸手就可以得到大把的钞票。这样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对父母的任何索取都是理所应当的。自己喜欢的东西只要说一句,伸伸手,甚至哭两声就可以得到。

有些父母更是喜欢把玩具、零食、旅游当成奖励。这看起来是奖赏,但是,这更像是一种诱惑,如果长此以往,孩子在做什么事情之前都会想想是否有利可图,是否有奖励可拿,这该是件多可悲的事啊!

家长们不妨换种思维,把对孩子的奖励变成孩子们的劳动回报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可以尝试给孩子制定一些等价交换的规矩。比如,孩子想买一个蛋糕吃,你可以要求他做一些事,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倒垃圾等来进行交换。让孩子明白,自己提出的要求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自己的劳动也是有收获的。

拒绝孩子有很多方法,只会说“不”,无疑是最没用的一种。

作为家长,我们要认真倾听孩子的需求,认真地去思量孩子的要求,要用平和的心态来拒绝孩子,适当地让孩子用劳力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才是正确的做法。

成长之路长且阻,让我们一起且行且珍惜。

*图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新人福利时间


到新动态国际英语校区咨询

即可获以下福利及暖心到访礼一份

- 英语等级量化评估报告 -

- 外教精品口语课程 1 节 -

- 学习方法指导课 1 节 -

- 职业规划 1 v 1 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