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完后没回头看一眼,竟然错过了这么多小秘密!

今天我们聊一聊”粑粑“和”㞎㞎“,很多人一直混淆了这2个词。

一直以为“粑粑”是shi,其实“㞎㞎”才是shi。

“粑” 读音:bā ,“米”与“巴”联合起来则是表示“黏着在锅底的米粒硬结层”。

”㞎“读音:bǎ指屎、粪便,幼儿用语。广泛存在于全国各地方言,”㞎㞎 “ 汉语拼音为bǎ ba 。

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可不是“粑粑”而是”㞎㞎“。

有多少人,拉完㞎㞎后会回头看一眼呢?

㞎㞎,是人体消化道排泄的废物和代谢产物,俗语说:拉完后及时看一眼,相当于一次小型体检。

它的形状和颜色,都是我们身体状况的反应。

我们的㞎㞎主要是:食物残渣、肠道菌群、被剥落的肠炎膜、水分。


㞎㞎的形状,一般有以下这几种:

香蕉型

㞎㞎表面光滑,长条型,软硬适中,像香蕉,排便过程舒爽通畅。

粗糙长条

表面起褶子甚至结块,有点像香肠,说明含水量偏低。

坚果状

排便过程艰难,硬邦邦的小块状,它在大肠里待了很久,水分被过度吸收了。

软糊型

质地软趴趴,甚至不成形,如果拉出这样的㞎㞎,可能肠道部分功能出现了状况。

水状便

排出来的都是液体,排便过程有如喷射,可能是腹泻的反应。

㞎㞎会有各种颜色,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黄色:经典的黄,健康的黄,通常我们摄入充分的蔬菜、谷物后,便便酸性升高就发黄。

棕色:如果我们日常饮食太过于油腻,胆汁分泌增加,不仅㞎㞎颜色会变深,还会助攻肠道有害菌的繁殖,所以,颜色越深越不健康哦。

绿色或者蓝色:吃了富含花青素、叶绿素的食物,如西蓝花、紫甘蓝,就有机会拉出绿或者蓝色的。

如果㞎㞎是以下这样的颜色,就要注意!

红色

健康的㞎㞎里约含6~7%的食物残渣,若残渣中含有番茄红素、西瓜、红色的火龙果等,那么㞎㞎就有可能被染成红色。

如果没碰上述食物,却连续几天都拉出了红㞎㞎,请及时就医。

黑色、灰色

如果近期没有服用药物,㞎㞎是黑色或灰色,需要调整饮食,观察几天,如果仍是这样的颜色,需要注意哦!

黑色通常和上消化道出血有关,灰色便便通常和胆汁分泌异常有关。

白色

㞎㞎变成了白色,说明粑粑里没有胆汁,继而说明肝脏或胆囊出现了问题。

多久排一次便最正常呢?

一天1次或者一天2-3次,只要一周的排便次数大于3次,都是正常的。不需要使用药物强制自己每天进行排便,会有损健康。


好的㞎㞎长成什么样呢?

颜色:土黄最好,或者稍微深一点的颜色。

有问题的㞎㞎会有哪些特征呢?

㞎㞎颜色太暗沉,干硬,且一周排便少于3次,我们需要优化饮食,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

如果㞎㞎过于稀软或者不成型,这通常是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可能与腹泻有关,必要时要看医生。

拉完后不回头看一眼,是不是错过了很多信息呢?

㞎㞎形形色色,我们不能单纯因为它的颜色和形状异常就惊慌失措,以为身体出现了问题。如果不是便秘或腹泻,只要参考便便形状或者颜色,相应地调整自己的饮食。日常生活多加留心,仔细观察,一旦发现异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