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比较高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泡爪影视


特别是哪吒的形象就备受争议,大家一致的评价是:这也太丑了点吧,好难接受,那烟熏妆什么鬼?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哪吒变身之后的形象,看电影之前,大家都觉得他的画风不错,看完电影以后,对哪吒的评价更高,比如“我也可以藕霸,超燃”等等。

除了哪吒就是敖丙,对于敖丙的关注度,在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之前并没有那么高,就形象而言还是能被大众所接受的,不仅人长得不错,头上的龙角也显得很可爱。看完电影之后,小编首先爱上了敖丙温柔的声音,然后是被他帅气的形象惊艳到了,一时间,敖丙不知道俘获了多少人的芳心。


乡间小武影视


19年暑假档的电影票房市场,动画题材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表现我们都有目共睹。在票房大卖的同时,作品质量也得到了绝大多数影迷的认可。作为一部动画电影,这样的成绩无疑是现象级的。

究其原因,创作方严谨、认真的态度;和打造“封神宇宙”这样借鉴成功先例的方法固然是部分原因。而作品本身满充想象力的画面、精彩的内容和巧妙的构思也同样值得肯定。本文用由浅入深、由外到内的方式法,就这部作品的表现方式和内容本身入手,来分析一下作品成功的主要因素。

1、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充分迎合观众最直观的内心需求,用卡通的人物造型和诙谐、搞笑的台词,让作品成功的被主流群体所接受。

在当前的社会形状下,由于经济高速发展,似乎身边的一切都在飞快的日新月异。来自职场、生意、经济、家庭、房车、子女教育等等各种压力不可避免的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而这些压力所造成的焦虑情绪几乎是影响到了当前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轻松、幽默、诙谐的内容最容易被大家接受,也最能缓解人们内心的压力与焦虑。我们看看在我国动漫和其它一些市场中的普遍现象吧:玄机公司的秦时明月系列制作精良、内容宏大、文化背景厚重,然而在市场上,却根本不是是“喜洋洋”与“熊出没”这类轻松、搞笑类动画片的对手;各类严肃类、说教类的语言节目层出不穷,但我们听得最多的还是郭德纲的相声;在自媒体领域,严肃一点或者字数过多的文字,在流量上也远远落后于那些搞笑段子、短视频。这无所谓对错,只是真实、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也正因如此,影片的创作方并没有在影片一开始就搞宏大的场景和灌输厚重的文化背景,因为他们知道那样并不符合当今时代大众内心的本能需求。创作方显然做了充分的市场调查,了解到大众在从事娱乐发生的行为时(看电影、电视或者综合节目),人们的首要需求的是被取悦而非被教育、被灌输。所以创作方极为聪明和务实的用卡通的人物形象和搞笑的网络语境和台词,在影片开头部分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看似轻易的就吸引了大多数群众。影片开头收伏魔丸的打斗和哪吒出生前那些搞笑的桥段,都很好的达到了这种效果。而这种深度符合大众内心需要求的台词语境和表现方法,并不是虎头蛇尾的只出现在开始部分,而是贯穿了整部电影。

有一些朋友批评本片的人物印象不够严肃和精致,在我看来,这并非是创作方的不够认真,而恰恰是在做了充分的社会调查、摸底、分析之后,做出符合市场的选择,而从结果看,这种选择无疑是极为精准的。

2、紧抓当前的社会热点现象,如子女教育、工作与家庭的时间矛盾、亲子关系等等。并将其融合在电影情节中,在不知不觉中感染观众并将其更进一步带入到故事情节中去。

大家都对哪吒母子踢毽子那段情节印象深刻吧。我们现在来拆解这段情节之后,就会发现这短短几分钟情节的神奇之处。

首先是母亲担忧哪吒不开心,但在面对儿子的时候,她马上用和颜悦色的态度陪哪吒说话、陪他踏毽子。试问一下,为人父母,有哪个母亲不是同样的心态。为子女操碎了心,在面对子女的时候还生怕他不高兴,想尽了办法让他开心。就这一个场景,相信已经让多数为人父母的观众感同身受了。

接着,是在踢毽子过程中哪吒那如巴蒂斯图塔大力射门一般的脚力,他踢出的毽子力道巨大无比,如炮弹般可以开墙破屋。而踢在娘的身上,娘为了儿子开心,硬是用身体生扛着,脸上还在笑着。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只要子女开心,多少父母都是甘愿自己受苦受累、流汗流血,为人父母的观众们看到这里,不少当娘的已经开始催泪了吧。

然而这还不算完,马上转折就又来了,妖怪出现了,而打妖怪就是妈妈的工作,所以妈妈公务在身不能陪娃了,心里有一百个不舍也要离开儿子去搬砖了。这个桥段又引入了工作与陪伴家人的时间矛盾这个社会热点问题。这同样是多少需要兼顾工作和家庭的观众们的心头病啊。

所以,看似踢毽子这短短的几分钟,却蕴含了子女教育、为人父母、亲情陪伴、工作与家庭的时间矛盾这些大家都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而这些大量而高密度的信息,通过巧妙的拼合和处理,在那短短的几分钟中完整而生动的呈现在观众的眼中和心里。相比较影片开头部分纯粹的搞笑和幽默,踢毽子这个情节在进一步击中观众内心的同时,也让观众对影片有了更深的认同感,而只有观众被代入到故事中,才会聚精会神的关注下面一步步展开的情节发展,所以这一段情节对整部电影所起到的作用极为重要。而创作方要做多少社会调查,构思多少创意,花费多少时间精力,才能呈现出这短暂而又回味无穷的几分钟。

3、用合理的故事情节强化几个主要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为高潮部分做好铺垫。

一部好的作品,其中几个主要人物需要有饱满的性格特征,这样才能在观众脑海中留下深刻鲜明的人物印象,从而在作品的高潮部分因为不同性格人物之间的各类冲突,从而给予观众极强的行为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而加深人物特征,就需要在作品通过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在故事中的行为表现,来不断的丰富人物的性格。而这个过程,往往也是影片中相对乏味的地方,很多观众会在观看某些影片感觉昏昏欲睡,一般也都发生在这个阶段。而这部影片在这部分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新潮、搞笑的台词、山河社稷图中惊艳和充满想象力的画面始终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而哪吒、敖丙、太乙真人、申公豹和哪吒父母这些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随着情节的深入而在观众的心目中越来越清晰和饱满。而敖丙的家族使命与他的友情之间的冲突;申公豹的野心与现实待遇之间的冲突;哪吒的叛逆与父母对他的爱、他的内心真实感情需求与村民对他的误解(其实也算不上误解,他的危险指数客观上讲还是挺高的)之间的冲突。。。这些伏笔和铺垫都为影片最后高潮部分的大迸发提供了足够的伏笔和铺垫。

在这个过程中,创作方也没有忘记继续加入一些其它的元素。比如哪吒的母亲说哪吒只有三年的生命,那让他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过三年,而哪吒父亲坚持要好好管教改掉他魔性。这种对话的本质还是子女教育中的要自由还是自律的观念冲突。

4、足够精彩和感人的高潮

终于,在哪吒生日宴同时也是天雷劫的大限到来的这一天。影片前期所有的伏笔和铺垫在这一刻一并暴发出来,加上绚丽的画面效果,形成了作品的高高潮部分。同时,重点表达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生而为人要有与宿命抗争的勇气和精神"这一作品主题。而这种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放在任何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会是感染观众的强有力因素。《老人与海》、《百年孤独》、《荒岛余生》、《宾虚》、《似水流年》等等无数的经典文学与影视作品中,表达的都是同一主题。但好的主题需要精彩的情节布局和精湛的表现手法,本片无疑做到了这一点。无论是哪吒在初期被误解、后期被申公豹蛊惑、最终被父母的爱所感动之后的性格成长;还是敖丙在家族使命和友情、是非感这两者间的情绪冲突,还是申公豹与太乙这对师兄弟间的行为对比,这些都足够给观众足够的信息量和感官冲击力,从而使作品除了轻松幽默的元素之外,更是一部内容丰富、寓意感人的精彩作品。

对于影片质量,虽然网上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但我本人是非常喜欢和任何这部作品的。并深深的为我国能出现这样的优秀作品而感觉到欣慰。而导演和创作方显然还有更高的抱负和更长远的规划。片中的彩蛋已经预示着整个封神宇宙的开启,而这开山之作的惊艳和成功,无疑会让我们相信,不远处的“封神宇宙”将更加精彩和壮观。


火狐说电影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6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a4293509a4d4688927d26052933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