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自欺欺人了!你的忙碌,不过是在掩饰浮躁

“你太浮躁了。”电话那头的雨滴姐直白而粗暴。

“可我……”我试图解释。

“你每件事都给自己找理由,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她毫不留情。

我张了张口,最终还是闭了嘴。难得的与雨滴姐姐通话的机会,好像搞砸了。

心中一阵羞耻,却夹杂着一些窃喜。

羞得是,我自以为成功塑造了一个开朗风趣的好人设,实际却蹩脚到会被一眼看穿。喜得是,被拆穿了,就不用再演了,假装成自己并不是的那种人,很累,也没有意义。

雨滴姐姐

01

我在通话前,给雨滴姐发了自我介绍,讲述自己遭人背叛从而“黑化”的经历。

在去年年底之前,我都还算是个积极向上的人。表面风风光光,名校毕业,工作安逸。

遭遇背叛后,我变得急功近利,情绪反复无常,还很易怒。我突然有了很多想做的事,也突然不知道该做什么事。

我把自己的一切变化,都怪罪于那个伤害我的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对贫富差距这件事不淡定了。她每天睡很久,太闲了所以去学打鼓。我每天晚睡早起,年薪却不如她一天的流水。心态瞬间爆炸了。”

当我在电话中试图描述自己当时情感受到的伤害时,雨滴姐打断了我:“所以你损失了什么呢?金钱吗?”我否认了。

“那是什么?因为别人赚钱比你多吗?名校毕业又算什么呢?”我竟一时语塞。

“你就是放不下过去而已。”她给出了结论。

是啊,如果不是自己内心本就有阴影,别人又如何能制造出巨大的黑暗?

真正作祟的,是对过去的不甘心,是对自己越来越退步的失望。我一直都知道,但不敢承认。

走不出过去,不敢面对未来

02

我试图挽回一些颜面:“这件事也有好处,我开始尝试新事物,还报了很多训练营,想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感兴趣?那你是浪费钱。还不如去吃点玩点好的。”雨滴姐又给了我当头一棒。

“可是不感兴趣的事情很难坚持下去啊。我给自己一个月时间测试,看看能否有获得感。”我还在尝试抢救自己的面子。

“没什么人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一个月?你这是浮躁!”雨滴姐没有给我任何机会,直白地戳穿了我。

没错,我很浮躁。

我让自己每天都很忙碌:除了满满当当的工作外,还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训练营,健身的目标也没落下,叫嚣着过年前要减肥成功。

可除了不得不做的工作,和挣扎着坚持的健身外,我还没有正经完成一件事。

写作训练营没有回听完往期基础课,随班参加的课最后没写完作业。头条训练营开营第二天就没完成打卡,能跟到今天已经是在“苟延残喘”了。

看看自己前天才写下的“时间是你的朋友,而时机不是。” "问心无愧是我们唯一稳得的报酬"。还真是讽刺。

我努力了吗?我至少看起来很努力,每天晚睡早起。我进步了吗?没有,我在原地高抬腿转圈。

就像在迷宫中乱窜,看似走了很多路,其实没有任何进步

03

通话过程中,我的内心戏异常丰富。

每每被雨滴姐泼了冷水,心里首先冒出的是不服气的小人:“她凭什么这么说我?!她根本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而下一秒,理智小人便出现:“她说得不对吗?你就是这样的!”。

通话的后半段,我甚至怀疑自己在故意伸出脸让雨滴姐打。

我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需要有人泼一盆冷水。虽然冷热交替很刺激心脏,但能让我冷静下来。

挂了电话坐回办公室里,看着眼前写的密密麻麻的“今日计划”,我拿起揉成一团丢进了垃圾桶。那哪里是什么“今日计划”,上头的一些事真想好好做的话,至少得要大半年!

重新提起笔,理了理思路。

俗话说“今日事今日毕”,我重新写下今天在办公室必须完成的几件事情,原先计划里的另外几件,被我放到了“回家做”一栏,还有几件事,决定下周再做。

明明一天做不完,还要写在计划里,看着是满当当的很厉害,但是一旦做不完,整个人陷入焦虑,就没意义了。

从重新制定计划开始

04

那些我想尝试的可能“感兴趣”的事情,亦如此。

不是那么想做的,也不是立刻马上就应该做的,就别抱着“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的想法了。先做成一件事,再去做下一件事,“持久战”才是通往胜利的道路。

我得纠正自己浮躁的出发点,当然,不是指“赚钱”,这是最直接的动力。

我之前一直试图寻找能让自己“有优势”的客观条件。比如觉得自己在学校工作,那么写教育类文章一定有优势。结果变成了生搬硬套,不仅没有任何效果,还消磨了写作的耐心。深究起来,我其实是在寻找捷径,想跳过脚踏实地的努力。

忍不住给自己来了个三连问:“说好的拆解优秀文章学习经验呢?”“写作基础课你准备啥时候听完?”“主题阅读的书单定好了没?”

这才是我决定学习写作时原本要做的事情,可一个多月过去了,毫无行动。而这其中任何一件事,都是可以做一辈子的。

是时候回归初心了,不要再去找什么有利的外部条件,既然是想要与文字为伍,至少得先学会怎么写,然后再想如何写好。

“打铁还需自身硬”,不去阅读积累素材,光靠一个空白荒芜的头脑,如何写出锦上添花的文章?

雨滴姐在通话中告诫我:“好文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有素材和基本功了,自己不会用的话就看看别人怎么操作。他人的经验才是真正的“捷径”,比自己瞎琢磨的“优势”靠谱多了。

那么,先给自己设个小目标,步子跨得太大,会跑偏:

首先,打牢基础,理论知识得丰富起来:

1、 先用两天的时间,把写作基础课的内容补完;

2、 找到所有分享过经验的前辈们的文章,结合当时的分享内容,每两天拆解一篇,看看他们是如何理论联系实践的;完成后,开始拆解青云计划文章和爆款文,分别总结它们的写作特色;

3、 阅读群内写作大神公众号的内容,总结写作技巧。

同时,积累素材,先从已有的开始:

1、 每天花半小时,整理曾经看到过的金句,完成后,改成浏览时事热点,从中寻找素材,随时记录自己的灵感;

2、 给自己列一份心理学的书单,每1-2个月精读一本。之所以阅读的慢,是因为我不仅是为写作积累素材,更是为自己两年后需要实现的大目标。

最后,保持日更,不仅保量,还要保质。永远不要重现浮躁的自己。

有序才能长久

05

浮躁的我就像个气球,越是想靠近的,越是会被弹得更远。而沉静下来后,我变成了旋涡,以前抓不到的,似乎都主动靠了过来。

比如我幸运地两次获得了女神的签售书,比如我今天惊喜地发现自己过了原创。

在今天以前,也许我会觉得,得到签售书是免费的福利,过了原创就可以赚钱了。现在,我觉得是上天对我撕开自己伪装的奖励,似乎很久都没有那么轻松过了。

最后,附上雨滴姐给我的评语,自勉,共勉

学而不用等于白学

读书而不践行等于白读

忙于各种报课而不落地,等于满足虚幻的成长快感

贴人贴钱贴时间,竹篮打水一场空

作者介绍:毛线球,有猫伴读的执笔者,分享阅读偶得,记录平凡生活中的小灵感。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有那么点儿意思,欢迎点赞关注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