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父母应该如何正确疏导?李玖瑾教授推荐

孩子闹情绪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的脑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人脑中负责情绪的杏仁核发育的比较早,而负责理性的部分发育的比较晚。并且需要到20岁以后才能完全成熟。所以当孩子情绪表现出来的时候,理智可能还没有反应过来。

所以说家长面对孩子的情绪,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和理解

其次就需要引导帮助孩子消解情绪。

那么我们具体可以怎么做呢?

第一点,家长要先冷静下来,试着让孩子描述情绪。每个人都有4种基本情绪,分别是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当孩子闹情绪的时候,家长首先需要冷静下来,

比如说你让孩子去练琴,孩子不乐意被你说了几句之后,甚至还开始发脾气了。如果你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免不了就是一顿骂,严重的还会动手,最后孩子痛苦,你也没有达到目的。但是如果你能冷静下来,问问孩子,你为什么不想练琴呢?你现在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最开始孩子可能还说不出什么来,也许只是回你一句,就是不想练琴。但此时他的大脑中已经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当理性的部分开始运转,孩子开始用语言定义自己的情绪,是情绪也会慢慢的消退。记住,当家长在和孩子交流时,自己的情绪一定要控制住,只有你的情绪稳定了,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第2点,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情绪,如果你把孩子的情绪当成烦恼,那么你也只会感受到烦恼。但如果你能把孩子闹情绪的时候当成一次成长的机会,可能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了。当孩子在描述完情绪之后,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想一想自己的情绪是从哪里来的?怎样才能消除这样的负面情绪?比如孩子不想练琴的时候感觉不开心,家长可以问问他,你是不是觉得不能去玩喜欢的游戏就要练琴,于是就感觉有些不开心,孩子说。是的,我现在不高兴。家长可以接着问问。那么要怎么做你才会感到高兴呢?孩子说,让我去玩游戏,我就会很高兴了。这下明白了孩子的需求,也就知道了该怎么做之后就能进行下一步了

第3点,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理解了孩子的需求之后。

家长就可以说,如果我是你,我想要做什么却做不成,我也会不开心的。不过我会想,如果我是因为先玩游戏才练琴,那么我就会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不是不练琴,只是想要先玩一会儿。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冷静下来了,在感受到家长的理解的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的需求可以被满足,这样情绪就会慢慢的消退。此时家长还可以抓住机会进一步帮助孩子反思,你看情绪并不会帮助你解决问题,对不对?而且如果你不说出来,你是怎么想的,我也猜不到,问题也解决不了,你还是很不开心,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