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聪明”,长大多半都“没用”家长别不在意

前几天回老家,刚好堂妹的几个朋友来找她,她们就一块出去了。在堂妹走了之后,亲戚给我说这几个孩子在外面混的都很不错,就一个小王。小时候挺聪明的,现在混的越来越差,主要就是精过头了,在外面人缘不好。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不少的孩子看着挺聪明的,长大之后不一定有出息,就像亲戚说的小王,小时候“精深过头”人人都夸她,他爸妈也以她的聪明为傲,但是她的聪敏没有用对,长大做事就不容易成功。其实,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着聪明,长大之后多半都“没用”,爸妈真的要在意一下


1、 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因为各种生活诱惑,从而导致在学习和兴趣上产生了失衡在幼儿时期,孩子喜欢零食和玩耍,而当家长想要让孩子学习一些有意义的东西时,孩子就会开始排斥。即使家长严厉的要求孩子这样做,但往往会发现反而孩子变得心不在焉起来了。至此,家长就会把这种不认真的行为归结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来。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就必须得了解到以上做法是不得当的。真正想要让孩子的注意力变强,就要做到分配有度。家长可以适当规定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比如在下午几点可以吃零食,在上午几点陪孩子一起阅读。家长的参与性也是很重要的。

2、 喜欢看电视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非常喜欢看电视,一看电视的动画片就完全停不下来。长时间的坐在电视机前,家长也没有太多时间顾及,时间长了之后,孩子的身体机能可能就会发生下降,并且很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越来越讨厌学习,导致未来可能会出现对任何事情都没干劲的状态。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意识到孩子对电视的关注度,可以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帮助孩子转移电视之外的兴趣。可以陪孩子多去户外走走,带孩子做游戏等等。

3、 自控能力较差

孩子可能需要家长去引导什么他才会去做什么,当家长看着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孩子会表现的很认真。当家长一去忙别的事情,孩子就开始放飞自我,并不是去完成自己的目标了。孩子对自己所要做的事情认知很低,并且内容的缺乏趣味性会导致孩子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不用费力的事情上来。



孩子普遍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就需要家长提供给孩子所谓的成就感。比如说当他做完自己很不喜欢的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作为家长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夸赞,让孩子对这种行为成为积极的反应,增加这种现象的产生。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对自己该做的事情有了一定的基础,凭借自己的意愿去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