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养孩子的心智?

薇薇爱文字


我们现在正处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让自己更好地成长,更高效地工作和学习,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们作为家长,应该从小对孩子重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否则孩子长大走进社会,很难适应现在高节奏的职场生活。

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安排和精心营造孩子心智成长的有利因素。在此,我们分享几个培养孩子心智的经验供家长们参考。

培养孩子心智的技巧之一

家长要在孩子眼中树立一个称职的家长形象,保持正确的育儿理念,注意学习和运用有效沟通的技巧,最忌讳的就是夫妻之间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或是打架。

培养孩子心智的技巧之二

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科学研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每个人的潜能是非常大的,就算像爱因斯坦这样拥有独特的天赋的高智商人才,其潜力的发挥也还不到10%,我们一般人的潜力开发空间还有95%以上。因此,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在于启发他们个人唯一独特的心智结构,让孩子发挥潜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

对子寄以厚望,但不能期望太高。请各位家长注意,对孩子的期望并不等于是让孩子满足的自己的欲望。家长要对孩子有信心,无论孩子在成长中受到什么挫折,家长都不能对孩子失去信心或是绝望。

培养孩子心智的技巧之三

家长平时要注意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孩子的节假日、生活习惯与学习时间,都需要家长帮助安排,最好是共同和孩子制定日常表,并督促孩子实施。家长教会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培养孩子心智的技巧之四

家长要注意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夫妻之间要表现出互敬互爱,相互包容、和睦相处,并建立亲密有爱的人际关系。

家庭和睦、夫妻和谐能为孩子提供安全感、人际关系和健全人格的基本因素,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条件。

家庭和虽然很重要,但家长要对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有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家长科学合理地引导孩子心智健康发展,是孩子成才的重要性要素。

培养孩子心智的技巧之五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掌握一定的原则,不能让孩子牵着鼻子走,家长要注意避免被孩子激怒,或者在无意中伤害孩子。

家长是子人生中最早的老师,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老师,家长的行为举止、品行、思想、人格魅力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

一个善于解决问题、工作积极的家长,孩子会在耳濡目染中学会积极思考和努力勤奋良好习惯。家长经常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体验,认真观察周围环境和生活的事物,引导孩子归纳总结和思考问题,寻找正确答案,启发孩子,让孩子的心智得到更好的发展。

以上这些小编自己在育儿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心得体会和方法技巧,通过反复的实践证明,有一定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位家长要是能把握这些有利因素,并运用在自己的育儿过程中,相信一定会为孩子的心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分享一个我家宝宝识字的经历了,宝宝今年3岁了,开始让他识字,认字。之前都是从淘宝购买一些带图的卡片和书本让他认识,不过效果不明显,花费大量时间,还容易损坏,而且宝宝什么都想往嘴里塞,有些比较小的拼图什么的,就怕宝宝吃了。

然后我下载了好多软件让宝宝学习,一开始是不错,但是呢用到后面都要收费,价格还不便宜,顿时有种坑爹的感觉。

后来发现了一款APP【 猫小帅识字】,真心推荐大家使用,里面有很多的冒险故事,我家宝宝特别喜欢听,平常特别好动的他,一看这个就安静的听故事。各种游戏关卡让宝宝重复学习汉字内容,加深记忆,让我这个陪宝宝玩的麻麻都觉得好玩有趣。操作也很简单,宝宝自己都能独立操作。最最最重要的是这款软件一次收费就能终生享受!

而且我们家乡口音特别重,就怕宝宝跟着学以后改不了,要是上学了带有这种浓厚的口音,肯定会被其他小朋友嘲笑。

宝宝现在特别爱学习,每天下班都缠着我给跟他互动,陪他一起玩里面的游戏,不仅学的快,还让我这做麻麻的人也轻松了很多。


久隐517



一个人对于事件的判断越准确、越理性,就说明他的心智模型越成熟。


心智模型的形成,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相关。


知识水准,逻辑能力,社会经验,道德与价值观相融合才是一个人完整的心智模型。

所以要培养孩子的心智模型,不用着急,也别把这件事当成是一件专门的事情来做。

而是要从日常教育中抓起。


个人有以下几个建议,希望有用。


第一、重视孩子逻辑能力的培养。


要培养逻辑能力,先要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尽早教孩子准确用词,不但能防止别人曲解、误解他的意思,而且促使他思维活跃、思路清晰。


在和孩子对话时,多问他一些问什么?因为孩子的回答往往是下意识的,只经过了简单的思考。通过问题,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其中的因果关系,不仅可以使孩子更快的掌握词汇、语境的正确用法,也有助于孩子提升逻辑思维。

第二、多带领孩子出去见世面。


有道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一定要去很远的地方,但是整天闷在家里的孩子,和天天出去见识不同人群、不同事物的孩子一定是有差距的。


观察和比较是人类最开始认识世界的方法,孩子就像最初的人类。在他们还没有能够具备完整和系统的学习能力之前,多让孩子去观察不同的事物,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可以让孩子快速的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三、身体力行,让孩子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网上很多人说:“你是什么样,你孩子就是什么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科学研究显示,孩子在早期最崇拜、最想要模仿的人就是父母。父母也是孩子最方便获得的模仿对象。模仿,是孩子的本能,很难想象一个自身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正确的人,会教出一个道德楷模。


我们不是要把孩子都培养成道德楷模,但至少要让他们获得一种普适性较强的人生观念,这样在判断事件走向的时候,孩子才可能做出更接近实际的预判。

最重要的一点留在最后,就是孩子对于基础教育知识的学习和接收。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如何让孩子学习好,有太多的人已经说过。教育类的书籍也有很多,每个人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因材施教就好。



格格物和致良知


孩子的心智模型一般我在学校(因为是基础教育阶段)期间会从三个方面作为主要方面:遇事行为,学习态度和情感交流来跟孩子处理在校的自我心智成长。

一二年级侧重学习态度方式

三四年级侧重遇事方法行为

五六年级侧重情感抒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