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大衣哥


1


大衣哥朱之文家门被踹的事件后续,成了最近的微博热搜。


最新的消息是,强踹“大衣哥”家门的两个男子,被当地警方行政拘留10天。


几天前,一群自称粉丝的男女来到大衣哥家门前,说是前来拜访,但大衣哥家还没开门。


在众人怂恿下,一个带墨镜的中年男子,一脚踹开了大衣哥家门。


踢门后,中年男子还若无其事的喊道:“没事,没事,他不管我,没事。”


门外的动静终于让朱之文坐不住了,他走出来,满脸苦笑地与粉丝合影。


大衣哥无奈地说,都是老朱家的人,就算了吧。


但有围观者觉得实在看不过去,就报了警。


当地警方经过调查,抓获了踹门过程中涉嫌寻衅滋事的两个人,并且行拘。


警方发布通告后,朱之文也发布了声明,表示感谢。


视频中,大衣哥满脸笑容,双手作揖,咩咩却看得很不是滋味。


出名几年来,大衣哥朱之文没过上一天宁静的日子。


每天家里都是乌泱乌泱的人。到现在,竟然有粉丝强行踹门的举动。


对于大衣哥,网络上流传最广的一条评论是:


“大衣哥没飘,他村里的人都飘了”。


然而,一次警方的行拘,真就能制止后来者对大衣哥的骚扰吗?


大衣哥事件,真正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2


10年前,朱之文参加央视的真人秀节目《星光大道》。


节目中,朱之文身穿军大衣,引吭高歌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从此,大衣哥一夜成名。



但大多数网友开始熟悉朱之文,可能是因为这几年他无穷无尽的被骚扰新闻。


成名后,大衣哥商业邀约不断。


村里人开始流传他一年收入上亿,不断有村民和亲戚来向他借钱。


他们拿着借来的钱去买车盖房子,从来就没打算还。


只要大衣哥开口拒绝,就会遭到报复,有人甚至半夜往他家里扔砖头。


大衣哥捐钱给村里修路,但有村民依然很生气,他们说大衣哥应该给村里每人送一辆小汽车。


过年时,大衣哥给村里小孩发红包。


但大人们不依不饶,也讨要红包,大衣哥只得给所有人都发,一下子发了好几万。


前年开始,短视频开始大火,村民们又开始盯上了大衣哥。


小的10岁,老的70岁。


村民们整天呆在大衣哥家,拍摄大衣哥全家的一举一动,然后拿着这些视频去卖钱。


大衣哥家成了大型直播现场,除了卧室和上厕所,大衣哥全家几乎没有独立的空间。


不仅是村里人,全国各地都不断有人来找朱之文。


有的人都想来拜师,有的人是来卖药,有的人只是为了看一看他。


如果朱之文稍稍拒绝,就会被人指责架子大。


大衣哥成名十年,也被整整骚扰了十年,失去了隐私十年,但他仍然没有搬家。


3


有人分析,朱之文为什么不搬家,是这几个原因。


一是,家乡难离。


毕竟,在这个村庄生活了几十年。


大衣哥六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现在这个家,是大衣哥一手干出来的。


他舍不得家里的鸡和树,也舍不得自己一砖一瓦盖好的房子。


记者采访朱之文,说到老家,他几乎每次都会说,舍不得。



二是,搬家可能也改变不了现状。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如果村民和怀着各色叵测目的网友,知道了朱之文的新住处,一样会蜂拥前来,骚扰他。


朱之文可以逃离原来的家,但他依旧无法逃脱围观者人性的“小”。


但咩咩觉得,最大的缘由可能并不在此。


而是,朱之文知道自己是一个农民歌手。


如果他进了城,或者离开村庄,农民歌手就不再名副其实了,更多的抹黑与攻击就会到来。


他失去的会是更多。


曾经,在抖音上,有人爆料,朱之文去售楼部看过房子。


但到现在为止,他仍然留在老家。


他想脱离,但他最后还是选择了,留在无穷无尽的烦恼里。


4


网络上的一个问题,或许回答了大衣哥今天的苦恼局面。


问题是:


为什么大家不会嫉妒马云和刘强东,而会嫉妒身边过得越来越好的人?


底下最高赞的答案是:


因为马云和刘强东离得太远,他们又太牛了,让人望尘莫及。


而身边那些突然好起来的人,天天相见,会让人格外不爽。


你对旁边的人好,就像一颗糖,别人吃了就忘记了。


你如果对他们稍稍态度差一些,就像一个伤疤,旁观者就会永远都记得。


44岁前,朱之文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


甚至因为爱好唱歌,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被人嘲笑。


没料想到,因为一档真人秀节目,朱之文突然成了名人,收入也开始翻了无数倍。


当之前看不起瞧不上的同村人,突然成了全国皆知的大名人。


这怎不让周围的人嫉妒心顿起,恨不得分享他看起来“毫不费力”得到的东西?



是的,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是人心。


除了父母和特别亲近的几个人,真的没有人愿意看到你过得好。


朱之文的走红,也是在一次次地试探人心。


然而,这个世界上,最经不起试探的,恰恰是人心。


你有多高估人心,就会收获多少挫败感,就会被别人一次次灼伤。


5


严歌苓,在她的小说《芳华》里,曾经说过一句话:


“一旦发现英雄也会落井,投石的人格外勇敢,人群会格外拥挤。”


真的,你有时候过得太好,本身就是一种原罪。


不需要等到英雄落井,嫉妒和过度的索取,往往就已经开始了。


这就是大衣哥故事全部的悲情,与症结。


如果大衣哥没有当初的成名,今天他会怎么样?


他可能还是那个再寻常不过的农民,农闲时节,在家里练歌,然后被村民指指点点。


但他因为上天的一次眷顾,改变了命运,也坠入了漫无边际的烦恼。



大衣哥火了,一个村庄疯了,这种状况的确需要改变了。


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


大衣哥,请再见那个过于心软,和仁慈的大衣哥。


请做一个不好惹的朱之文吧。


要知道:


拥有盔甲,而不仅是软肋,不一定是对抗外界的最好方式,但一定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


有些人可以不要脸,但你不能纵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