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购买决策往往比预想的要复杂

这是与子同航的第751篇原创文章

第751期-真实的购买决策往往比预想的要复杂.m4a6:16

来自与子同航


在市场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多重角色。在工作中我们需要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常用的手段有很多,比如人群画像、消费场景、产品策略等等,所有的这些专业术语核心都在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解决消费者需求。在生活中,我们自己是消费者的角色,我们需要不同的商家解决我们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意思的现象发生了,如果按照常理,我们拥有双重角色,因为拥有消费者和营销者的双重角色,应该能做好企业的营销工作,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通常这两种角色是分开的,经验并不互通。因为绝大多数的营销工作真的只是让老板开心,而并没有真正替消费者考虑。


这几天我和母亲正在密谋购买手机,今天终于买到了。如果站在营销者的角度,购买决策的复杂程度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真实世界真的是无比复杂和深刻,并不是营销人员做个活动,写个广告,弄个煽情文案就能把消费者吸引来的。先说说购买手机的经历吧,手机是给母亲购买的,母亲用的手机是oppo,经过三年的使用手机已经出现卡顿现象,而且经常死机,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所以就想购买一个新手机将oppo手机替换掉。购买什么牌子的手机呢?母亲身边的朋友前不久因为手机遗失,所以换了个华为,感觉还不错,而且身边很多人都在用华为,所以自己的目标就锁定在华为上。


如果站在营销者的角度,母亲选择华为并不是因为对华为这个品牌忠诚,而是因为有朋友前不久刚购买,而且身边的很多人都在用,这就是很典型的赢者通吃的商业模型。当锁定了品牌后,下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去哪儿买呢?通常线上会比线下便宜,所以上网看了看华为的手机型号,简直太多了,各种内存、芯片等等数据看得人眼花撩论,价格也各不相同。为了减少选项,我回到了母亲使用手机的场景,通常也就是日常打个电话,用个支付宝,聊个微信,是最基本的需求,所以1000~1500元的手机足以应付这些场景。


网上只能看到图片,而且也并不知道网上能比线下便宜多少,所以特意去了趟授权店,结果实体店跟线上价格相同。因为看到了具体的样机,所以在价格区间范围内只需要选择手机样式。至于手机的内在功能,我们并没有体验,因为并不重要。制定统一价格,是因为保护线下门店的销量,华为授权店的销售人员并没有提供购买指南,而且自己手上也有备选项,那就是去营业厅购买手机,那里的手机可以讲价。据营业厅的销售小哥介绍,原本应该是统一销售价格,但营业网点想要出货根本与线上和授权点没法比,所以自己能做的就是吐返点,用低于市场价格100元吸引消费者购买。

我很好奇询问销售小哥,为什么oppo、vivo没有在营业网点销售,他指了指旁边的柜台,上面只摆了两款手机,跟华为相比营业厅是华为的天下,苹果手机在这里一年能够买一台已经不错了。据了解华为光手机研发现如今已经超过6万人,可想而知在手机上华为下了多大的功夫,相比较oppo和vivo,虽然经常冠名各种栏目,在广告上做足了功夫,但市场份额依旧敌不过华为。所以,一家企业的成功推广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4P原理中还有产品、价格、渠道在起作用。很显然,华为在营销4P上比其他手机厂商做足了功夫,自然成就了现如今的行业地位。


经过一波三折多番比较,最终我们还是选择在营业厅购买了手机。作为消费者,真正的购买场景与购买决策往往超出了营销人员的想象。如果你的老板还在让你改营销文案,拍个短视频,做个不疼不痒的小活动,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推广上,而不思考产品、价格、渠道另外三个方面进行联动打组合拳,这样的企业一定是没出息的,你的工作只是为了让老板开心而已,并没有解决消费者在场景中的各种问题,产品卖不出去自然就成为了企业的痛点。深入到消费者中,尽可能还原消费场景,这样做出来的营销决策一定比在办公室拍脑门更靠谱。


如果你仔细将自己的购买行为进行梳理,其实你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购买决策往往会比营销人员头脑中的决策要复杂得多。你的企业制定的营销之所以不管用,是因为绝大多数的营销工作真的只是让老板开心,而并没有将消费者的购买场景以及决策进行还原。


这里是与子同航,好好学习,与子同航。帮你远望视界,重新理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