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学家解读:基因编辑为何能拿诺奖?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北京时间今天傍晚公布,两位女性科学家--德国马普病原学研究所教授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詹妮弗·杜德纳获得了这一奖项,以表彰她们“研发出了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这一研究成果为什么能在开发出来短短7年后就能拿到诺奖?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与细胞所)李劲松研究员说, 这一技术使得基因编辑就像编辑Word文档那么简单,而且在几乎所有物种的细胞DNA上都能实现。

李劲松:CRISPR / Cas9技术是从细菌中发现的抵抗外源病原体的免疫系统。这两位女科学奖获奖是因为她们第一次把这个系统优化出来,然后用于体外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技术之前也已经获得过诺贝尔奖,为什么这次又能再获呢?因为这个技术又简单又高效,它可以精准地识别基因的序列,在这个序列上实现基因的改变。

目前这种技术已经广泛使用于全世界各大实验室,也有生物医药企业正在尝试利用该技术制造药物治疗某些因基因缺陷导致的疾病,并进行临床试验。李劲松团队正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结合实验室建立的人造精子细胞技术,参与一项大规模的科学计划--”基因组标签计划“:

李劲松:就是利用CRISPR / Cas9技术在(小鼠)人造精子细胞中,对所有的编码蛋白的基因原位加一个标签,因为人造精子细胞通过受精产生小鼠,因此可以变成带了标签的小鼠,因此我们可以全基因组范围制备标签小鼠模型。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李雪梅 编辑:山巍 责任编辑:黄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