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捉金钱戒)的原貌和个人看法

绝对不可以供养金钱给比丘,只可供养佛陀允许的必需品,像:袈裟、药品、书籍、或车票、船票、机票。如果你不确定比丘需要什么,你可以问他,或邀请他有任何需要时可以向你开口要求。

2.供养比丘必需品的基金可以由净人(为比丘服务的在家人)保管。净人的职责是购买必需品,然后供养给比丘或全寺的僧众。不应问比丘:“我该把这笔钱交给谁?”如果你这样子问,比丘则不被准许说出净人是谁。你应如此问:“尊者,我想供养给您,请问谁是您的净人?”

3.将钱交给净人,并教导他如何做之后,要通知比丘说:“我已经托付了必需品的基金若干元给你的净人,当您需要必需品时,可以向他要求,他会供养必需品给您。”

4.如果你已经知道比丘的净人是谁,你可以直接将钱托付给净人,然后像上述第3条那样通知比丘。

在戒律中,比丘有四条关系到钱的戒 ,即:

1. 金银戒(rupiya sikkhapada舍堕第18条)

2. 金银买卖戒(rupiya samvohara sikkhapada舍堕第19条)

3. 王戒(raja sikkhapada舍堕第10条)

4. 门答迦戒(mendaka sikkhapada南传律藏·大品·药犍度)

以上,佛教开始是不允许僧侣收钱的。但和尚要生活,又不肯工作养活自己。所以便发明了供养。

供养的好处也说了。

无量义经》:若善男子、善女人,若佛在世及灭度后,有得是经,欢喜踊跃得未曾有,受持、读诵、书写、供养,广为众人分别、解说是经义者,即得宿业余罪、重障一时灭尽,便得清净,逮得大辩,次第庄严诸波罗蜜,获诸三昧、首楞严三昧,入大总持门,得勤精进力,速越上地,善能分身,散体遍十方国,拔济一切二十五有极苦众生,悉令解脱。

是不是好处多多?可佛教又说:请人诵经是没有功德的。恶业自作,福报自修。

个人理解,一帮成年人不事生产。逃避责任。要努力工作的人养活他们,还要尊敬他们!!!若是不供养他们就威胁利诱。供养他们了还没好处!!!!

这些还是比较好的,后来的什么。一卷经多少福报?什么福报回向。听起来和1040怎么那么像?

网络上发表一下个人的意见,接受反驳,反弹谩骂。那么一口你什么都不懂不了解的大神请举例打脸。毕竟传播佛法也是你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