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七十週年最具影響力人物張國土—讓黃河水更清 讓農民更富裕

建國七十週年最具影響力人物張國土

—讓黃河水更清 讓農民更富裕



記者錢燕芬 王亞仙 史乘宇 報道

張國土,男,1955年出生于山東省招遠市,大學本科文化。在部……役期間獲得發明專利證書。到2019年共獲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8項,註冊商標品牌18項。經國際知識產權權威機構評估,僅其中三項發明專利加一項震鯨品牌價值就超過了130億美金,現任深圳環渤海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河千年清一回首倡發起總策劃。



張國土(右二)、蔡選平(右三)和央視研討“黃河千年清一回”專題宣傳

1991年張國土將煙臺蘋果作為聯合……第四次世界、婦女……唯一指定專用蘋果的可行性分析報告,讓全世界三萬多婦女……和皇后、女王吃上了清脆甘甜的中國煙臺蘋果,並留下深刻印象。增進了中外友誼、宣傳了中華民族著名品牌,促進了進出口貿易,又為農民增收做出了貢獻。



張國土(左三)、蔡選平(左二)考察山東“黃河千年清一回”育苗基地


張國土(右一)和李朝旺總裁考察中華聖樹招遠中試基地 】

1996年針對農民過量盲目使用化肥導致土壤嚴重汙染板結,一些地區需要換土才能耕種的嚴重局面,張國土組織專家成功研發土壤化肥速測儀,首倡發起給農作物科學配餐工程,在劉更另院士支持下,在中國農科院土肥所成立國家測土科學配方施肥中心,為減輕農民負擔,保護耕地,保護環境,為提高糧食、蔬菜、水果產量、品質和風味做出了貢獻。


張國土(右三)在山西運城基地考察

改……放以來,張國土對大面積砍伐為絲綢之路和中華民族文明做出重大貢獻的桑樹,(唐代之前稱之為聖樹)年年投入幾千億,大面積種植管護十多億畝樹葉不能做飼料,樹幹不能做傢俱、不能造紙還嚴重汙染水源、空氣,易形成爆燃的危害環境危害人身安全的桉樹、楊樹、法桐的做法十分不理解。他開始組織並帶領專家院士團隊,整合國內外領先科技資源,研究中華聖樹(改良桑樹)元寶樹、杜仲、紅豆杉、速生楸等超高價值黃金樹種的快速繁育和品種品質提升。研究就地深加工標準化、產業化,已經打破農業、林業通向工業的瓶頸。通過四大聚合理論,首次提出兩山硅谷富民強國重大創新理論和我國農業、林業急需騰籠換鳥課題技術研究。


張國土在廣東超歐標元寶豬肉專賣店視察

在全球超導之父渠玉芝先生支持下,超導量子硅黃金樹種苗快繁技術在山東招遠研究成功,一畝地一年能快繁三百多萬棵中華聖樹、元寶楓、紅豆杉、杜仲黃金樹種苗,可以滿足一萬多畝土地種植需要,種植一萬畝黃金聖樹種苗,就地深加工當年就至少可以產出兩億元工業產值。由於生長速度比普通桑樹要快5到10倍,第二年第三年第五年產量可以連續實現翻番再翻番。由於李朝旺發明505工藝取得巨大成功,如管理的好,到第二年、第三年,這一萬畝土地每年生長出來的果葉枝條,就地深加工,可開發九百多種產品,每年至少可創造五十億元工業產值。進入盛果期以後,產值還可以翻番。至少相當於五百萬畝高產糧田年總產值,而且不用化肥農藥轉、基因除草劑,也不用年年破土耕種,既減輕了水土流失和農民負擔,又大幅度提高農牧民收入。



張國土在黃河入海口東營港考察


張國土(左二)在河南鄭州考察黃河河道治理

由於中華聖樹葉大如扇,且密實肥厚。根系及其發達,地下幹物質部分高出地面部分5到6倍,且富含降解土壤汙染、淨化水質的桑黃酮、綠色青黴素水楊酸。大面積種植既可以防止暴雨對地面裸露土壤的直接衝擊,葉、枝條、和龐大的根系又可以大量吸收涵養降雨,將洪水對黃土地的沖刷降低到最低程度。尤其是可以淨化地下水,降解土壤汙染。對此張國土深受鼓舞,夜不能寐,下決心一生就幹這一件事了,經過個人多年投資調研論證,以保護哺育中華民族和一方人民的“母親河”——黃河為主題,2019年9月“黃河千年清一回”總體、行動、策劃、方案在北京出臺。


張國土在2018年考察寧夏黃河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長河之一,中國第二長河,集水面積75.2萬多平方公里,最寬處20公里,最窄僅十餘米,有著五千多年的華夏文明。


張國土(左一)和四川元寶集團董事長研究“黃河千年清一回”兩山硅谷

黃河作為中國代表性的河流,孕育著許多的生命,見證著中國如何從古代的戰火紛飛到跌跌撞撞的走向了現代化強國。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黃河哺育了中華兒女,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寧,天下平”,開展黃河生態大保護大治理,促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根基,是實現偉大復、興的重要基礎。張國土首倡發起並總策劃“黃河千年清一回”的意義就在這裡。



張國土(左二)和李朝旺總裁考察河南基地



【張國土(左一)考察烏海中華聖樹基地】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張國土倡導在“母親河”流域大力開展中華聖樹、元寶樹、杜仲、紅豆杉、速生楸等超高價值黃金樹種造林,實行工程造林、項目管理,工程統一名稱,即“保護母親河千年清一回工程項目”, 開展“保護母親河行動周(日)”活動、創建“保護母親河基金”。以治理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樹立綠色文明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推動國家生態工程建設為目標,通過舉國之力、各級人、民政、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廣泛動員人、民群眾,充分吸納社會資源,用三到五年時間,讓“母親河”水更清澈,天更藍,讓農牧民大幅度提高收入,使“黃河千年清一回”行動的不可能變為現實,讓母親河用她更加甘甜的乳汁,哺育中華各族兒女,滋潤萬頃良田;為“母親河”更好地造福於中華民族和實現全球性生態平衡作貢獻。



張國土(右二)在黃河口調研“黃河千年清一回”整體規劃



張國土(中)向貴賓介紹超導量子硅育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