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有的都装了天然气,大家对冬天烧柴火的土炕有什么看法?

一随8511


近两年,我国农村地区都在加快“煤改气”的覆盖工作,很多农民都响应环保清洁、保护环境的号召,花费3000、4000千元安装天然气设备,而天然气本身具有清洁、安全的特点,但为什么装了用得不多呢?这其中还是跟农村地区的风俗习惯有关。



1、农民还没习惯使用,还要另外再花钱 在天然气推广之前,很多农村原有做饭都依靠土灶烧柴火,可以说这是农村独有的一种传统习惯,农村居民也一直有收集和堆放秸秆、木柴的生活习惯。现在换上了天然气灶,改变了村民的使用习惯,村民要彻底接受,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对于农村的居民而言,使用天然气还需要交钱,倒不如烧柴火省钱,这很大程度会影响他们的使用积极性。与城市居民不同,农村居民很多时候不是考虑方便、卫生等体验问题,而是直接考虑成本费用问题,既然有不花钱的选择,干嘛非得去花钱呢?




2、天然气价格不便宜,取暖效果没传统方式好 另外,现在天然气价格每立方3、4块钱,对于一些农村而言,价格也是偏贵的。如果还要冬季取暖,一个冬天就要花费几千元的取暖费,更是让他们感到费用昂贵、难以接受。

况且,天然气取暖也没想象中效果那么好。一直以来,农村居民都习惯使用土炕和火炉子来取暖,散热速度非常快,屋内一下子变得很暖和,让人瞬间远离冬天的寒意,但天然气取暖就远远不到。




3、农村留守老人多,对天然气一时难以接受 我国农村地区大多数以留守老人为主体,也会加剧天然气变摆设现象的发生。很多农村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做生意,或者直接在城市定居,大部分农村的常住人口都只是一些老人。由于过去经历贫穷困苦的年代,老人们一直都有勤俭节约的习惯,更加不会去使用天然气。




一般来说,新鲜的事物对老人来说,无论是观念的接受、还是具体使用起来都比较困难。农村老人刚开始都不怎么会使用天然气灶,或者使用起来不顺手,用多几次可能还是觉得不好,就可能干脆选择不用。




还有,农村居民大多对天然气的相关知识了解得不够深,可能会担心天然气不够安全,万一操作不当出现危险情况,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种心理作用,也会让他们对天然气的使用敬而远之,从而回到以往的生活习惯。


不难看出,虽然农村安装上了天然气,但实际上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使用,而这就与安装的初衷不符,所以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比如加强宣传工作、降低使用成本等等,千万不能为了安装而装。


小焦的VLOG


你好我是小院,我们是农民又是残疾人,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又没有工资,烧天然气虽好,可是用电,烧气都是不小的开支,地里到处都是玉米秸,荒草有时间捡回来垛起来,美化了环境又锻炼身体,饭也熟了炕也热了,年纪大的都有腰腿疼风湿,热炕头一躺特别舒服。


我家农家小院Ms卜


所以,如果有土炕,还是用柴草烧,实在,经济。据我观察,农村中烧煤气很普遍,但老年人,还是愿意烧土灶。装空调的很多,但老年人装的少,用的少。除非年龄太大或身体不好时,才用空调。老年人中,不少人住在老房子里,夏天不用空调,怕对身体关节不好,冬天也不怕冷,用他(她)们的话说,冬天冷,白天多穿一点,夜里多盖一些就行了。如果有土炕,烧暖了,比空调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