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下蘇軾的《前赤壁賦》和白話文翻譯?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虎門自由人服裝


《前赤壁賦》

原文

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於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依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願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

客日:“‘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口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舮千里,旌祺蔽空,釃酒臨江,橫朔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兒友麋鹿,駕 一葉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傲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隨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知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旣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譯文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下乘船遊覽,清風徐徐吹來,江面上波紋不起。於是我舉酒敬客,吟誦《明月》詩篇裡的《窈窕》一章。一會兒,月亮從東面的山上升起,徘徊在鬥宿和牛宿之間。銀白的霜霧在江上瀰漫,波光閃閃,與青天相連。任憑這一片葦葉似的小船飄蕩,越過茫茫無邊的江面。江面多麼浩瀚啊,船兒宛如憑空駕風,不知將停在何處;飄飄搖搖啊,我們好似離開人間而獨立,生了翅膀變成神仙。

在這裡,我們越喝酒越高興,於是敲擊船舷唱起歌來。唱到:“桂木做的棹啊蘭木作的槳,擊打著清澈透明的江水,迎頭穿過那流動的銀色月光。我的情懷啊,深遠而無窮。遠望那美人啊,在天的另一方。”客人中有位會吹洞簫的,隨著歌聲伴奏起來。那聲音嗚嗚咽咽,既像哀怨又像愛慕,宛如哭泣又如傾訴,餘音嫋嫋,恰似細而不斷的絲縷。這簫聲使潛伏在幽深洞穴的蛟龍起舞,使居住在孤零零的小船上的寡婦哭泣。

我不由因憂愁變色,理一理衣襟,挺直身子坐著,問客人道:“為什麼簫聲這樣淒涼呢?”

客人答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操的詩句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河環繞,草木茂盛,這不是曹操被周郎所困的地方嗎?當年他攻破荊州,出兵江陵,順流東進的時候,戰艦千里相連,旗幟遮住了天空,臨江飲酒,橫握長矛作詩吟詠,真是一代英雄啊,但是如今他在哪裡呢?何況我和您不過是砍柴捕魚,在江邊沙洲活動。我們和魚蝦為伴,同麋鹿交朋友,乘著一葉扁舟,舉著葫蘆瓢來互相敬酒。我們像蜉蝣一樣把短暫生命寄存在永遠不老的天地,渺小的如同滄海中的一粒小米,哀嘆我們生命的短暫,羨慕那長江的無窮。希望同神仙一起遨遊,抱著明月而永生。既然知道不能馬上實現,只好把這嫋嫋的簫聲託付於悲涼的秋風。”

我對客人說道:“你也知道那江水和月亮嗎?像這不斷流淌的江水其實並沒有流去;猶如那時圓時缺的月亮,可是沒有一點增減啊。因為如果從事物變化的角度來觀察它,天地萬物在一眨眼的時間內也不會保持原樣。若從不變的方面來看它,那麼萬物和我都是永恆不滅的,又何必羨慕江水和月亮呢?再說這天地之間,物各有其主,只要不歸我所有,那就絲毫也不能取用。只有江上的清風與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到了就成為悅耳的聲音,眼睛看見了就成為悅目的顏色,獲取它們沒有禁令,享用它們不會枯竭,這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無窮無盡的寶藏啊,這些是我和您能共同享受的快樂。

客人高興的笑了,洗洗酒杯又喝起酒來,菜餚和果品吃光了,杯子,盤子亂放亂擺,大家相互緊靠著睡在船上,不知不覺東方已經發白。

賞析

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蘇軾因反對新法而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名義上是管理地方軍事的助理官)。這篇賦是在度過了兩年多苦悶貧困的謫居生活之後,於元豐五年七月十六日寫的,它反映了作者當時複雜、矛盾的心情。在長江、漢水流域共有五個地方叫赤壁。三國“赤壁之戰”舊址一般認為是在今湖北嘉魚縣境內。但本文蘇軾所遊赤壁,是當今湖北黃岡的赤壁磯,兩者並非一地。

全文以作者感情的三個起伏來分成三個段落。先從清風和明月交織的江山美景中,寫出作者被引起的“羽化而登仙”的超然之樂,繼而從對歷史人物的憑弔中又跌入了現實人生的苦悶;最後仍從眼前景物立記闡發了“變“與“不變”的哲理,在曠達樂觀中得到解脫。賦中的主客對話實際上是詩人的內心獨白,是賦的傳統手法的靈活運用,也是為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波折、掙扎和解脫過程服務的。蘇軾這種齊物我、等榮辱、同生同死生的處世哲學,對於一部分在政治上失意的士人來說,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即使他們能在受到政治打擊後仍不厭人不厭世而保持樂觀的精神,但也會導致產生縱情山水、得過且過的避世傾向。但他能夠一貫保持正直不阿的品德和豁達樂觀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翰林L


一,前

《前赤壁賦》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作者官貶黃州時期,王安石變法後,蘇軾連續上書反對變法,並請調外任,尤其當他看到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時,“不敢默視”,“緣詩人之意,託事以諷”(蘇轍《東坡先生墓誌銘》)。王安石罷相,新進權貴御史何正臣,舒亶、李定等人於元豐二年(1079)尋章摘句,羅織罪狀,彈劾蘇軾“訕謗朝廷”“指斥乘與”,將他逮捕入獄。這就是有名的“烏臺詩案”。烏臺指御史府,《漢書-朱博傳》:“御史府中列柏樹,常有野烏數千,棲其上。”因稱御史臺為“烏臺”。蘇軾出獄後,被貶為黃州團練副史,當了一名閒散小吏,《前赤壁賦》就寫於黃州任所。

二,賦

《前赤壁賦》表現的思想是非常豐富的,作者謳歌了祖國的錦繡河山,讚美了英雄的業績,抒發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傾吐了胸中的鬱悶和不平;同時也流露出了一些逃避現實,隨緣自適的思想情緒。但作者處於逆境中,沒有消極頹廢,而是表現出一種曠達的精神和灑脫的態度。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有人說此賦是“在詩情畫意之中向讀者注入腐朽的人生哲學。”這恐怕是不合適的。古人論者有其題旨是“發遺世之響”,有說是“弔古今不盡之意”,有說是抒“山水之癖”,有說是“發胸中曠達之思”。今人論者多說其詠物寄概,闡述人生哲理。更有人立言說此賦乃蘇軾借史事暗託元豐四年宋王朝軍隊靈州之敗,譏變法派與宋神宗的,另有宏旨深意。其實,優秀的文學作品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正是其永恆魅力之所在。

《前赤壁賦》中流露出明顯的道釋兩家思想。與早年不同,蘇軾後來極強調佛老思想與儒學的一致。他贊同“孔老為一”、“儒釋兼通”。力求三教合一,他所倡導的“蜀學”,即為儒、道、釋三家思想混合體。在蘇軾的文學創作中,佛老思想對他的影響是很大的。《前赤壁賦》中“變與不變”、“物我永存”思想及齊生死、等榮辱、同憂樂的人生態度,顯然來自佛老思想。這是蘇軾在逆境中保持達觀的精神支柱。他說:“學佛老者本期於靜而達”,所謂“達”,指識見通達、因緣自適,乃至臨危履難而泰然自若。這在《前赤壁賦》中都有所反映。

《前赤壁賦》在藝術上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作者通過赤壁遨遊為線索,寫出了作者喜——悲——喜思想感情上的變化。文章波瀾起伏,跌宕有致,憂樂相寓,悲喜交織。文章意境優美、文字清麗、情、景、理渾然一體,巧妙地表達了作者思想的波折變化和心理矛盾的解決過程,達到妙造自然的境地。文章運用賦體文傳統的主客對答手法,駢散結合、筆調活潑,音節和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賦原是介於韻文和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屬詩歌的一種。屈、宋作品和兩漢賦,通稱古賦,魏晉有駢賦,唐代又發展為律賦,到宋代歐陽修、蘇軾,才打破賦的格律,開始用散文作賦。歐陽修的《秋聲賦》和蘇軾的前後《赤壁賦》這種散文賦的出現,標誌著文賦的成熟。使其盡洗齊梁駢賦的浮麗之氣。《前赤壁賦)簡直就是一首優美的散文詩。

三,赤壁

應當指出的是,蘇軾遊的是黃崗赤壁,不是據後人考證的湖北嘉魚縣東南或蒲圻縣西北的真赤壁。長江沿岸,赤壁甚多,在今湖北境內稱為赤壁的地方,就有五、六處之多。有人說蘇軾遊的是假赤壁,寫出來的卻是好文章。其實這種誤會並不始自蘇軾。唐詩人杜牧於會昌二年春至四年八月(842——844)任黃州刺史,曾有《齊安郡晚秋》一詩,齊安郡就是黃州,結尾兩句說:“可憐赤壁爭雄渡,唯有蓑翁坐釣魚”,是不是杜牧也把赤壁之戰的地點搞錯了呢?杜牧喜論兵,蘇軾在黃州達七年之久,大概不至於搞不清赤壁之戰的地點。他在《念奴嬌-赤壁懷古》詞中,也說“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並沒有明確肯定黃崗赤壁之戰的赤壁。但蘇軾為什麼這樣寫呢?郎曄引晁補之《續離騷敘》說:“公謫黃岡,數遊赤壁下,……觀江濤洶湧,慨然懷古,猶壯瑜事而賦之雲。”也就是說,蘇軾只不過是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己胸中塊壘罷了。蘇軾曾說自己文章“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常行於當所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說文》):此恰可為《前赤壁賦》的註腳。


文藻巧翁


拜請賜教[祈禱][祈禱][祈禱][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