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套房贷利率下调,是好事还是坏事?

前言:首套房贷利率同比上涨20%,贷款200万就要多还40万利息,房子越来越贵,首付款比例和房贷利率也水涨船高,没房子的人,越来越买不起房子……对刚需来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今年11月全国首套房贷利率平均达到了5.36%,相当于基准利率的1.09倍,相较去年11月同比上涨超过20%。同样是贷款200万元,今年要比去年同一时间多还40万贷款。对于刚需来说,要买房就要多支付这样一笔巨款,对于本不富裕的他们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了。

一时间网友纷纷议论,认为这是今年频繁发生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对刚需者最大的恶意了。实际上,这种想法并非毫无道理。对刚需来说,没有房子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经济能力的缺乏,贷款买房本就是为了通过预支未来的收入,提前满足住房需要。

如今房贷利率上调,并且首套房没有了优惠,刚需就不得不考虑自己的还款能力能否达到最低标准了。更重要的是,如今房地产市场的变数较过去更大,更加难以预期,购房后房价是否真的有望下降,房贷利率是否有可能周期性下调,也是让刚需保持观望态度的重要原因。

但是,小淘哥认为,房贷利率上调对刚需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它或许正是国家阻止刚需在高点进场的控场手段。相较于经济能力更强、信息渠道更广、秘密手段更多的炒房者来说,刚需要购房本来就需要考虑更多因素,而现在正处于房地产调控最频繁的节点,国家正准备通过共有产权房政策和租购同权政策来平抑房价,将房地产价格调整在可控范围内,进一步实现让更多住房刚需家庭住有所居。

首套房的概念对刚需来说可能是全家唯一的住房,但是对炒房者来说,长期以来却是可以低价入手并保有更大利润空间的一种选择。上调房贷利率,压缩利润空间,在这个前提下,即使是经济能力比较不错的炒房者也不得不考虑“付出”的成本和可见利益是否真的还能成正比。

与刚需一时不能买房相比,如果真的能通过种种调控手段的综合作用遏止炒房热的蔓延,长远来说,对刚需者一定是利大于弊的。

有人说,网友总是嚷嚷着房价马上下降的口号,但身边的现实却是房价和房租一直竞相涨价,即使未来几年内首付和房贷利率真的下调,房价上涨的速度很可能也早已超过利息增涨的速度。

近年来小淘哥也确实看到不少人说,前两年被房产中介哄着骗着催着买了房子,当时总觉得太冲动,但如今却感谢当初追着自己卖房子的那个人。事实证明,无论何时,对刚需来说,买房都不可能是一件很轻松的事。

也许我们真的需要多一些果敢或者多一些耐心,要么将这件事交给“命运”,赌一把是否会早入手早受益,要么将希望寄托在政府的调控上,相信政府能够通过多重举措的同时进行,真正将房地产市场的轨道扭转到刚需可以期待的方向。相信无论通过租房还是购房的方式,终归会解决住房问题以及由此引申出的一系列矛盾。

其实说到底,小淘哥倒是认为,不是房价和物价涨得太快,而是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涨得太慢,先富起来的一小部分人在富起来后试图把握整个社会的经济命脉,只在指缝中漏下一两滴雨露给干涸着的还未富起来的一大群人,房价随着先富起来的人的经济能力涨起来了,却与普通老百姓之间划出一道鸿沟。

无论是解决房价问题,还是解决后富起来的人该怎么富起来的问题,又或是解决住房刚需人群的住房问题,都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想,房贷利率上涨,也不必骂。因为即使不涨,受益更多的也不一定是我们所期待的这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