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牡丹拍成国花的感觉?

书虫8922


牡丹本就是国花,有诗为证: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 唐 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牡丹一直被国人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拍牡丹就是要展现出牡丹的

仪态万千、高洁大气、端庄秀雅,体现出牡丹的浓情蜜意、幸福圆满和雍容华贵的美感。











龍视界


摄影人如何采用摄影手法,把花王牡丹那种极度的富贵,以及牡丹那种傲视群芳风采展露无遗,这是一直困扰在众多牡丹摄影人面前难题。


牡丹素以棵型高大和花朵硕大著称,两三朵牡丹花已使拍摄者难为构图了,所以大家常见到是标本式的大花头图片。无法很有效的表现牡丹国花的状态和寓意,很多人开始拍一些牡丹小品,这样就导致在他们的作品中,硕大的牡丹是从树缝里露出的小花,或是如同月季及路边野花。
为什么极具代表性的牡丹迟迟未定为国花呢,据往年报道,关键在于参与评比的牡丹花只是花朵标本照片,因而缺失那种与之梅花傲骨的枝干媲美,被人疑为柔弱之嫌。
其实不然,在洛阳牡丹素有“焦骨”牡丹一说,是指牡丹那种苍劲历经风雨感觉。传说中武则天怒把牡丹花树砍断烧毁抛弃荒山,未成想被百般蹂躏摧毁的牡丹残枝,命不该绝,遇到洛阳北部邙山适合生长的土壤,如雨后春笋死而后生。如今大家看到牡丹枝干那种苍裂起皮、这样坚强有力的枝干被人们誉为“焦骨”。这样的特点被人们尊称为代表了民族的傲骨,是中华民族气节的象征。
所以说,牡丹花不仅雍容华贵和娇艳欲滴美轮美奂,而是更有彰显民族气节的“焦骨”。
我的作品正是坚持对原生态牡丹直接拍摄成画,不ps对牡丹增减改变原状态,创作中力求即表现牡丹柔美富贵,又不失为那种铮铮傲骨的精神,因此绝不能把牡丹拍成月季或者路边小花。

我的《傲春》、《国色》两幅酷似国画效果的牡丹影画作品,在2013年《数码摄影》寻找全国优秀数码摄影师活动中双双获得创意组“优秀奖”。如今《傲春》、《国色》、《仙艳》、《天芳》《晓色如梦》等等相关作品,先后刊登于国家级报纸和杂志,在“佳友在线”等一些知名摄影网站传播甚广。荣幸得到摄影专家李少白先生,《中国摄影家》主编,《国际摄影》主编,著名摄影理论家林路老师,以及网络知名摄影人“识途老马”等专业人士肯定和鼓励。
“牡丹影画”被摄影界称之为“不是绘画胜似绘画的艺术创新,是摄影艺术中的‘国画’,绘画界称之为“用相机画出来的工笔画,”。我的牡丹影画作品具有近实远虚、浓描淡写;布局上即密不透风,也有疏可跑马;构图优美、层次分明、色泽艳丽,其艺术意境令人回味悠长,颇有国画之风雅,令人百看不厌。
看过将《傲春》、《国色》、《仙艳》、《天芳》做成绢丝挂轴的欣赏者,无不称赞这套四条屏堪称艺术佳作,其艳丽多彩、高贵雅致,使牡丹国花形象和气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且看《傲春》含苞待放,彰显出牡丹傲骨和艳冠群芳的霸气;《国色》花朵盛开,挺立的身姿犹如少女一般风情万种;《仙艳》绽放的牡丹朵朵盛开,背景朦胧如仙雾飘渺;《天芳》硕大的花朵惹人爱不释手,婀娜的身姿娇柔富贵。

摄影人大都知道,牡丹历来以花朵硕大难以构图和完整表现著称,以往摄影人拍摄牡丹大都是花朵为主,因而,人们无形中把傲居百花之首的牡丹归属花卉小品,使的饱含中华民族气节的牡丹流潜于市。多少次国花评选,虽然评委拿出鲜艳夺目的牡丹花朵照片,却也终究因雍容华贵、一袭浓妆被指为少了些傲骨,被人们搁置和受到质疑。近年来笔者着力与牡丹全面品质的体现,即表现牡丹娇媚可人的一面,同时表现其苍劲有力的焦骨般的枝条,把牡丹刚直不阿的精神展示的淋漓尽致。希望使更多喜欢牡丹的朋友一起推崇牡丹作为国花。
















皮皮不要皮


陶然牡丹盛花期,牡丹外边有围栏,保安看守有人管,构图采光受限制,拍照效果一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