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不理发,理发死舅舅?实为“思旧”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说法,正月不理发,理发死舅舅。人们大多会在年前把头发剪短,避开正月这段时间,从二月二龙抬头开始,再进入新一轮的理发高峰期。

对于这个说法,有人不当回事一笑了之,但也有人把它当做一种禁忌,严格遵守。甚至不少有才的网友特在正月里一把剪刀对准头发,坑了舅舅不少压岁钱。可是究竟为什么正月剃头死舅舅?舅舅和头发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偏偏是舅舅呢?

关于“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法,是民间一种以讹传讹的结果。据清朝《礼书》记载:正月理发的原意为“思旧”,结果后来在流传过程中,老百姓把这两个字给传错了,变成了“死舅”,这就是“正月理发死舅舅”一说的来源。

清代之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除了红尘之外的得到高人们以外,一般人是不剃头的。清军入关后,为了加强统一,施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高压政策,下令男人都要把前额和鬓角剃掉,即剃光头发仅留后脑勺部分,扎成清朝特有的鼠尾辫。

朝代更迭,谁当皇帝显然对老百姓没太大影响,但被强行剃头可就激起了很多人的反抗。虽然最终被血腥镇压,但聪明的文人士大夫们也想出了对策——相约在正月都不剃头,以示不忘旧君,称为思旧。因为谐音变化,思旧也就成了现在的死舅,其实刨根问底起来,剃头和舅舅一点关系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