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一曲词牌难道尽的太平盛治

《清平乐》在一阵纠结的感受中收官了,这部复杂而精致的宋宫大剧到底为什么这么牵动人心?早在一年前,正午阳光的《清平乐》今年要播出的消息放出后,不少观众就开始对这部宋宫剧充满期待,一方面是正午阳光一贯的业界良心,另一方面是《知否知否》获得成功后,人们对正午拍出一部更好更正的宋代大剧充满期待。


但意想不到的是,这却成了近年来正午出品剧集中,受到争议最大的一部,甚至叫好程度不如同期播出但投资制作都远不如《清平乐》的网剧《我是余欢水》。那么评价两极分化的《清平乐》到底是不是一部真正的好剧?《清平乐》的复杂和纠结到底从何而来?这部剧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


01. 长烟落日孤城闭


看过《清平乐》的人大概都知道,清平乐改编自小说《孤城闭》,但对原著情节的改变几乎到了重塑的程度。原本的故事是围绕徽柔和怀吉的爱情为主线,而《清平乐》则是将主角从怀吉转移到了原著男二宋仁宗,这样一个主角的转换,实际上是将故事的主题从一段儿女情长转到了那个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仁宗盛治"。


从这个角度来看,《孤城闭》要讲的是一段发生在一千年前北宋宫廷的曲折的爱情故事,而《清平乐》则是要以仁宗为视角,勾勒出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北宋图景

。这样的转化,是正午阳光的野心勃勃,也是观众期待的宋时光景在屏幕上的呈现。

《清平乐》将故事主线从怀吉徽柔转移到宋仁宗的时候,就注定了这部剧的复杂性。这个复杂性我们后面再谈,我们先看看《清平乐》到底想给我们塑造了怎样的一部剧。

这要从宋仁宗的时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说起。每次提及宋朝,不知道你是不是也会想起陈寅恪先生的那句著名评价"吾中华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这句看起来极尽溢美之词的评价,却事实上是极其客观的,造极一词,就涵盖了天水一朝的历史地位。那么这个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宋代,称得上造极的时代是什么时候呢,就是仁宗为帝的四十二年。

摆在正午阳光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在中国璀璨的古代文明中,那个造极的时代,如何把它还原成一个能够被观众看清看懂且好看的电视剧,是一道并不好完成的题目。从这个角度来讲,《清平乐》真的可以达到八十五分,虽然不够完美优秀,但真的已经很好了。

到底好在哪里呢?开播后不久有一天,我就看到不少喜爱汉服的网友说,《清平乐》里面的衣服都是从古画里扒下来的。




再仔细看看剧情,里面无论是官家还是大臣、举子,脖颈上洁白的衣领,都跟《听琴图》里宋徽宗衣领的那两笔穿越千年的白一模一样。剧中仁宗与曹皇后对饮时总会出现的汝瓷莲花式温碗,则与台北故宫那件传世珍宝如出一辙。

这些细节从某种程度上,构建起了《清平乐》作为一部精致的历史正剧,应该有的美感。这部戏里,看不到浮夸的龙袍,看不到穿戴闪亮的珠宝,宋时崇尚自然与简约的审美,在这个剧中都被完美展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超越历史时空的美感。


除此之外,宋人生活中的四大闲事——斗茶、插画、闻香、挂画,在《清平乐》中,都不断出现,于无声处勾画着宋人精致的生活方式。

而更值得称道的是,《清平乐》中对那个文人时代中,璨若星河的名臣群像的描绘。我们过去对这些人的认知,多存于中小学背诵课文的记忆,但当他们以人的姿态出现在电视画面中,晏殊、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包拯都变成了有血有人的人,哪怕晏殊长的像秀才,包拯头上没月牙。

仁宗一朝,中国经历了诸多大事,坊市制度的打破、民间出版的繁荣、通宵达旦的夜市,以及终于能吃上炒菜的中国人,这所有的一切《清平乐》都展现在了观众面前。这是一个唐宋八大家出了六个的时代,这是一个中国在文化、政治、经济、科技、艺术全方面领先全球的时代。

只要对中国文化史略有了解的人,看到这一个个精致的镜头呈现在面前时,都会变得感动起来。


如果《清平乐》仅仅只到这里,仅仅是仁宗为主,以盛世太平和文臣天团为主的精致历史剧,那么它是近乎完美的,但可惜就在于《清平乐》一点都不单纯。

02. 时光只解催人老


晏殊在一阙《采桑子》里说"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清平乐》如果只是扮演四十年的时光,不信多情会不会更好呢?但是好看的电视剧中怎能少了爱恨缠绵,更何况那么多观众都在巴巴的等着看多情。这就导致《清平乐》评价的两极分化,以及观看体验的复杂,实际上就是它作为一部电视剧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逻辑层面的先天不足。


《清平乐》自小说《孤城闭》改编而来,在主线设计上,将仁宗与曹皇后的爱情作为感情主线,怀吉和徽柔作为副线。仁宗与曹皇后的感情,加上仁宗以父亲的身份参与的怀吉徽柔线,加上贯穿全剧的前朝线,共同构成了《清平乐》以多元角度展示宋仁宗的为帝一生的剧情体系,这个体系看一眼就知道要做到面面俱到有多难。

首先,需要把前朝的背诵默写天团安排妥当。从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到欧阳修、文彦博、司马光、包拯,再到苏轼、苏辙,这些都是历史一线的巨星,还有那些带有反面形象的吕夷简、夏竦、王拱辰等,也都是史书上的名臣。这么多人,怎么去一一描写,这就需要建立起他们与仁宗一朝所有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关联。


一部电视剧,纵然70集做到笔墨均沾还能突出人物性格,是非常困难的。《清平乐》用一种特殊的叙事方式做到了:所有的情节都通过镜头语言和人物对话推进。宋夏战争、庆历新政等等重大事件,都是在朝堂上君臣间的一言一行表现的。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始终以仁宗为中心建构剧情,第二所有的事件都以近乎史实的方式展现,更有利于塑造名臣的个体人物形象。最终我们得到的结果就是,一群形象鲜明,个性饱满的大臣,以及站在他们身后近乎于背景板却存在感极强的仁宗。

然后,就是帝后一线,这条线是整个《清平乐》剧情里,最被诟病和使人观感纠结的地方。起初,曹丹姝以一个女扮男装、内心独立的少女形象被树立起来,所有人都等着剧组发一波帝后的糖,哪怕吃狗粮也是幸福的。但是编剧丝毫没有考虑到相当一部分观众观看剧情的心理需求。

在曹丹姝成为皇后之后,各帝后间种种别扭的交流让人看了内心难免憋屈,再加上后宫中扮演反派设置的张贵妃,以一己之力不停作死,却始终得到仁宗宠爱,让人看了内心愈发不爽。这种别扭的感觉在过去的古装宫斗剧里不曾有过,加之前朝戏份采用表面平静暗流涌动的方式叙述,使关注感情戏的观众越看越不舒服,这就是这部剧高开低走的一个重要原因。


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清平乐》的尊重历史的态度和改编自《孤城闭》的遗留问题之间的矛盾。当一部电视剧高度尊重史实的时候,历史提供给电视剧创作的依据是事件的记载,而影视作品需要做的核心任务是对剧中人物进行丰满的塑造。

当曹丹姝这个角色有了一个来自《孤城闭》原著小说的情感和性格设定,而这个人格设定却要以历史中对曹皇后贤德记载去实现的时候,就存在了观众不理解她这样一个鲜衣怒马的女子,为何要委屈自己做一个完美的皇后。


其实这就是角色和生活的矛盾,只不过曹丹姝的角色和家人,不仅仅是一个家一份工作,更是一份国家繁荣,百姓平宁。

最后来说梁怀吉和赵徽柔的感情线,历史上的他们是一个凄凉的结局,《清平乐》有意回避了这个结局,选择了一种含蓄的表达。但这段感情自小而成,面对巨大的压力,几经波折,最后也不算是善终,是整部剧带有典型悲剧色彩的组成部分。


一段公主和宦官的感情故事似乎注定就不会有好的结局,但是这部剧中,我们没有看到仁宗和曹皇后对这段感情不理解,更多的是无奈。从各条线来说,这条感情线可谓草蛇灰线一般,从怀吉进宫,公主学画就开始铺垫,一铺垫就是几十集,这让观众感觉其情真意切无比真实。但看这条感情线,将人物和历史结合在一起,对历史记载稍作改变,人物就立刻丰满了。这条线实际上是整部剧完成度最好的一条线。


这三条线构成的剧情体系,在实现的过程中,单独拉开来看,前朝盛世文臣的线最值得探讨,艺术风格明显,社会价值巨大,但观看门槛也偏高。

怀吉徽柔的这条主线,情节推进人物塑造,在有限的笔墨里都达到了极佳的效果。

帝后感情为主的后宫一线,则存在人物性格、行为之间的各种纠结,为观众难以接受。


三条线叠加在一起,使剧情在漫长的七十集中显得复杂散漫。剧情前半部用侧面描写刻画仁宗一朝的诸多矛盾,丧失了一定的戏剧冲突,使看惯了激烈斗争的观众体会不到台词背后的暗流涌动,帝后一线又由于曹丹姝人物形象的分裂导致槽点满满,怀吉徽柔一线则在前五十集都不够明晰。这种多线间存在的割裂感,使原本复杂的剧情体系,变得失去了一部分可看性。

03. 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


说了这么多,如此复杂又精致的《清平乐》到底是不是一部好剧呢,答案是肯定的,不仅仅是好剧,还是一部难得的好剧。电视剧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这是个一直以来值得思考的问题。

《清平乐》的毁誉参半,恰恰是又一次把这个问题摆了出来。长久以来,我们看惯了诸如《甄嬛传》、《延禧攻略》一类的爽剧,也不乏《大明王朝》一般的历史正剧,这些成功的古装剧都做到了把故事讲好。

一个拥有好故事的剧,在很大程度上就满足了观众的观看心理,如果再配合主演不错的演技输出和不敷衍的服道化,基本就是一部成功的古装剧了,《庆余年》是如此,《知否知否》也是如此。那么《清平乐》呢?它有没有把故事讲好?它用自己的方式讲好了一段不像故事的故事。

从剧情层面来说,《清平乐》在最后的几集终于将所有的主线收归一处,怀吉的身世成了首尾呼应的点睛之处,当怀吉再一次成为元亨的时候,官家的仁让他终于可以以一种任性的方式豁然了司马光的执念。


前朝与后宫,在故事的开始,就注定了联系在一起,实现这个联系的是年幼入宫的怀吉,决定这个联系的是仁宗无愧于天下的仁心。

儒家经学将为人君的终极要求,定义为"止于仁",宋仁宗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或者唯一达到这一终极要求的皇帝


塑造好这个在历代文人笔下近乎历史第一而在观众心里并没有存在感的皇帝,《清平乐》抓住了两点,其一是历史上对宋仁宗最为著名的评价"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也",其二则是最中肯的评价:宋仁宗什么都不会,只会当皇帝。


这两点为《清平乐》都做到了。如果最终目的是塑造一个以"仁"为核心人格的赵祯,从这一点来说,《清平乐》近乎完美的实现了艺术创作层面的目的。

所以,《清平乐》不是一部真正为了讲好故事并使观众获得心理满足的剧,而是一部有自己艺术目标,并积极实现的剧。这是两个不同的判断标准,以市场化的电视剧制作而言,并无孰高孰低。

在历史剧的范畴里,前者拍出来的好剧是一部好看的古装剧,后者拍出的好剧则更多的是一部优质的历史文化剧。何为文化?在《清平乐》里,我们看到的是宋人精致的生活图景,是宋代风雅的时代内涵,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为绚烂多彩的朝代。


历史剧是一个载体,当它融入更为丰满的文化内涵的时候,它就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剧,而是一部文化剧了。

看到庆历三年滕子京被贬时范仲淹的据理力争,可曾想起"越明年"的《岳阳楼记》?看到苏舜钦因一场宴席被罢官为民时,可曾想起至今仍留在苏州的一座沧浪亭?看到韩琦与王拱辰的朝堂对峙,可曾想起他日王拱辰的孙女嫁了韩琦门下李格非,生了女儿取名叫李清照?看到剧中曹丹姝传召赵宗实继位,可曾想起多年后曹太后生命最后的时刻保下了乌台诗案里的苏东坡?看到崔白终娶秋和,可曾想起珍藏在两岸故宫他的传世画作?



《清平乐》比起之前的历史剧,不着笔墨于宫斗,却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精致美好的宋朝,它更应该被称为一部历史文化剧。


也许很多人,看不到上文中的诸多"想起",但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正是我们需要的历史剧应当承担的。在《知否》、《清平乐》以前,电视剧对宋朝的描绘,还是《包青天》、《水浒传》乃至《新白娘子传奇》。比起传统的历史剧,也许我们更需要优秀的文化剧。从文化图景的勾画来看,《清平乐》是一幅工笔画,画好了那个"仁以长"的皇帝和那个可称"盛治"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