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港风傻傻分不清?解析法式和港风背后的本质风格

时尚审美的变化往往都会经历从繁到简的过程。繁:一时兴起的、刷屏全网的网红xx风;简:网红xx风的热度退去后,回归到那些相对小众又不难模仿的风格。比如:法式穿搭、复古港风。这两者有相似之处,又大不相同,但进一步去深究其背后的本质风格后又会发现这其中的共性。


从穿搭到配饰全方位解析

穿搭部分

相同:单品范围广。廓形简洁无装饰,搭配方式简单,且都有中性化和女性化的款型。

如:夹克、牛仔裤、白衬衫、连衣裙等。

呈现的风格感受:大气、随性、洒脱、自信


差异

服装色彩

法式:黑白灰、卡其、浅灰色调、或浅色饱和度中高的色彩。

港风:黑白灰、浅蓝、复古红色(色彩浓烈)。

配饰

港风和法式的款型都比较简洁,主要还是靠配饰来点亮整体穿着。

法式常见的配饰类型有:细金属链条/项链、小颗粒珍珠/花型耳环、藤编包等

小巧、精致、自然清新。

港风的配饰相对就比较夸张前卫,常见的有:亚克力、金属大耳环、夸张吊坠/项链。


参考款型

也有量感较小的珍珠耳环,或其他类型的复古耳夹。

发型

法式:卷发幅度小而随性、卷度一般从耳垂附近开始。

港风:无论是卷发还是直发,长发短发、都会做蓬松处理。卷度更大、相对整齐。额头部分,露出发际线。

妆容

法式:自然、清新。看不出妆容的痕迹。

港风:浓妆。强调五官立体度、眉眼、唇妆。加重眼线、唇妆颜色。

全包眼线

正红色、橘红色唇妆为主


港风与法式呈现的风格差异

法式:舒适、自然、简约、精致、优雅

港风:明艳动人、性感柔媚、洒脱随性

但也有相似之处:看似简单不难模仿,但都没有学到真正的精髓和本质的风格。


透过现象看本质

打开网页,只要搜索与复古港风或法式有关的任何单品或造型就会出现铺天盖地的、五花八门的“模仿秀”。港风始终都在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法式穿搭也是如此。因为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再怎么拷贝不走样也只有“网红味”。

30年后,适合港风的长相是这样的

从妆容发型到穿搭,港风的关键都是围绕着一个“大”字展开——大气、大量感。发型蓬松、妆感浓和大廓型单品。另一个关键是:英气、柔媚。有一定量感的五官、脸型、身材体型才能与妆发、服装相平衡;面部有一定的骨感立体度,也要有适当的曲线轮廓,这样才能同时驾驭好英气洒脱与柔媚风情。

钟楚曦就是这样直曲轮廓碰撞的长相,符合港风的这类特点。

直线轮廓:颧骨外扩、腮骨突出、脸型偏方。

曲线轮廓:五官立体度相对较弱,以曲线条为主。

鼻梁轮廓曲,五官立体度较低


五官中的亮点

五官有一定的量感,

最明显的亮点是唇形:轮廓清晰饱满,刚好与脸型相呼应。

原生面部基础中已有了可柔可刚的部分:脸型的骨感轮廓和五官的柔和曲线。性感、柔媚风情的部分主要用一个点来“发力”——勾勒唇形轮廓,加重唇妆用色。

身材体型

身高168cm(官方资料)。脸型结合身材后的整体量感偏大,完全能撑起港风的大气气场。骨架纤细,体型偏瘦但也有明显的曲线轮廓,通过卷发的修饰加持也能驾驭好港风中女性化的柔媚性感特征。

适不适合港风?加个滤镜就知道了

港风滤镜就好像是一面“照妖镜”,适不适合港风?加个滤镜就知道了。因为泛黄的色调、模糊的柔光镜头很考验长相。面部轮廓不够立体、五官量感太小,太少女感的长相一定与港风无缘,在模糊的柔光镜头下也毫无存在感;面部轮廓太立体,在港风滤镜的处理下也会很不上镜。

既有骨感轮廓又有柔和曲线、五官大气的长相刚好合适,不会被滤镜模糊了面部的特征、辨识度。

港风滤镜也是复古港风中渲染氛围的重要精髓,脱离了那个时代的氛围,难免会少了当时的惊艳。


法式穿搭的本质风格是什么?

“没有风格”就是风格。哪怕是生在这样一个艺术和时尚气息浓厚的国度里,法国人的穿着依旧很“反潮流”,但就是这种“没有风格”的“反潮流”成了所有人都想拥有的高级感。然而,模仿始终只是停留在表面,法式穿搭“没有风格”的本质其实是一种遵循内心的自我表达。


不管这一季的流行趋势什么,衣服总是穿在自己身上,适合的、穿的舒服才是首当其冲。哪怕只是最基本的白T加牛仔裤。

在法国人的穿着中只有“经典款”没有花哨的“时髦款”。外表时髦的东西也许经不起时间和审美变化的考验,而合适的廓形和遵循内心的舒适感受在任何一个年代都适用。

再来说说法式穿搭中的色彩和图案。法国人视大面积的跳跃色彩和夸张图案为“廉价”,纯色才是最常见的OOTD。当全世界的时尚Icon都在玩色彩搭配时,唯独法国人在“反潮流”。黑白灰、深蓝、卡其色或其他浅灰色系是他们的常用色。

春夏季也会有饱和度略高的暖色调,或碎花连衣裙。

这种适可而止的高饱和度应该是唯一长在法国女人审美上的色调。

当全网都在拷贝高级感的法式穿搭时也忽略了这一点:恰到好处。随性,不草率;优雅得体,却没有任何刻意端庄的痕迹;慵懒,不颓废;从不追随流行趋势,“反潮流”不“非主流”,这也是表面穿搭背后的另一层本质。而这种恰到好处的高级又是多少人再怎么努力模仿也无法达到的高度,因为支撑着高级感的是常年在艺术氛围下熏陶,形成的一种刻在基因里的审美观:舒适即美感。被模仿的只是表面,那些肉眼看不见的才是本质风格和精髓。


无论是法式还是港风,不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为目的的照单全抄都只是“模仿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