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左右相对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是怎样的?

爱情小精灵


【和风观点】用我的故事给你讲述深刻哲理。

二十多岁尴尬的年纪,物质和精神无比匮乏,却什么都想要。但是很多人觉得应该努力学习,不应该谈钱,可是谈精神就高尚,谈钱就是俗人?

01

谈钱不俗,不谈钱才是伪高尚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大学同学在晒自己的创业成果,毕业不到一年,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他在大学的时候,就在参加各种活动,做很多兼职。我们是在社团认识的,因为聊得来,所以经常一起谈心。

看到他发的图文,让我回想起我和他曾经的一次对话。

他很苦恼,自己一直想赚钱创业,也没有耽误学习,这有错吗?为什么迎来的都是反对票。

舍友每天说:“你真是掉钱眼里了,俗不可耐!"妈妈的批评教育:“上学就好好学习,然后读个研,家里不缺那点钱,不要总想着钱钱钱的。”班助也经常找他聊:“二十来岁大好年纪,不要想着赚小钱,要坚持对精神境界的探求......”

我说没毛病啊,得好好学习,不要想着赚小钱,好好上学赚大钱。

他立刻反问:“那什么是小钱,什么是大钱?什么年龄谈钱就是合适?”

当时的我哑口无言。我也是个俗人,和他一样做着想暴富的梦。

我随即点开微信,和他聊了近况,这几年他依然坚持着自己曾经的目标:赚钱创业。在兼职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学到了很多管理知识,现在在南方从事自己喜欢的机械行业。

我调侃他:“现在的目标还是赚钱?”他说:“是啊,二十多岁就得赚钱,不赚钱以后怎么做幸福的俗人。”

比起那些嘲笑他的人,他真的敢于光明正大地证明自己"俗不可耐"。

我们从小到大学“君子不言利”“重义轻利”“淡泊名利”“视钱如粪土”等知识,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对金钱的态度。

在这个不得不需要钱的社会,我们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游离在金钱与灵魂世界里。

我们总羞于和别人谈钱。和朋友谈钱,就是世俗;和亲人谈钱,就是冷漠。

近来微博上转发大V抽奖的人却越来越多,生日的配文都是梦想赚大钱,大家总做着一夜暴富的梦。这个哭穷的社会,人人都有一颗想要暴富的心,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我们应该抛却这种不必要的羞耻之心,将道德捆绑的外衣脱掉,坦坦荡荡面对内心,才是看待金钱的正确态度。

就像王尔德的坦诚心态:“在我年轻的时候,曾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现在我老了,发现的确如此。”

其实谈钱不俗,不敢谈,才是真懦弱。

02

谈钱赚钱,为了赢得更多选择权

我还记得聊天的时候,他告诉我,一定要多做兼职,多尝试,在赚钱的动力之下能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带来无限可能。

他说完,我就突然想到读研后认识的师姐,每天不仅能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坚持兼职,用自己赚的钱报了手绘班、游泳班、还在学跳舞。每次碰到她,总在“赚钱”的路上奔波。

赚来的钱确实给了她更多的可能性,也让她过着充实的生活。

《安家》中的房似锦拼命赚钱,只要能成单,想尽办法也要促成买房的契机。钱让她离开了那个穷怕了的村子,过上能吃饱穿暖的生活,也成为店员佩服的房店长。

就像《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她最大的目标就是赚钱,不仅换来独立的生活,还帮家里解决了很多事。母亲去世,父亲买房,大哥失业,都是靠她伸手支援。

钱,虽然没有办法弥补曾经受过的伤,至少给了他们说“不”的勇气和坚持活下去的底气,也带给了她们人生最大的安全感。

无论,读书也好,工作也罢,谈钱,不是因为多爱钱,而是不想因为钱卑微地活着。

世界上更多是普通人,相比不顾眼前困境,视金钱如粪土的人,我更敬佩,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认真工作赚钱的人,因为他们只想通过自己的能力,赢得尊重和踏实。

我们不是喜欢钱,而是钱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选择权。就像电影《真情假爱》里的一句话:我爱的不是钱,我喜欢的是钱带来的那种独立自由的生活。

03

只谈钱,是真俗

马云曾在央视《面对面》的人物访谈中提到自己的金钱观:“一个企业真正做大做强,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我看到的并不仅仅只有钱。今天为止,我大概20年没拿工资过,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花钱,我身上都不带钱。但是正因为我不爱钱,今天才有那么多的资源,如果你爱钱,你的钱不会多。”

这段话引发众议:“马云都那么有钱了,他当然说自己不爱钱。”的确如此,但是如果他仅仅是爱钱,是不会将事业做到今天这个程度的。

金钱,是人类的玩法和规则,它流进流出我们的生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且是一种真实而健康的生命循环。因为钱的流动流出,也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人生更鲜活。

但是“我拥有”并不等于“我是”。你用钱买的包包,你花钱去过的地方,你拥有的银行账户永远不等于你是谁。而这个等式之间有个洞,叫生命匮乏感,这个匮乏感是需要精神填补的。

二十几岁的年纪,虽然有着对金钱的渴望和追名逐利的愿望,但我们需要认识到自身物质的窘迫去努力赚取精神的富有。

让金钱像水一样流经我们的同时,用内在流淌的丰盛,去到灵魂想要追寻的目标,去做我们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才是金钱最高级的玩法。

04

最后和风想说:

张爱玲曾说:“我喜欢钱,因为我从来没吃过钱的苦,只知道钱的好处,不知道钱的坏处。”钱,的确是个好东西。

二十多岁的年纪,谈钱并不羞耻,应该反思的是,不谈钱是不是无为的借口?

只希望我们能够坦诚爱钱,真诚赚钱,虔诚的拥有钱换来的独立与自由。

愿我们,在这个世界,都能俗并快乐着。



和风姑娘


CBNData发布的《2017中国互联网消费生态大数据报告》显示,中国闲置交易市场规模在2015年呈爆发式增长,2017年用户规模预计接近4千万人。其中,泛90后成为整个二手交易平台的主力军,整体发帖量超二手交易平台总发帖量的半成以上。

那么问题来了,90后都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淘些啥?

二手手机:购买旧机型,划算又省事

根据转转《2017年中国分享经济趋势报告》,手机依然是二手交易最热门的品类,占比17.5%,服装鞋帽占比14.63%、数码占比10.7%,地位稳固。

某知名社交网站曾对在线的20万用户进行过调查,有超过一半的90后会在新机发售时,选择到专业的二手手机交易平台去购买旧机型。其中苹果、三星、小米、华为、OPPO成为最受90后欢迎的手机品牌。

他们表示,不论是国外品牌还是国产品牌,都在加快技术升级的步伐。一部手机买回家,往往一年不到就已经过时,成了旧机,永远都有更高级、更炫酷的新机型问世。去二手平台购买旧机型,既划算又省事,节约了不少开销。还可以将省下来的“换手机”费用花在旅行、学习、健身这些提升自我的活动中。

二手汽车:弃国产爱豪华

据瓜子二手车2017年发布的全国二手车消费大数据,中国二手车电商消费人群更趋向年轻化,90后群体作为新一代消费群体逐渐发力,购买者占比提升幅度最大。

报告显示,80后购买豪华品牌占比最高为6.4%,而90后以5.17%紧随其后,显示了在二手车汽车金融的日益渗透下,其惊人的消费能力。而在购车品牌方面,同比去年,90后在豪华品牌车上增长率排名第一,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图片来源自网络

服饰箱包、珠宝首饰和房屋租赁同样是心头好

据闲鱼首次发布的鱼塘数据,90后人群在闲鱼鱼塘中喜爱关注与自身相关的内容,穿搭美妆、数码极客、文玩收藏、生活娱乐、动植物是最受欢迎的五大主题。而在社区鱼塘内部,最受欢迎的闲置物品则是服装、手机、箱包、珠宝饰品和房屋租赁。


新芽NewSeed


我觉得首先要了解二十岁人的心现理,他们爱学习的家长不操心,二十当可以自力。不爱学习的,也有理想,可以根据他的喜好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