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多,屁少,憋的屁去了哪里?关于屁的8个秘密

今天聊一个味道不太好的话题—“屁”。

“它”是一种无色、可燃,密度比空气还轻、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身体里无处安放的气,跟我们有着密切关系,它的秘密,想知道吗?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有味道“的世界。

前方高能来袭,请做好心理准备哦!

1、我们为什么会放屁呢?

放屁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生理现象,日常饮食或喝水,会吞入空气,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如膳食纤维、低聚糖等)被肠道菌群发酵产生的气体,当肠子不停的蠕动,就会有气体从排出来。

2、每天会放多少个屁?

一般来说,健康人群每天放屁大约6~20个,屁的数量与人的消化机能强弱有关。

当人脾胃功能受损,消化不良时,肠道细菌发酵快,容易产生更多的气体而使人排屁。

3、为什么会放臭屁呢?

如果放屁太臭,可能是饮食结构失衡或者消化不良。

日常饮食失衡,如吃肉过多,肠道细菌分解肉类蛋白质时会产生硫化氢、吲哚、粪臭素等臭气。

如果消化吸收功能不太好,食物经过肠道的时候还没有被完全分解,就会被大肠里的细菌缠住,强制分解出气体和含硫化物。

如果不想自己在公共场合,放屁那么臭,可以调整一下饮食结构哦。

毕竟臭到自己没关系,臭到别人就是你的不对啦。

4、屁太响,又是怎么回事呢?

当我们吃饭太快太急或是吃了太多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饭、面条、面包、蛋糕、饼干、红薯、栗子、水果等。

5、响屁不臭,臭屁不响,是什么原因呢?

响屁不臭:

当我们吃了太多富含低聚糖或膳食纤维的食物,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让肠道内气体增加、压强增加,放屁就会较响,但是不会臭。

臭屁不响:

当我们的肠道内有较多未经消化的食物残渣、肠道菌群会分解其中的蛋白质,往往产生有恶臭气味的气体排除出。一般它们量很少,速度也较慢,虽声音不大,但臭味十足。



6、憋回去的屁去了哪里?

憋回去的屁好像消失了,事实上憋回去屁并没有消失,它会分为2种途径排出体外。

暂时性憋屁基本都是原路返回,回到我们的大肠内,等待下一次的“释放”。

如果长时间憋屁,大量的气体堆积在肠道内,就会透过肠粘膜,重新进入血液,随着血液进入了全身循环,之后屁到了肝脏,会被肝脏过滤,再之后到达肺部。最后,屁就会伴随呼吸,被我们吐出体外。

是否突然间觉得口中气味有点大。

7、憋屁是否有害呢?

如果是不臭的气体对健康基本无害,但是,特别恶臭气体,就需要注意,它被吸收进入血液里,需要肝脏进行解毒处理,如果过多就有可能影响肝肾功能,所以要尽量避免憋屁。

8、我们可以不放屁吗?

嗯……,这个恐怕不行,只要我们张口说话,喝水,进食,肠道要蠕动,体内就会产生气体,气体就需要一个排泄的出口。

日常生活中,在一些特殊场所,为了避免尴尬,不想”屁“事那么多,

康康有办法解决你这个烦恼!

吃饭时,避免边吃边说话,要细嚼慢咽,均衡饮食。

日常饮食要少吃生“气”食物,如豆类、薯类等。

适度运动,可以帮助肠道内的气体排出。

最后一点很重要:生活需要释放,谨防憋出内伤,屁也让它尽情地释放吧。

”屁“的秘密,你们都了解了吗,如果还有其它想知道的秘密,评论区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