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广斌 杨益言《红岩》赏析



红岩

罗广斌 杨益言
[内容提要]
云雾笼罩的山城重庆,在动荡岁月中迎来了,1949年元旦。
由于斗争的需要,中共重庆市委领导许云峰派人通知甫志高,设一个备用联络站。
修配厂厂长,地下党员成员,承担着秘密印刷党的刊物《挺进报》的任务,他的妹妹、重庆大学学生成瑶,却把在外得到的《挺进报》带回家,受到哥哥批评。


江姐原是和成岗一起办 《挺进报》的,因工作需要,她和华为一起到了川北。她丈夫彭松涛是游击队政委,华为母亲是游击队司令,人称“双枪老大婆”。在县域城楼上,江姐意外地看见了赫然挂着的丈夫的头颅,不由悲痛万分。
甫志高求攻心切,擅自决定招收新店员,卖进步书籍,引起了特务注意。


军统特务头子徐鹏飞,正为侦破共产党地下组织毫无进展暴跳如雷之际,接到密报,他的老对手,军统特务另一头目严醉,已掌握了共产党重要线索。徐鹏飞大喜,采用“挖墙脚”的手法找来严醉的手下干将,问明了情况。


许云峰亲自视察备用联络站,发现事态严重,采取断然措施,放弃了“沙坪书店”,并叮嘱甫志高不能回家。甫志高不听劝阻,结果在家门口被捕。
甫志高贪生怕死,叛变投敌,使重庆地下党蒙受极大锅失。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刘思扬、江姐等一批地下党员先后被捕,关进了“渣滓洞”和“白公馆”。在这杀人魔窟里,暴戾凶残的徐鹏飞,对不屈的革命者使尽了全身解数,却丝毫未能动摇革命者的顽强意志和胜利信心。


受到竹签钉指毒刑的江姐说道:“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成岗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敌人注射所谓“诚实剂”的诡计。齐晓轩在《监狱(挺进报)》落入敌手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机智地击败了敌人,保护了难友。华子良为完成党组织的托付,忍辱负重,佯装疯癫15年,紧要关头承担了紧急联络任务。许云峰在白公馆的黑暗地窖里,以非凡的毅力挖通了石壁,为全狱难友准备了越狱通道,而自己却英勇就义。江姐视死如归,从容梳理,面带微笑走向刑场。在狱中党组织领导下,共产党人还通过集体绝食、开追悼会,举行新年大联欢等方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国民党军队全线崩溃,解放军兵临山城,狗急跳墙的敌人提前了早已预谋的大屠杀。狱中暴动开始了。渣滓洞的难友在敌人的火网和弹雨中冲出一条血路,在牺牲一些同志之后越狱成功。白公馆的难友利用地窖通道撤离,他们爬出通道,被巨岩档住了去路。敌人的探照灯发现了他们,弹雨泼了过来,许多同志纷纷倒下,鲜血染过了他们脚下的岩石。在最危急的时刻,华子良带领解放军和游击队冲上来了,山城的黎明终于实现了。



[赏析]
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是一部曾产生过轰动效应的作品,短短两年中发行量达400余万册,罗言斌作为白公馆越狱的组织者之一,杨益言作为渣滓洞越狱的共产党员之一,都亲身经历了那场惊心动魄的血与火交融的斗争。因此,他们这部真切感人的作品、深深震撼了千千方万青年读者的心。



《红岩》是一部血泪凝成的悲壮史诗。它反映的是全国解放前夕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之间的一场特殊搏斗。就在新中国黎明即将破晓之际,在山城重庆,国民党反动派不甘于灭亡的命运,加紧了对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土的迫害。尤其是在“中美合作所”这座人间地狱里,他们犯下了桩桩骇人听闻、令人发指的罪行。他们对共产党人的摧残迫害。达到了空前绝后、灭绝人性的地步。面共产党人并未低头,他们在血泊里挺直腰杆,大义盛然,以自己的血内之职和米高的精神和顽强的斗志,普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浩然正气歌。



在这里,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反动派形成了壁垒对時的两个阵营。两个阵营个阵营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存在着明显巨大的反差,国民党反动派在物质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一个武装到牙齿、拥有各种武器和刑具,拥有高墙电网,拥有可随时调动的军、警、宪、特部队:但在精神方面,他们简直是“赤贫者”:表失了大半个中国,遭到人民的唾弃,士气消沉,人心浮动。共产党人在物质方面几乎-无所有: 衣衫槛褛、手无寸铁,失去了人身自由,只有自己的血肉之躯,但在精神方面,他们是不可战胜的强者:有摧不毁的钢铁意志,有斩不断的必胜信念,有崇高的品格、远大的理想。他们是正义的化身,敌人尽可以在肉体上折磨甚至消灭他们,但决不能在意志上征服他们,也决不能在气势上压倒他们。在这样“威武不能


屈”的硬骨头面前,敌人只有沮丧、发抖和绝望。
小说在人物塑造上有鲜明的特点,它没有一个贯穿全篇的人物,也没有集中描写一、两个主人公,而是精心刻画了一群出身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在这-群人物形象中,许云峰、江雪琴是刻画得最成功、最动人的革命者形象。
许云峰,是杰出的共产党员形象。他是个老练、机智,具有丰富对敌斗争经验的地下党领导人。他-到甫 志高的书店,就敏锐地发现了漏洞,果断采取了防范措施。被捕后敌人的诱供、威胁,没能使他上当、屈服,毛人凤设下的诡计,也被他一一眼看穿。他始终处于一种镇定自若,对敌人居高临下的地位。狡诈的魔头徐鹏飞在他面前,永远只能暴跳和丧气。临刑前,自作聪明的徐鹏飞讽刺、挖苦他看不到胜利,他先是淡然一笑,接着慷慨陈词,淋漓尽致地反击对方的挑衅,令对方目瞪口呆之余,气急败坏地走开。他历经万难挖通了石壁,却绝不提前使用,把生的希望留给同志,义无反顾地从容赴难。
江姐,是优秀的女共产党员形象。她是党的真正女儿,她有丰富的感情,坚韧的革命意志。看到丈夫的头颅,她悲痛万分却又极力控制自己,不使同行的同志受害。敌人惨无人道地把竹签子钉入她的十个手指时,她以无与伦比的毅力忍受剧痛酷刑,丝毫不吐露党的秘密,使满怀希望,认为女人好对付的徐鹏飞大失所望,幻想破灭。就义前夕,她从容梳理,细心穿戴,与同志们深情话别,视死如归的精神感人至深。

其他正面人物如成岗、刘思扬、齐晓轩、华子良、龙光华等,也刻画得个性鲜明,各有风采,神韵丰俊,令人掩卷难忘。
对反面人物的刻画,作者也是很有功力的。沈养斋、郑克昌、猩猩等,都是千人各面,个性突出。尤其对徐鹏飞这个人物的刻画更是笔力不凡。这个反面人物,绝不概念化、脸谱化,作者将笔触深入到他的内心世界,写出他外强中干的本质。他凶狠毒辣、嗜血成性,阴险狡诈,无孔不入,但常常感到绝望和空虚。他虽是一个忠于“党国”的事业狂,却又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收受了刘思扬大哥的金条,才将刘思扬假释放。作者通过一系列典型事例,将他刻画得相当有深度。


作品的艺术构思也很有特色。主要写狱中斗争,但不孤立地写,而把它放到全国即将解放的大背景下来反映。作品还穿插山城重庆的学潮、工潮和华蓉山游击队开展的农村武装斗争来写;三条线索互相交织,通过《挺进报》联系串接,避免了单调板滞,使整个情节既扣人心弦,又摇曳多姿,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点关注,不迷路。欢迎留下您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