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照进现实,最是那一抹红——看明清小说里妾妇的独特存在

小说源于现实,也高于现实,反应生活,也塑造了生活。兴起于我国明清时期这种文学体裁,因为出生就附带着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外衣,所以在人物塑造中自然而然流露着天然的性别差异,呈现出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压抑和悲情。

出现伊始,在小说中女性就处于从属位,作为男性的附属而存在。

这种状态到了明后期的小说中有所改变,以女性为主角的素材开始不断涌现。妾妇作为女性中特殊存在,也日渐成为这个时期文学作品中一个庞大群体,个体形象被赋予了更强烈的生命特征。从根本上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形态下,女性群体崛起的一种隐射。从明清小说对这个群体塑造中,我们可以看一个丰富、立体、复杂、多彩的妾妇群体,今天我们就走进她们,认识她们,了解她们,与她们同悲共喜。

一、 社会巨变的合谋——妾妇群体的粉墨登场

"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黑格尔这句话想表达的是存在就是合理的。妾妇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广泛存在,成为人物形象的主流群体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文学是时代的同行者,所以探究文学里的人物离不开生活的时代。

1、 所有男人的梦想——一夫多妻制

古代,男子纳妾符合当时礼制的,由此也就催生出了妾妇这个群体。妻妾成群是当代男人美好的愿景确是古代男子的现实。虽然在唐朝也曾在礼法上否定一夫多妻的社会结构,并将一夫一妻作为一种礼法推行,但现实总是催生更多的可能。有一点毋容置疑,即便是一夫一妻制,在古代,夫为妻纲也照样得遵守。这种时代背景下,对妾的要求那就更不用说了,严格的封建礼制下,女性的附属地位一直得不到改观,这也是妾妇这个群体出现的根本原因

明朝繁华的商业情景

2、 男人有钱就变坏——强大的经济支撑

男人有钱就变坏,在古代也适用。妾妇群体的出现与当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明朝建立之初,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政策,终于从建国时的凋敝状态中缓和过来,走上了正轨。社会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商品经济十分繁荣,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开始从根本上动摇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经济,妇女也从家庭中解放出来,从事纺织业,社会作用日益凸显。

贡献和地位一般成正比,付出的越多,地位越高。于是女性地位前所未有的得到了提高,在文学作品中甚至占据了小说主角的形象,这也成了妾妇群体出现在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清朝初期商业广告的雏形

3、行业潜规则——纳妾之风蔚然成风

看过电视剧《蜗居》的人可能对宋思明带海藻参加同学聚会有深刻印象,当时宋思明有一个理论。要在一个群体里生存,一定要遵守这个群体的游戏规则,在他的那个群体里找小三是一个财富和权力的象征,不同流合污就会被排除出局。将这个理论运用到妾妇群体的存在也同样适用,在明中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此时的官宦群体除了纵情享乐好像也没有其他事可做,于是纳妾成为一种社会风气。除此之外,财富的增加对子嗣的需求日益旺盛,也成为了妾妇群体壮大的一个原因,而这种现实反映在小说作品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金瓶梅剧照

二、 梦想照进现实——种类繁多的妾妇形象

前文我们分析了明清小说里大量妾妇形象出现背后的成因,现在我们来大致梳理一些这些形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将她们分类也能让我们更加清晰、全面、立体的了解这个群体在小说中的形象,梦想照进现实,更能让我们回到那个久远的朝代去了解现实中的她们。

明朝随处可见的贞洁牌坊

1、 忠贞不渝型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是对古代妇女贞操观的最深刻的概括。即便是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朝,守节仍旧是对女性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准则,作为一个女性的立身之本而存在。在明朝,程朱理学的盛行,使得这种观念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高度。在这种社会风气之下,忠烈女子比比皆是。于是,这种形象自然而然就被套用在了小说的妾妇身上,"忠臣不事二主,一女不侍二夫"可以完美概括他们。典型代表就是《石点头》里的翟凤奴,嫁给孙三郎为妾,即便得知这是一个人渣,仍旧恪尽职守的做着一个妾应当做的本分,夫君最后因自惭而自刎。而翟为他一直守寡至终老,致死不改嫁。将一出忠贞不渝的戏码发挥到了人间极致。

社会的推波助澜,更是催生了大量的忠贞不渝型女性形象出现。用他们凄惨的人生,祭奠了男权社会的愚昧。

2、 聪明伶俐型

明朝,张岱的一句"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高度概括了那个时代对女子的期待,将女人禁锢在三从四德的封建礼制里上千年。到了明中后期,社会上兴起了女人学习的传统,虽然学的是教育女子如何更好的三从四德,但至少形成了学习的风气,给女人的觉醒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在这种背景之下,一些女子才情外漏也就不足为奇。妾妇群体也因此而受益,出现了一批才智过人,精明能干的一些妾妇。现实生活的丰富也给小说提供了更多地参考,于是在小说中也给我们呈现了这样一批人格独立,聪明伶俐的妾妇类型,女性终于在禁锢千年之后迎来了超越传统,迈向独立的时代。

明代烈女传

3、贤良淑德型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封建社会,对女人的要求很明确,很系统。女人要恪守妇道,所谓的妇道除了将贞洁看的比自己命重要之外,还要符合社会整体对女性的要求,要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孝顺公婆等家庭美德。不管是出嫁前,还是出嫁后,女人都是男性的附庸,没有真正的人生自由。更严苛的是,妻子对丈夫的宽容还包括在纳妾这件事上的主动和接纳,被认为是妻子的本分和修养。妾妇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为了实现有序管理家庭,妾妇在家庭中的地位被固定在妻子之下,还应该比妻子做得更加的完美,更加的顺从。在小说塑造中,为了凸显这样的群体特征,作者一般会将其与彪悍的妻子形象做比较,形成强烈的反差。在《聊斋·邵女》之中就刻画了一个逆来顺受、以德报怨最后感动正妻的邵女妾妇形象。不管现实生活中这种类型是否存在,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是男性对所有妾妇的美好愿望。

明清小说《双美奇缘》

4、彪悍妒忌型

小说的精彩在于其激烈的戏剧冲突,以及形色各异的人物形象。看惯了上面的正面妾妇形象,还有一类反面形象需要被人了解,毕竟也有存在的可能。人性之复杂,不是常人能预估,牛顿就说过"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女人心海底针更是说尽了女性心理的复杂。在妾妇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中也有那些为了以一己私利而弃社会道德规范于不顾,在家庭中与正妻明争暗斗,挑拨离间的类型,她们会引发非常激烈的家庭矛盾。

在明朝小说《醒世姻缘传》中就有了这样一个类型的妾妇,仗着丈夫的宠幸,为非作歹,因为婆婆给妻子的一个礼物问题就兴风作浪,闹得家庭鸡犬不宁,将正妻逼上了绝路。妒忌是人性最大的弱点,但也是人最不可回避的一种品行。从这些彪悍妒忌的妾妇形象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女性无形的反抗。作者塑造这样脸谱化的悍妇形象最后终究还是要进行因果轮回的惩罚,也可能看出在男权社会下男性的心里诉求,顺从还是他们的最终渴求。

5、淫荡贪婪型

在明朝晚期,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进入了一个激烈的动荡期。观念冲突,风气异化,拜金思想日益成为社会主流。在这种社会风潮之下,淫荡贪婪的社会原型在现实中比比皆是,与忠贞烈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也能传达出男性对于女性三从四德的要求与女性该有的原始性冲动的对比,也是那个时代一种性观念的折射。

明清小说《蝴蝶缘》

三、 换汤不换药——妾妇形象的意义

了解了明清小说妾妇出现的社会背景和深层社会原因,也大致熟悉了在小说中形形色色的妾妇形象,对意义的追溯可能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我们从妾妇在小说中扮演的角色来探讨这种形象背后的意义。

1、 "国破家亡梦方醒,原来红颜是祸水"——预设的悲剧结果

因为深受封建残余的影响,长期以来,女性地位的低下,使得文人坚信,女人是男人犯错的缘由,祸水理论一直贯穿着社会发展被延续。

在明清小说中,女人祸水的观念支撑着整个明清小说的框架,为这个时期小说奠定了悲情的基调。小说创作中不断强调"淫"的危害,但却单方面的将这一危害诉诸到女性身上,而且还借助妾妇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来表达,这种男权社会背后的甩锅理论仍旧是男性主导下的思维惯性,也就从根本上中注定了这个群体的悲剧特性。殊不知"红颜非祸水,贱妾亦可惜。千忧惹是非,皆因尘俗起"

电影金瓶梅剧照

2、服务于小说的"三从四德"——女性从属男性的折射

不管什么类型的妾妇形象,在明清小说中这个群体呈现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他们和女性在男权社会下的从属地位一样,是作为小说的附属地位出现的,也要服从于小说的"三从四德"的各种要求,适时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明清小说中,妾妇形象是一种功能性的存在。是服从于小说其他角色的配角,不是被真正完整塑造的主角,甚至他们的存在也只是小说情节发展所需,而不是从根本上的一种人物塑造。各种类型的妾妇形象是为了小说中各种情节发展所需,不论是正面形象还是反面形象都是服从角色,帮助制造更激烈的戏剧冲突,帮助人物走向他们该走的方向,帮助故事情节完整,帮助其他人物塑造的合理而存在。

与现实生活一样,她们在小说中是作为影子而存在的。

明朝随处可见的贞洁牌坊

结语:通过对明清小说中妾妇形象的出现、存在、类型以及意义进行全面细致梳理。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在小说这个社会形态里一个被男性支配,压榨的群体,与现实生活中的妾妇群体一模一样,并无二异。小说来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在塑造妾妇这个群体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不管是贞烈型,贤淑型,还是彪悍型,淫荡型,不同类型的妾妇,也是不同类型的男性,是男性的推波助澜下形成的女性众生相。尤其是他们在小说中的作用更能凸显这种从属性,服从性,被支配性。即便女性形象从文艺创作中呈现了从无到有的地步,但还远没有达到从有到优的情形,这是明清社会当时女性地位的折射,即便是封建社会的没落,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女性地位的改进远没有社会形态巨变来的那么快,几千年的束缚和绑架,女性的崛起走得太累也太慢。

参考文献:

1、《明清长篇家庭小说妾妇文化管窥——家庭、家族文化视域下的明清小说解读系列论文之三》

2、《明清长篇家庭小说"家庭矛盾"之解析》

3、《明清艳情小说性描写的文化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