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脈淩水入清河——京西尋春門頭溝區“舉人村”靈水村

靈水村為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下轄村,形成於遼金時代,不僅村落古老龐大,遼、金、元、明、清時的古民居多,而且過去民間所信仰的諸神在這裡都有供奉。靈水村,背靠獨山連花峰,前臨清水河,自然風光秀美,文物古蹟眾多,2005年11月,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列為第二批公佈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一脈淩水入清河

福聚幾世尚文科

京西深山出才俊

翠鳥鳴春花滿坡

——古村春曉。2019年4月6日,上午遊玩龍門澗,下午3點,我們來到了靈水村。

村外山坡上的文昌閣和魁星樓。

路邊,一株形如鹿角的矮樹。

在明清科舉盛行時期,靈水村曾出過22個舉人、2個進士,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被譽為“舉人村”。

村頭的文化廣場,幾尊雕塑講述著靈水村人,崇尚文化,寒窗苦讀,終成大器的故事。




綠柳花正開

門迎福進來

杏香飄牆外

遠望登高臺

不見椿樹綠

嫩芽發窗臺

去年秋留跡

千年柏桑槐

靈泉寺是北京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佛教寺院,因上香的人員眾多,而形成了後來的淩水村,即現在的靈水村,最多時靈水村有17座寺廟。靈泉寺中有一棵古槐和一棵雌雄共體的銀杏樹,現每年銀杏樹都能結下金色的果實,賜留給後人。

南海火龍廟有金代留存的兩棵千年古柏(中科院鑑定其樹齡一千八百多年),與寄生的桑榆樹,而成柏抱桑、柏抱榆,被視為“古柏奇觀”中的兩大奇觀。


北京市現存唯一一塊關於保護水源的“三禁碑”,清雍正年間立,有“三禁”鄉約,如違規,則鳴鐘議罪,罰供祭神,使之敬畏。因為是鑲嵌於房屋牆體之內,故得以保存。立此“三禁碑”原是為了保護旁邊的八角龍池,現龍池只有其形,已無泉水湧出。

古柏京西靈芝,生於靈水村北山上,其胸徑近2.5米,雖生於薄土,卻樹冠平展,枝椏橫生,樹葉繁茂,宛如華蓋,遠觀形似靈芝。

山坳中的靈水村,據說外形極像一隻烏龜,也是靈水村的“靈”字的出處。

較北京市區,山村的春天來的晚些。



山坡上,杏花正盛。


回城的路上,窗外都是美景哦!抓拍幾張,山花爛漫!




著名的“靈水八景”:東嶺石人、獨山蓮花、南堂北眺、北山翠柏、柏抱桑榆、靈泉銀杏、舉人宅院、寺廟遺址。細觀靈水村,需要一天時間,我們只瀏覽了1個小時,沒能看得全面。

靈水村門票20元,使用京津冀旅遊年卡和錦繡河山年卡可以免費。

弱履微言 定格瞬間 分享美好

喜歡 請關注 羊蹄煮雞蛋 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