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史记》中“鸿门宴”这一段司马迁的写作功底?

中文系的留级生


《史记》一般都说是历史,实际上像是说历史故事。

书中一些描写太详细、太主观了,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作者当时在场一样。

鸿门宴一段写的是很好看的,跌宕起伏,故事性很强。这里我提一下我们一位老师的看法。他说鸿门宴这一段故事,司马迁是从哪里了解到的?是刘邦的后人?还是项羽的后人?他说是那个“拔剑切而啖生彘肩”的壮士樊哙的后人。老师说司马迁当时去“采访”了樊哙的后人,然后就记录了下来。鸿门宴中最亮眼最威武的人物是樊哙。


V之波动


司马迁是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创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中,被后人津津乐道的“鸿门宴”篇章,则是集历史与文学艺术的最高体现。

“项籍鹰扬六合城,鸿门开宴贺亡秦。樽前若取谋臣计,岂作阴陵失路人。”

今天让我们重温历史经典,赏析《鸿门宴》的文学价值。

6

一 布局巧妙,结构完整

鸿门宴的起因是曹无伤告密。那么,曹无伤为什么会告密呢?首先分析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起义军攻破武关,进入关中地区,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预示着大秦帝国的灭亡。

而另一只起义军由项羽率领,披荆斩棘,经过钜鹿大战,消灭了秦军主力,攻破函谷关。从此,项羽名声大振,各路诸侯纷纷投靠,扩军四十多万驻扎在新丰鸿门。

刘邦项羽两雄争霸,谁主沉浮?

从两军数量来看相差悬殊,刘邦十万项羽四十万,项羽占绝对优势,掌握战争主动权。从灭秦战功来看,项羽勇冠三军,功绩远大于刘邦。从出身来看,项羽出自名门世家,将门虎子,楚国名将项燕之孙。而刘邦则是一个流氓无赖。

因此,刘邦手下的曹无伤被项羽的阵势吓坏了,赶紧派人去项羽营中告密,说“沛公欲王关中”。项羽一听,火冒三丈,当机立断,“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战争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战争迫在眉睫,项伯为报私恩,连夜向张良告密。张良又向刘邦汇报此事,刘邦趁机拉拢项伯,共商对策,最后决定在鸿门英雄大聚会。

在宴会上,刘邦毕恭毕敬,一再谢罪,削弱了项羽的杀气。无论范增如何示意,项羽漠然无视。

项庄起身舞剑,意杀沛公。此时樊哙戏剧性地出现,转移了众人的注意力,刘邦借机逃离。

结局是刘邦回到军营,立即杀了曹无伤。

二 语言精练,个性鲜明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自矜功伐,刚愎自用。把眼前这位装得唯唯诺诺的刘邦,根本没瞧在眼里,无视范增数目,即是刘邦逃离,也不追究。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英雄的骨子里潜藏着致命的弱点,优柔寡断。在关键时刻,没有杀了刘邦,而是纵虎归山。

而刘邦能屈能伸,外表装傻充愣,其实精明果决。有雄心有胆识,敢入虎穴,在刀光剑影之下全身而退。

刘邦做事果断,绝不心爱手软。“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司马迁描述樊哙出场时,语言精练。“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龇尽裂。” 咄咄逼人,大有气吞山河之势。项羽用两个字称赞他“壮士。”然后“赐之卮酒”,“赐之彘肩”。

樊哙一饮而尽,片刻啖尽一个生猪腿。能吃能喝能打仗,忠勇威猛的壮士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郭嵩焘说“语句整齐,字句锤炼”《鸿门宴》的文字精炼,内容丰满,人物纵横,情节跌宕,扣人心弦,值得品味。


有邻317


导语

一般人对于司马迁的印象,可能认为就是一位伟大的纪传体通史大家,而忘记了他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思想家。所以阅读《史记》,会发现文学想象常常羼入历史,因此历史记载的东西,虽然言之凿凿,但并非金科玉律,也掺入个人的情感好恶。再加上西汉时期,文史尚末分家,典型的有《史记·晋世家》中,飷麑杀赵盾一事所记载杀手刺杀赵盾时的心理斗争。而巜史记·项羽本纪》关于“鸿门宴”的场景描绘,则令人拍案叫绝,引起钱钟书老先生的赞叹不已。如果你有兴趣,请往下看,只要二分钟......

钱钟书在《管锥篇》中认为,项羽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他(项羽)既“恭敬慈爱”又“剽悍滑贼”,既“爱人礼士”又“妒贤嫉能”;既“妇人之仁”又“屠坑残灭”,既“分食推饮”又“玩而不予”。

在项羽一人身上,犹如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司马迁轻车熟路,为我们展示了项羽思想深处的个人权力欲望和人性伦理两个方面矛盾斗争的过程。

贵族气质使他的眼睛变得模糊

刘邦是典型的草根阶层,文化不高,虽然是一介亭长;也就相当于今天一个乡镇长。不惑之年才走上反秦道路。刘邦与曹操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善用“韬晦之计”。

在刘邦接到项羽邀请赴宴的请柬时,“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张良朋友)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于是告诉沛公: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并且力排有人建议据涵谷关据守的办法,但刘邦承认:(军力)“固不如也!”于是委托项伯向项羽讲清楚:“我(刘邦)入关后,所有东西都不敢占有,早就登记造册,一把锁和二张封条保存得好好滴,项伯于是面见项羽,并指明,如果刘邦不打下关中,你能进去吗?别个早就把所有印信、财物打包等你来接收。

面对强势的对手,刘邦釆用“韬晦之计”,把自己的楞角伪装起来,宁可当“孙子”也不强出头。这一切都源于政治上的成熟,虽然刘邦刚进关中的未央宫时,和一大群后宫嫔妃胡闹成一团,当听到樊哙对他怒吼:“革命尚未成功,老四仍需努力(刘邦字季,为四)”时,刘邦顿时惊醒,立即封存财富,还军灞上。

刘邦率百余名骑手见项王,来到鸿门,沛公滚鞍下马,抢先一个“丁字拐”大礼:“大哥在上,受小弟一拜!司马迁接着写道:(刘邦)谢曰:“臣与将军戮力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

司马迁的一句:“然不自意先入潼关。”司马迁为刘邦开脱的理由是:“我不注意,不知怎么就进入了长安。”淡淡的一句话,将刘邦的雄才大略轻轻掩去。本来怒火攻心的项羽要兴师问罪的,但是,刘邦忠诚的江湖大礼和谦卑的姿态,满足了项羽一颗高傲的贵族之心,并且不识时宜的将自己的行为,归咎于刘邦部下曹无伤的告密。

宴席上,分宾主坐定,张良、范曾分列左右。司马迁写道:“范曾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司马迁的二十二个字实在精练、精彩。先是用眼晴瞟了项王几下,意思是:“快点动手啰!”没有动静,只好摸出身上的玉块一连向项王举起示意了三次,项王默然不语。默然一词用的很准确,表示自己看见了,但是,我是贵族,我不能这样对待一个“讨口子”一样的刘老四呵!

短短二十二个字,鸿门宴的结局己定。司马迁的《史记》,的确是惜墨如金,一览无余。

范曾对刘邦深为忌惮,必欲除之而后快。司马迁写道:“范曾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人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虏。”

如果不杀此人,你我皆是他的笼中囚。司马迁绝非危言耸听,只是后果比成为俘虏更加惨烈百倍。司马迁其实并没有贬低范曾,他与范曾“英雄所见略同!”但是由于项伯的巧妙对舞,有意的保护刘邦,此时的气氛几乎凝固,范曾的肆意妄为,项庄的步步紧逼,万一项羽瞬间翻脸,显示出“屠坑残灰”的“英雄本色”,刘邦一行绝对当场死得很难看!

但是鸿门宴之所以流传至今,缘于司马迁笔下的惊险场面险象环生,高潮迭起。司马迁写道: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拨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司马迁紧张的写道: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十个字,把樊哙在危急关头义薄云天的气概显露无遗。“与之同命”,堪称“大义凛然”所以樊哙深得刘邦信任。一句成语:“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概括得恰入其份。一篇鸿门宴文章,产生二句名言,司马迁为中华文化贡献不小。

司马迁写道:“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毗尽裂。”一个草莽英雄因为愤怒之极近乎扭曲的夸张形象为后人留下深刻印象。中国传统的英雄豪杰的形象实在太多,描述手法各异,而司马迁对樊哙的夸张描写,使樊哙已近似一尊战神。

项王果然英雄相惜,赐予樊哙酒肉。樊哙大吃大喝后义正辞严的说: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进。封闭宫宝,还军灞上,以待大王来。.....(大王)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战神的话入情入理,以反秦盟主身份统率天下义军的世家首领无任何反驳之词。

项羽无语,坐了一会,“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这是司马迁文学创作的恰当处理,时至今日,以上卫生间为借口的场面太多,应该说司马迁的生活体验是到位的,这是最好的解脱办法,你项大王总不能说:“要去我们一起去!”

亚父范曾眼睁睁看着煮熟的鸭子又飞了,气得用剑猛砍玉斗,长叹一口气:“竖子不足与谋!夺天下者,必沛公也。“

司马迁写范曾,是为了烘托项羽。项羽的一生是一出大悲剧,范曾的失败,增添了悲剧色彩,也指出这场悲剧的必然性。

结束语

写完此文,仿佛楚汉相争就发生在眼前,鸿门宴不仅有紧张曲折、扣人心弦的情节,还充满着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尤其是樊哙闯入大帐的表情描写。既是夸张,又是必然。它告诫我们,在人生转折点,千万要冷静;要沉住气,请你老赐我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