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四川今夏臭氧防治成效明显?这5个“精准”了解一下!

川观新闻记者 殷鹏

11月2日,记者从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视频会上获悉,自我省开展臭氧污染防治攻坚以来,全省臭氧平均浓度为137.2微克每立方米,超标天(54天),超标城市数(3个),分别较启动臭氧污染攻坚前下降16.1%、72.9%、72.7%,超过全国重点城市改善幅度。

为何四川臭氧防治成效明显?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人在会上透露了主要做法,即5个“精准”——

精准时间。我省臭氧污染防治紧盯6—9月这4个月,加密监测会商,提出管控建议。同时,注重分时管控,聚焦9:00—17:00高温强辐射时段,在保证产能的前提下,积极引导涂装、汽修等行业错时错峰至晚间生产,鼓励晚间加油。

精准区位。紧盯成都平原和川南地区10个重点城市,集中力量开展臭氧污染防控攻坚,各地专题研究臭氧污染防控,积极推动工作落实,成都、德阳9月份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分别排名第22位和13位,分别同比5月上升146位、173位。

精准对象。坚持精准施策和科学管控相结合,把控制工业源排放作为首要任务,以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油品储运销等为重点领域,以工业园区、企业集群和重点企业为重点管控对象,既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又全面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控制。

精准问题。我省通过邀请院士专家指导、数据分析等科学研判、查找问题,发现全省存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替代等源头控制措施不足、无组织排放管控不到位,综合处理效率低,治污设施建设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随后各地对症下药,提升管控措施针对性。

精准措施。今年夏季,我省举办两期防控专题视频培训,直接培训到县级和企业,共4000人参训,5名厅领导带队,集中7、8、9月份对10个重点城市开展臭氧污染驻点帮扶指导,送技术、送政策、送方案,检查点位874个,帮助发现问题1862个。强化在线监测、无人机巡查等信息化手段,加大臭氧污染执法力度,目前共对臭氧污染违法行为立案163起,罚款79.86万元。

“今年的臭氧污染防治成效明显,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明年我省将早谋划、早部署,系统治理,下大力气治本,通过加强走航监测、空气质量网格化微站、组分分析和应急预警能力建设等举措,有效防控臭氧污染,确保更多优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