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倚天》《白娘子》《封神》翻拍遭接连吐槽,网友不买账!

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部经典剧翻拍,《倚天屠龙记》《新白娘子传奇》《封神演义》,前段时间的《倚天屠龙记》开播也是一片哗然。

和前作比,新剧的口碑可就差远了。尽管服装、化妆、道具更为精致,特效技术之精湛也远非昔年可比,但这三部大制作无法和经典前作相提并论。究竟是年轻演员技不如人,还是编剧脑洞开得太大,乱七八糟的情节让观众大跌眼镜?

新版《倚天屠龙记》豆瓣5.7,《新白娘子传奇》豆瓣4.2,罗晋、王丽坤主演的新版《封神演义》豆瓣3.4,长短评里铺天盖地的一星评论。

三档剧口碑扑街的理由早有观众列了一箩筐,与它们境况相同的翻拍剧也不胜枚举。可即便“十翻九渣”的魔咒一直在,但资本对翻拍剧的热爱却丝毫未减,甚至愈来愈狂热。

数据显示,2018年市场上有23部翻拍剧播出。今年,除去《倚天屠龙记》《新白娘子传奇》《封神演义》预计还有超80部翻拍剧待播or正在制作,包括《鹿鼎记》《绝代双骄》《放羊的星星》《薰衣草》《还珠格格》《天国的嫁衣》等。

新版《倚天屠龙记》网友称配音一塌糊涂,张三丰毫无仙气,像个门房秦大爷,竟然走路还会摔跤,张五侠毫无演技,和阿宾似的挺会撩妹,武打竟然都是慢动作和特写,等太极拳出来了怎么办,这剧唯一的优点就是美女很多很养眼。

小编想问这翻拍的意义何在呢?换个演员,剧情 略微变动,全部的网红脸,颜值高模样一个模子出来的,这看点在哪?

刚开播的《封神演义》借#王丽坤演的妲己#、 #温碧霞版妲己# #妲己黑化#等微博热搜吸足了眼球;上线一周多的《新白娘子传奇》持续霸占爱奇艺风云榜、骨朵数据、百度风云榜、猫眼专业版等各大排行榜的网剧热度值一位;临近尾声的新版《倚天屠龙记》依旧占据微博电视剧超话社区NO.3,猫眼专业版网剧全网热度值TOP2。

但对比来看,“改”显然更容易造就热度。新版《倚天屠龙记》、《新白娘子传奇》以及《封神演义》虽“改”来了一片“槽声”,却也“改”足了热度。

可一旦改了一个人物、增添了一个人物,如《封神演义》把杨戬改成“天机少年”、加入了邓伦饰演的狐妖王;或让故事表达更符合年轻观众的审美喜好,如《新白娘子传奇》把许仙改成霸道总裁,白娘子改成傻白甜以此迎合“甜宠”,都会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越改越多,与原作品的故事越来越远。最终,费了做原创的力,却因“魔改”而被观众的口水淹没。

经典翻拍,编剧是否有加戏的权利?

平心而论,鞠婧祎的表演差,编剧要负一定责任。毕竟写出“你如何看出我是妖精?莫非你也是妖精?”这种幼稚台词的人不是别人。

经典翻拍,很少完全按照旧有的本子老老实实拍下去,剧方几乎总会添点私货在里头,大大小小的情节改编数不胜数。只是观众能不能接受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被观众奉为经典的苏有朋版《倚天屠龙记》、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傅艺伟版《封神榜》都有改动:《倚天屠龙记》让书中作为暗线人物、直到书末才露脸的大反派成昆提前至第一集登场,并给他加了很多戏,很难说不是为了顾及名演员张国立的面子;《新白娘子传奇》给小青安排了一段以悲剧收场的爱情,由此多了一个配角张玉堂;《封神榜》让琵琶精被姜子牙烧死后就直接下线了,最后斩三妖的情节只剩下斩二妖,又省了一笔请人的钱……不过这些改动都不妨碍观众将三部剧捧上神坛。

此外,从新版《倚天屠龙记》、《新白娘子传奇》以及《封神演义》也能看出,翻拍剧不管是制作时、开播后,还是播出中期或临近尾声,都避免不了和原作的对比。

只是这种比虽能给翻拍作品增加热度,但大多是负面的,不仅如此,也加大了剧集在营销方面的难度。卖改编点,要被骂脱离原作;卖对原作的还原点,可能被对比不如原作,依旧都是错。

不是现在的观众苛刻,也不是经典不容翻拍。

说到底,大家不能接受的,是打着原版的旗号卖情怀,结果却拍出一部狗血淋漓、粗制滥造的蛇精病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