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武周王朝与李唐王朝有啥区别?

元山野菊


几乎历朝历代,对于武则天的叙述,都是这样的:我国唐代女皇武则天如何如何……

在没有网络网文的时代里,武则天几乎是毫无争议的唐朝女皇。

那么问题来了:武则天上台以后,明明已经宣布改国号为周了,并且武则天的王朝,也有着武周的称呼,为何叙述武则天,还要说唐朝女皇呢?

我认为说武则天是唐朝女皇和武周女皇没区别。

这好比说契丹皇帝耶律洪基和辽朝皇帝耶律洪基性质一样;又好比说后金皇帝努尔哈赤和清朝皇帝努尔哈赤一样,没区别。

唐朝与武周的关系

1、如果武承嗣做了皇帝

唐朝和武周到底是什么关系?

其实个人感觉,这取决于武则天的一念之差。

历史上,武则天对于谁来继承皇位,也有着纠结:武则天的皇位继承候选人有两个:

(1)李显,是武则天的儿子;

(2)武承嗣,是武则天的侄儿。

后来历史我们知道,武则天被迫把皇位还给李显,而李显登基以后,立刻宣布恢复唐朝国号,唐朝得以延续下去。

而倘若武则天当年一念之差,立武承嗣为太子,并且没遭遇神龙政变,那么,武周可以算作一个独立的王朝。

因为,只有武承嗣成为武周皇帝,李唐的江山,才真正意义上的落入外人之手。

这意味着性质不同。

2、如果武承嗣没做皇帝

而如果武承嗣没做皇帝,那么,李唐的江山,可以说从始至终都没落入外人手里。

我们要知道:武则天虽然做了皇帝,但按照古代观念,武则天身为武家的女儿,在嫁入李家以后,就不能算是武家的人了,而只能算李家的媳妇。

而李唐的江山,让李家媳妇当皇帝,也算不得落入外人手里——当然,前文说过,如果武承嗣当了皇帝,那就算落入外人手里了。

而既然李唐江山从始至终都在李家人手里,那么,武则天时代,也不能视为唐朝灭亡,故而,武则天可以算作唐朝女皇。

至于说武周国号的改变,这就好比辽代历史上,辽代国号一会儿叫契丹,一会儿叫大辽一样,皇帝始终是耶律家的人,国号改变,但政权依旧没变,总不能说契丹改国号为大辽,就意味着契丹灭亡吧?

同样道理。

结语

所以说,武则天在位期间,唐朝并没有灭亡,只是国号改叫了武周,而唐朝和武周的关系,属于一个王朝在不同时期叫不同的名字,并非武周灭亡唐朝,也并非唐朝推翻武周。

并且,不论是用唐朝女皇还是武周皇帝来形容武则天,都是没错的。


宛若星辰暖若夕阳


武周王朝指的是武则天当女皇帝的15年的王朝。

它和李唐王朝区别其实不大。

血缘上:从古代来说,武则天嫁到李家后,应该算李家的人了。而且武则天之后的唐朝皇帝都和武则天有血缘关系。

政治上:武则天虽然以唐代周,但政治制度还是延续李唐的。虽然她让一些武家的人入朝为官,如武三思,武承嗣,但这对当时的政治制度基本没影响。

继承人上: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当时的武则天有两个继承人可选:她儿子李显和她侄子武承嗣。我们后面知道,武则天选择了李显。这使得皇帝的位置又回到了李氏子孙的手里。但如果武则天选择了武承嗣,那天下就真的落到外人手里了。毕竟武承嗣和李家的关系并不密切。

这里再说一下,武则天没动过把天下给武承嗣的心思吗?她肯定是有的,但她考虑了两点:

第一是对她自己来说,她和李显是母子关系,和武承嗣是姑侄关系。有儿子侍奉母亲的道理,没有侄子侍奉姑姑的道理。从她个人的私心来讲,选李显比选武承嗣要好。

第二是对王朝稳定来说,那时,忠于李唐的人仍在多数,把位子给李显,他们会忠心辅佐;把位子给武承嗣,他们肯定会造反,这对王朝是非常不利的。

由这两点,武则天就选择了李显。

总结:武周王朝与李唐王朝区别是不大的,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成武周王朝是李唐王朝的一部分。我们说唐朝289年,是把武周的15年算进去的。


科学说史


武周王朝与李唐王朝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武周是武则天篡权李唐的江山建立的,武则天晚年的时候又把江山还给了李唐。并且,在武则天去世前,留下遗诏取消帝号,以后身份葬于乾陵。

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洛阳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

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并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三人的亲属。 神龙二年(706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