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后浪”与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青年的迷茫和醒悟

开篇|争议比视频本身更有意义

B站本意是为表达对青年优秀品格的肯定,勉励当代青年要更加有自信、更加勇敢,却在播出后不到48小时的时间里,引发了许多90后年轻一代的集体反思与吐槽,简直是青年精神的大型翻车现场。


翻车主要分为2大派:

1.部分网友认为若仅从商业广告片角度去看待(事实上也就是广告片),它的表现无疑是给当下颓靡的经济提振,给人以信心;苦咖啡、酸豆角与环球旅行皆是生活的一部分,有当下也有憧憬。

2.更多的网友认为,看视频时热血沸腾,关掉网页后仿佛掉入迷茫和自我否定之中:原来现实中的我竟然如此的狼狈。作为一名标准的新一代青年,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不存在那么美好的社会,有的只是现实和辛酸。现在只是努力的活着,去挣扎那一点点的生存空间。这也是当下年轻人的现状。


这部《后浪》视频在一段高昂剪辑背景音乐+铿将有力的言辞之后,大声告诉我们“奔涌吧后浪”,却很难给人精神存留的启迪。



反观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主人公作为十五岁的少年,励志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在经历离家出走、精神游离、自我醒悟的旅途后,毅然决定重返校园,积极面对生活,这一决定是充满精神张力,是幸福温存后的勇敢与坚定。


以下内容对《后浪》与《海边的卡夫卡》作对比,围绕“青年的迷茫和醒悟”主题展开分析。

破除社交怪圈的藩篱

《后浪》里提到,“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你们只凭相同的爱好就能结交千万个值得干杯的朋友”。但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壁垒根本没被打破,而是陷入了非常轻飘的怪圈之中:初识时,以相同的爱好结交,实则不过都是点头之交,或者朋友圈点赞之交,最后变成安静地躺着通讯录里的一个ID;wx聊天时一堆话说不完,见了面跟哑巴一样,又是埋头玩手机。

嗯,我就是这么做的。

村上的《海边的卡夫卡》主人公田村卡夫卡,4岁时被母亲抛弃,很少跟父亲交流,在学校打架,孤独伴随着他10多年,终于在15岁生日当天决定离家出走,到外面广阔的天地,寻找新的沟通对象。遇到了樱花、酒店客服、大岛、佐伯,他都尝试主动去沟通,表达需求,实现自我的突破。即使是当他独自在深林里的小屋独住的那几天,他也主动去搭建与自然界沟通的桥梁,并且在第二次进入森林、到达森林的中心时,遇到了想见的人,解开了心结,重返现实,并勇敢生活。


启示:

当代的青年,受困于现实的压力,正如网友评论“一个青年,从朝气蓬勃到面目模糊,只有一个房贷的距离”,不得不考量“谁对我最优”原则,去选择适合的朋友。但是啊少年,你看看田村卡夫卡,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他没网络、没有社交软件,所以他认识的人极其有限,可是正因为这样的局限,才让他愿意把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放在身边遇到的每一个人身上。

因此,破除社交怪圈的藩篱,就是坚持“不滥交”和深交,减少“手机社交”,多去关心在乎你的朋友和家人。

无数渺小的思考填满了人生:打翻村上的入口石



最近火爆的那首《点歌的人》唱到:“人这一生呐,就一堆堆坎坷,不做寂寞的奴隶,你不做孤独的鬼”,可谓触动人心。

关于孤独,在村上的所有文学里都有出现,在《海边的卡夫卡》中,这位十五岁的少年,经历了深到谷底的孤独,因此出现了“灵魂出窍”、“精神互换”的怪诞现象,演绎了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如分裂出了“一个名叫乌鸦的少年”、借用中田的身体而灵魂短暂交换的“互文”时空......



小小的十五岁少年,脑袋里装下了许多奇形怪状的想法和本不是这个年纪应该有的关于文学、音乐及音乐家的讨论。这是村上为田村卡夫卡寻找出路的尝试,正如他在《海边的卡夫卡》中译文里提到“之所以想写少年, 是因为他们是‘可变’的存在, 他们的灵魂仍处于绵软状态而未固定于一个方向, 他们身上类似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那样的因素尚未牢固确立。然而他们的身体正以迅猛的速度趋向成熟, 他们的精神在无边的荒野中摸索自由、困惑和犹豫。我想把如此摇摆、蜕变的灵魂细致入微地描绘在fiction这一容器之中, 借此展现一个人的精神究竟将在怎样的故事性中聚敛成形、由怎样的波涛将其冲往怎样的地带。”

这位十五岁的少年,在森林独立时空时间的入口石开启时,及时进入;在入口石关闭前及时逃离,带着母亲的劝勉,重回属于自己的现实世界。


许多人对B站《后浪》的感受是“爹味十足”的《后浪》,就是中年人献给年轻人的大型油腻演讲;资本为了迎合年轻受众,用种种溢美之词来打鸡血,真实谄媚现场。一些社评更是一针见血:《后浪》的具体受众是家庭条件良好或优越的,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和爱好,自由地接触网络并且玩转其中的部分中国青年——在埃菲尔铁塔下跳舞,穿着汉服周游世界,在CBD商业区无惧他人目光cosplay......

一面是让人心向往之的生活,一面是如何生存的问题,特别是疫情之下,面临毕业的800万毕业生,他们该怎么办?虚无式喊口号的高潮迭起,热血爆棚的文案再加上激情澎湃的配乐,看完后,就觉得自己就是历史河流中的一股巨浪,誓要压倒东风和前浪的气势,终究抵挡不住早上的煎饼果子要不要多加一个鸡蛋的生活压力。

启示:

要避免“全篇金句迭出句句善意,其实不过就是朋友圈的装修材料”,或许可以参考村上给田村卡夫卡设计的出路:想好了要干嘛,就要果断,不必惧于自身无知被他人嘲笑;别让琐事的小确幸,占据了一天中太多的时光。要在入口石关闭前,努力去探知、去感受,然后变得勇敢,也让自己成为田村卡夫卡式的顽强的青年。

鲁迅也曾有段话是这么说的: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再谈自我的分裂与弥合

朱道卫在《中国大陆村上春树研究述评》里也曾总结过村上春树小说的三大惯常性主题:青 春——烦恼&迷失——找寻&分裂———异化。田村卡夫卡是一个刚满15周岁的少年,15岁是一个具有徘徊性的年龄, 身体和精神都处于不稳定的敏感状态, 内心和现实极易产生冲突, 从而产生自我的分裂。面对着现实世界的种种不接受和自我感受到的深深的孤独, 15岁的少年极有可能被现实撕裂或因自我的封闭而分裂, 也有可能抵抗住种种力量而实现自我的统一。


因而村上从卡夫卡身上演化出了“一个名叫乌鸦的少年”形象,以独有的温柔与坚定,始终陪伴着卡夫卡,防止他误入极端、从一个极端误入另一个极端。之后,卡夫卡对彻底地实现灵肉分裂从而留在森林世界,与走出森林实现自我的统一, 是犹豫不决的,。在这样的关键时刻, 佐伯再次坚定地叮嘱“我希望你返回, 希望你在那里”,卡夫卡他最终选择了返回现实, 从分裂地带走回弥合之后的自我统一。

而《后浪》尽管在片尾说到“和1.3亿B站年轻人一起,表达自我,拥抱世界”,却是建立在“多数青年人心之向往而很难实现的悠哉生活,与残酷竞争社会机制下生存都成问题”的2大极端之上,给青年人造成了极大地困扰,本能地怀疑“这视频在扯什么玩意”、“这种生活我不配”等等,巨大的贫富差距,让他们甘心于佛系过苦日子,容易出现自我的分裂。


启示:

我们应该注意青年人的思想包袱与状态,别戴高帽子,别用让他们感觉到了生理性的不适的指责还是夸赞。借用村上春树“自我的分裂与弥合”,及时地、深入地为青年人提供能用的、接地气的ideas,卸下包袱,完成自我觉醒,充满自信面对自己的人生,一如田村卡夫卡重返现实生活的内心表达:


车过名古屋时下起了雨。我看着在发暗的玻璃窗上划线的雨珠。如此说来,出东京时也好像下雨来着。我想着在各种地方下的雨:下在森林中的雨,下在海面上的雨,下在高速公路上的雨,下在图书馆上的雨,下在世界边缘的雨。

我闭目合眼,释放身体的力气,缓松紧张的肌肉,倾听列车单调的声响。一行泪水几乎毫无先兆地流淌下来,给脸颊以温暖的感触。它从眼睛里溢出,顺着脸颊淌到嘴角停住,在那里慢慢干涸。不要紧的,我对自己说,仅仅一行。我甚至觉得那不是自己的泪水,而是打在车窗上的雨的一部分。我做了正确的事情么?

“你做了正确的事情。”叫乌鸦的少年说,“你做了最为正确的事情。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得你那么好。毕竟你是现实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

“可是我还没弄明白活着的意义。”我说。

“看画,”他说,“听风的声音。”

我点头。

“这你能办到。”

我点头。

“最好先睡一觉。”叫乌鸦的少年说,“一觉醒来时,你将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

不久,你睡了。一觉醒来时,你将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


此段来源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结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