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的诞生和发展

1992 年 12 月 3 日,英国沃达丰公司通过 GSM 网络在电脑端向移动电话发送了世界上第一条短信。

尼尔·帕帕沃(Neil Papworth)是一位在沃达丰工作的英国工程师,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发送短信的人。他将这条短信发送到沃达丰通信总监理查德·贾维斯(Richard Jarvis) 的手机中,内容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圣诞快乐」(Marry Christmas)。

不过,第一条短信的发送成功并不代表这项功能被普及使用。由于当时的硬件和网络上的限制(发送短信需要基于 GSM 网络,而在 1992 年 GSM 网络尚未完全成熟),所以让短信真正普及到商用、民用是在 1994 年以后。

随后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的使用也在迅速增加。2000年全球一年仅有17亿则短信寄送出去,而在2001年则暴涨到250亿条,2004年全球一年寄送出去的短信约有5000亿条。据统计,在亚洲、澳洲和欧洲、短信服务特别受到欢迎,英语中甚至还发展出新的动词词汇“texting”(意谓著只用短信来沟通的用户)。在中国大陆,短信替电信运营商带来了最多的利润,2005年仅中国移动用户就发送了超过3000亿则短信。

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由于可自行安装应用程序,因此通信软件如Line、WeChat、whatsapp等开始大行其道,由于通过通信软件发送消息大多免费,甚至也可免费发送贴图、照片或文件等,因此短信的发送量有逐年下滑的趋势。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2 年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达到了 8973 亿条,同比往年仅增长了 2.1%,为四年最低增幅。而在北美,整体的短信业务量已经开始出现下滑,2011年达到峰值2.385万亿条,在2012年减少了100亿条跌至2.375万亿条,随后则逐年下降。

2020年4月8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携手11家合作伙伴共同发布《5G消息白皮书》 ,三大运营商计划在2020年内推出5G消息 。

5G消息,是短信业务的升级,是运营商的一种基础电信服务,基于IP技术实现业务体验的飞跃,支持的媒体格式更多,表现形式更丰富。

当5G来临时,全球运营商已达成广泛共识:传统短信业务需要升级到富媒体消息业务,也就是5G消息业务。根据白皮书的介绍,5G消息支持丰富的媒体格式,包括文本、图片和音视频等。相关业务分为两大类:一是个人用户和个人用户之间的交互消息,另一个是行业客户与个人用户之间的交互消息。

现在电信运营商的强大要靠互联互通,5G消息服务平台不仅需要电信运营商,还需要手机厂商、业务提供者等支持。如果电信运营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把更多服务者整合起来,成为一个强大的综合服务平台,将对微信、支付宝等形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