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领衔昔日四所全国重点大学,下一轮“双一流”盼回名校方阵

对于当下很多年轻大学生而言,“全国重点大学”显得格外陌生,毕竟这一名校头衔,在上世纪90年全国高校体制改革中,已被“985工程”“221工程”取代。

1978年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共计88所,到1981年又新增至99所。在当年高校招生规模极小的大背景下,能够考上“全国重点大学”,难度相当之大。

在进入“985”“211”时代后,99所“全国重点大学”中,有16所遗憾落选。即便是高校圈2016年迎来了“双一流”的全新时期,仍有部分昔日“全国重点大学”无缘名校方阵。稍显庆幸的是,“双一流”实行5年一个周期的动态调整建设机制,且下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遴选在即。

哪些昔日“全国重点大学”,有望在下一轮“双一流”建设中重新染指名校光环?以下是结合近些年硬实力表现的四所高校预测:

一、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地处“羊城”广州,在最近三年进步明显,硬实力突出。在分量颇重的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农兽医学获评为A-档。拔尖人才方面,收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刘光耀,领域植物遗传学);新增了1名杰青、4名优青等高校学术中坚力量。人才团队方面,涌现出教育部创新团体、创新研究群体各1个。国家三大奖方面,华农(第一完成单位)从2016年至今,更是强势包揽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数量上,华农在非“双一流”全国重点大学中,处于领先位置。

二、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位于河北秦皇岛,是C9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之后。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也收获了一个A-档学科——机械工程,这也是该校冲击“双一流”的最大竞争点。在院士方面,燕大2017年收获1名,是超硬材料领域的田永君教授。过去三年,燕大还新增了3名杰青、1名优青;收获了3个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除了硬实力不俗外,燕大入围“双一流”的最大利好消息是河北举全省之力支持,迫切希望缓解省内名校奇缺的现状。

三、湘潭大学

湘潭这座“伟人故里”之城并不陌生,但全国了解湘潭大学的却非常少,殊不知其也是昔日“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从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湘潭大学的数学、法学等学科表现不俗,获评为B+档,尤其是数学,是该校长期以来的优势特色领域。在2017年,湘大收获了2个教育部创新团体。2019年,黄云清教授团队斩获了分量很重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不过,湘大入围“双一流”或许凭借的不会是数学学科,这一点从众多名校对其的援建就能看出端倪。

四、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位于镇江,它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非“双一流”、不在省会城市的“省份大学”,不过在综合实力上,江大还是在百强之列。农业工程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为A-档。过去3年新增了2名优青。2019年、2020年分别斩获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数量也有不少。

当然,除了上述四所高校外,西南政法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昔日“全国重点大学”,入围下一轮“双一流”的呼声很高。小伙伴们,你更看好谁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