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林廣記》:窮開心

《笑林廣記》:窮開心


1.好古董

一富人酷嗜古董(極其喜愛),而不辨真假。或偽以虞舜所造漆碗,周公撻伯禽之杖,與孔子杏壇所坐之席求售(有人造假古董如舜帝做的漆碗、周公打伯禽的柺杖、孔子杏壇上課做的墊子賣),各以千金得之。囊資既空(家財耗盡),乃左執虞舜之碗,右持周公之杖,身披孔子之席,而行乞於市中,日:“求賜太公九府錢一文。”

2.不奉富

千金子驕語人曰:“我富甚,汝(你)何得不奉承?”貧者曰:“汝自多金,幹我何與?而奉汝耶?”富者曰:“倘分一半與汝何如?"”答曰:“汝五百我五百,我汝等,何奉焉?”又曰:“悉以相送,難道猶不奉我?”答曰:“汝失千金,而我得之,汝又當趨奉我矣。”

3.窮十萬

富翁謂貧人曰:“我家富十萬矣。”貧人曰:“我亦有十萬之蓄,何足為奇。”富翁驚問曰:“汝之十萬何在?”貧者曰:“你平素有了不肯用,我要用沒得用,與我何異?”

4.失火

一窮人正在歡飲,或(有人)報以家中失火。其人即將衣帽一整,仍坐雲:“不妨,家當盡在身上矣。”或曰:“令正(妻子)卻如何?答曰:“他怕沒人照管。”

5.夾被

暑月有擁夾被臥者,或問其故,答日:“阿喲,綿(棉)被脫熱。”

6.金銀錠

貧子持金(金紙)銀(銀紙)錠行於街市,顧錠嘆曰:“若得你硬起來,我就好過日子了。”旁人代答曰:“要我硬卻不能夠,除非你硬了來湊(參合)我。”

《笑林廣記》:窮開心


7.妻掇茶

客至乏人(沒看到人),大聲討茶,妻無奈只得自送茶出,夫裝鼾撐幌(假裝睡覺打鼾),乃大喝雲:“你家男人哪裡去了?”

8.喚茶

一家客至,其夫喚茶不已。婦曰:“終年不買茶葉,茶從何來?”夫曰:“白滾水(白開水)也罷。”妻曰:“柴沒一根,冷水怎得熱?"夫罵曰:“狗淫婦!難道枕頭裡就沒有幾根稻草?”妻罵曰:“臭王八!那些磚頭石塊難道是燒得著的?”

9.留茶

有留客吃茶者,苦無茶葉,往鄰家借之。久而不至,湯滾則溢(水燒開了滿出鍋來),以冷水加之。既久,釜(鍋)且滿矣,而茶葉終不得。妻謂夫曰:“茶是吃不成了,不如留他洗個浴(洗澡)罷。”

10.怕狗

客至乏僕(家裡來客卻沒有傭人),暗借鄰家小廝(小孩),掇茶(端茶)至客堂後,逡巡不前,其人厲聲曰:“為何不至?”僮(小孩)曰:“我怕你家這隻兇狗。”

11.食粥

一人家貧,每日省水吃粥,怕人恥笑,囑子諱之(吩咐孩子不要說出去),人前只說吃飯。日久同友人講話,等久不進,子往喚之進來吃飯。父曰:“今日手段快,緣何煮得恁(這麼)早?”子曰:“早到不早,今日又熬了些清湯。”

12.鞋襪訐訟(打官司)

一人鞋襪俱破,鞋歸咎於襪,襪又歸咎於鞋,交相訟(打官司)之於官。官不能決,乃拘腳跟證之。腳跟曰:“小的一向逐出在外,何由得知?”

13.被屑掛須

貧家蓋稿薦(睡覺蓋草簾子),幼兒不知諱(隱瞞),父撻而戒(棒打告誡)之曰:“後有問者,但云蓋被。”一日父見客,面須上帶稿草,兒從後呼曰:“爹爹,且除去面上被屑。”

14.吃糟餅

一人家貧而不善飲,每出啖糟餅二枚(吃兩團酒糟),便有酣意。適遇友人問曰:“爾晨飲耶?”答曰:“非也,吃糟餅耳。”歸以語告妻,妻曰:“呆子,便說吃酒,也裝些體面。”夫頷之(贊同)。及出,仍遇此友,問如前,以吃酒對。友詰之:“酒熱吃乎冷吃乎?”答曰:“是蒸的。”友笑曰:“仍是糟餅。”既歸,而妻知之,咎(責怪)曰:“汝如何說蒸的?須雲熱飲。”夫曰:“我知道了。”再遇此友,不待問則即誇口雲:“我今番的酒是熱吃的。”友問曰:“你吃幾何?”其人伸手曰:“兩個。”

15.燒黃熟

清客(幫閒的人)見東翁(東家)燒黃熟香,輒(總是)掩鼻不聞,以其賤而不屑用也(表示黃熟不值錢不吃)。主人曰:“黃熟雖不佳,還強似府上燒人言木屑。”清客大詫曰:“我舍下何曾燒這兩件?”主人曰:“蚊煙是甚麼做的。”

16.拉銀會

有人邀友助會,友固怕之不得,乃曰:“汝若要我與會(借錢給你),除是跪我。”其人既下跪,乃許之。旁觀者曰:“些須會銀(只是借些會費),左右要還他的,如此自屈,吾甚不取。”答曰:“我不折本的,他日討會錢,跪還我的日子正多哩。”

17.兌會錢

一人對客,忽轉身曰:“兄請坐,我去兌還一主會銀,就來奉陪。”才進退出,客問:“何不兌銀?”其人笑曰:“我曾算來,他是痴的,所以把會銀與我。我若還他,是我痴了。”

18.剩石沙

窮人留客吃飯,其妻因飯少,以鵝卵石襯於添飯之下。及添飯既盡,而石出焉。主人見之愧甚,乃責僕曰:“瞎眼奴才,淘米的時節,眼睛生在哪裡?這樣的大石沙,都不拿來揀出。”

19.飯粘扇

一人不見了扇子,罵曰:“拿我的扇子去做羹飯。”"旁人曰:“扇子如何做得羹飯?”其人曰:“你不曉得,我的扇子,糊掇(塗)許多飯粘在上面。”

20.破衣

一人衣多破孔,或(有人)戲之曰:“君衣好像棋盤,一路一路的。"其人笑曰:“不敢欺,再著(穿)一著,還要打結(同圍棋打劫)哩。”

21.借服

有居服制而欲赴喜筵者,借得他人一羊皮襖,素冠而往。人知其有服也,因問尊服是何人的。其人見友問及,以為譏誚(嘲笑)其所穿之衣,乃遽視己身(看著自己身上),作色而言曰:“是我自家的,問他怎麼?”

22.酒甕盛米

一窮人積米三四甕(罈子),自謂極富。一日與同伴行市中,聞路人語曰:“今歲收米不多,止得三千餘石。”窮人謂其伴曰:“你聽這人說謊,不信他一分人家,有這許多酒甕。”

《笑林廣記》:窮開心


23.遇偷

偷兒入貧家,遍摸無一物,乃唾地開門而去。貧者床上見之,喚曰:“賊,有慢(怠慢)了,可為我關好了門去。”偷兒曰:“你這樣人家,虧你還叫我賊。我且問你,你的門關他做甚麼。”

24.被賊

穿窬(小偷)入一貧家,其家止蓄米一甕(只有一罈子米),置臥床前。偷兒解裙鋪地,方取甕傾米,床上人竊窺(偷看)之,潛(偷偷地)抽其裙去,急呼有賊。賊應聲曰:“真個有賊,剛才一條裙在此,轉眼就被賊養的偷去了。”

25.羞見賊

穿窬(小偷)往竊一家,見主人向外而睡,忽轉朝裡。賊疑其素有相識,欲遁(逃)去。其人大呼曰:“來,不妨,因我家乏物可敬(沒東西孝敬),無顏見你羅。”

26.望包荒(多多美言)

貧士素好鋪張,偷兒夜襲之,空如也,唾罵而去。貧士摸床頭數錢,追贈之,囑曰:“君此來,雖極怠慢,然在人前,尚望包荒。”

27.借債

有持券借債者,主人曰:“券倒不須寫,只畫一幅行樂圖來。”借者問其故,答曰:“怕我日後討債時,便不是這副面孔耳。”

28.變爺

一貧人生前負債極多,死見冥王,王命鬼判查其履歷,乃慣賴人債者,來世罰去變成犬馬,以償前欠。貧者稟曰:“犬馬之報,所償有限,除非變了他們的親爺,方可還得。”王問何故,答曰:“做了他家的爺,盡力去掙,掙得論千論萬,少不得都是他們的。”

29.夢還債

欠債者謂討債者曰:“我命不久矣。昨夜夢見身死。”討債者曰:“陰陽相反,夢死反得生也。”欠債者曰:“還有一夢。”問曰:“何夢?”曰:“夢見還了你的債。

30.說出來

一人為討債者所通,乃發急曰:“你定要我說出來麼?”討債者疑其發已心疾(犯心臟病),嘿然(不情願)而去。如此數次。一日發狠曰:“由你說出來也罷,我不怕你。”其人又曰:“真你要我說出來?"曰:“真個要你說。”曰:“不還了。”

31.坐椅子

一家索債(討債)人多,椅凳俱坐滿,更有坐檻上者。主人私謂坐檻者雲:“足下明日早些來。”"那人意其先完己事,乃大喜,遂揚言以散眾人。次早黎明即往,叩其相約之意。答曰:“昨日有褻(褻瀆不敬)坐檻,甚是不安。今日早來,可先佔把交椅。”

32.扛欠戶

有欠債屢索(討要)不還者,主人怒,命僕輩潛伺其出(僕人暗中觀察他離家),以扛之(他家東西)而歸。至中途,僕暫歇息,其人(欠債人)曰:“快走罷,歇在這裡,又被別人扛去,不關我事。”

33..拘債精

冥王命拘蔡青,鬼卒誤聽,以為勾債精也,遂攝(拘捕)一欠債者到案。王詢之,知其謬(抓錯人了),命鬼卒放回。債精曰:“其實不願回去。陽間無處藏身,正要藉此處一躲。”

34.擺海乾

一人專好放生,龍王感之,命夜叉贈一寶錢,囑曰:“此名為擺海乾,叫他把此錢在海中一擺,海水即幹,任將金銀寶貝拿去。”夜叉傳命付訖(把寶錢給他)。其人日日拿錢去擺,遂成大富。後把此錢失去,貪心未足,只將空手海上去擺。一日撞著夜叉,夜叉曰:“你手內錢都沒了,還有何臉面在此擺甚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