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后能不能所有人的养老金一律按工龄计发?

文武44126841

其次养老金“并轨”:指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其目的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双轨制——企业养老金和事业养老金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而现行双轨制却是企业缴费,机关不缴费;缴费者的退休金低,不交费的反而比缴费的高出几倍,享受的条件和待遇支付的水平明显不在一个平台上。这种不合法规的状况是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的,否则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可低估,实行养老金并轨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也体现了政府维护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决心。

第三,2014年5月中旬由国务院颁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7月1日起正式施行。事业单位未参保人员预计与机关公务员一道,在养老金双轨制并轨时一并参保,有关部门将制订相应的改革方案。

最后,养老金的改革的东风已经吹响,正在哪纵深发展,中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大体应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面向全体国民的基础养老保险。这个制度的主要意义在于体现公平,人人都有;第二个层次,是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完善;第三个层次是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第四个层次是面向高龄老年居民、贫困老年人的老年津贴制度和老年低保制度。相信不久将来,养老保险政策,正在向:多缴多得,长缴长得,少缴少得,不缴不得的方向,一项公平合理的养老保险政策正在向我们走来,相信未来的养老保险政策更能符合民情民意。









橄榄剑社会

苹果耗子来回答此问题。

养老金若能并轨是件好事,不过一律按工龄计算发放,恐怕就不太合时宜了~

若按工龄计发养老金,实质就是按劳动时间计发养老金,而不考虑任何其他的因素,比如劳动人员的素质、劳动效率、劳动价值等等。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大锅饭”思想,可谓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余毒。可能预见的不合理的情况,比如:大学教授可能工作年限比小学老师短,而领的养老金比小学老师少......类似联想,也可以推导出许多不合理的情形。

从符合符合市场经济的角度,以及兼顾公平正义的立场出发,应当减少工龄在养老金发放中的计算权重,实际上我国现在建设养老金制度,压力全部扛在了年轻一代的肩上(因为老一辈当时没有这个制度),也就是说,现在退休或即将退休的老年人的养老金实质上很大部份来源年轻人工作创造的社会价值。

在此情况下,若工龄的计算权重在养老金中的比例很大,那么既会加重年轻人的负担,又不利于营造一个按劳分配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再怎么说,年轻人就是未来,总不能过度剥削吧~

综上,养老金不能按工龄计发,否则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甚至会加剧养老金的亏空。

最后,耗子君想说:大家都是有子女的人,希望老一辈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精神,不要太自私。

我是资深法律顾问、顶级吃货、新手哦奶爸的苹果耗子,交流法律问题,请点击关注我~

苹果耗子

中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须引起高度重视。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相比之下,国家己制定了全民退休并轨制和渐进式延迟退休实施方案。其用意就是不断尽快地,实施并完善全民社保统一并轨制,逐渐达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全体人员退休时一视同仁。同时通过逐步延迟退休来达到,并解决全民的退休养老金费用支出问题。



养老金并轨指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其目的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



一般情况下,被确认为几年工龄,视同缴纳几年社保,工龄越长,享受的福利待遇越高。不过也有的人说,工龄跟养老金待遇不挂钩。 不管挂不挂钩,如今许多企事业单位的退休金标准参照职工的工作年限也是不少的。



职场之文化

按工龄计发养老金,是以前企事业单位还没实行社会保险制度,是企业内部养老金(以前称退休金)自行统筹,以退休人员的职务级别、职称和工龄计发退休金,没有职务的普通退休人员,工龄越长,那么退休金越高,但也结合工资级别,不是纯粹的工龄作为计发退休金唯一依据。

1993年企业职工基本实行社会保险制度,以社会统筹和个人社保账户相结合办法,计发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自2014年10月1日才正式实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样,社会统筹和个人社保账户相结合。为了缩小企业职工养老待遇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待遇的差距,同时为激励参保人员多缴费、延长缴费年限,确保统筹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废除了双轨制,并于2017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

并轨后,养老金依然以地方进行统筹,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是结合各地方实际,基本上是同步进。在养老金计发办法方面,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单位退休人员有所差异,其最大差异,因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较晚,未实行社会保险费前的连续工龄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普遍要比“实际缴费年限”要长得多,也就是说,机关事业单位的“老人”、“中人”个人实际缴费年限很短,甚至还没实行缴费已退休;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并不能合并计算,计算养老金办法与企业单位退休人员亦有明显的区别。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原则,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办法。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普遍实际缴费年比视同缴费年限要长,两者可合并计算。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普遍存在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如技术员、科员、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等等,养老待遇跟在职时职务职级直接挂钩,级别高,意味着退休待遇也将是水涨船高。相反企业单位退休人员职务职级基本上就无从谈起,这种现实的差距是难以缩小的。

所以,双轨制下不可能按工龄计发养老金,并轨后将更加难以能统一实行按工龄计发养老金。按工龄计发养老养的想法,变得越来越不现实。


Yifan5

养老金并轨后能不能所有人的养老金一律按工龄计发?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277023950610383362, "media_id": 5955426469, "neardup_id": 10728827160067618164, "vname": "\\u4eba\\u793e\\u90e8\\uff1a\\u517b\\u8001\\u91d1\\u4e0a\\u6da86.5%\\u4e0d\\u201c\\u4e00\\u5200\\u5207\\u201d\

简易社保咨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5b0100026c59c9fa8df7\

钟建峰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养老金并轨后,所有人的养老金都按工龄发放,每年100元,这是不可能的,是不公平的,也是行不通的。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只按工龄计发养老金,这样是非常不公平的,这样的话就无法体现出缴费多少,退休年龄早晚的作用了。

举个例子,你和老王都是30年的工龄,然后呢你每月缴费是500元,老王的每月缴费只有100元,但是最后领到养老金都是一样的,你觉得这样是公平的吗?

试想一下,如果交多交少拿的养老金都一样,那谁还愿意去交呢?谁还愿意选择高缴费呢?那这个养老保险的制度还能够存在和发展下去吗?


所以按工龄发放养老金是不公平的,也是难以持续,而且养老金也从来没有简单按工龄来发放过。

你觉得呢?欢迎留言讨论。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


思之想之




(一):什么是养老金并轨:

养老金并轨是指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实行和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将与企业职工一样按月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领取的养老金计算方法,也与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是一致的;

(二):什是按工龄计发:

工龄计发,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長短标志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長短。按工龄计发,就是根据工作时间的长短来计算养老金的金额;

(三):现行养老金计算办法基本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无论是基本养老保险金的计发,还是现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计发,工龄只是计算养老金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不是唯一的因素。两种制度都考虑了工龄的長短对养老金水平的影响;同时也考虑了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贡献大小;以及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四):单纯按工龄计算养老金的利弊:

养老金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的养老金计算方法一样,也就是主要考核指标(个人工作时间的長短,工作期间的个人贡献,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的差距,地域间经济增長率的高低),是凸显不对等的;

还有,养老金一律按筒单的工龄计发,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工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与知识、经验、技术的熟练程度的高低,但、這不能完全反映!比如:同样30年的初级工与他的师傅相比较,与工人中的技师、高技师相比,显然贡献就不一样;再如:一个普通工作人员与一个制造核武器的专家相比,贡献悬殊更大;

再者,象北、上、广等這样的大城市消费水平,与普通消费低的乡镇相比,一样的收入肯定行不通,肯定是新的不公平,不合理;大家都不求上进,不讲贡献,谁给社会创造财富?;大家都混日子,熬年头,养老保险都缴纳最低档次的,国家没有储蓄,哪里有钱为大家涨退休金?

所以,单纯按工令计算退休金,简单的一刀切,不仅有失公平,也影响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更限制了经济发展正常运行与速度!

养老金并轨,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差距,将是”全国人大会议”的热点!


海海147035523

站在官方立场上看,其实并轨后,也不一定能统一按工龄发放养老金就算公平合理。公事企业退休人员工作前的工作职责和贡献,还有交费的多少,也确是不能搞平均主义一刀切。完全按工龄多少发放的要求也不太现实。

但是就目前实行的退休双轨制来说,不论是在社会公正度,还是在伦理上,都是极不合理和公平的。比如同是同龄参加工作,工作性质基本差不多,甚至还有的一个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一个公共事业单位的饮食员或司机,在公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退休,待遇相差两到三倍,有的达到四五倍,这就极不正常和公正了。

尽管企业人员连续十年涨工资,终顶不住公事业人员小加一次。当然,这个问题的复杂性较大,想调整好有些难度,但国家必须正视,从顶层设计,真正拿出一套合符国情的,切实可行的,能让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并轨才能实现真正的公正合理。最好的办法是把工作职责,社会贡献,交费多少,工龄长短,地区差异,按不同比重综合平衡,使之差距控制在较为合理区间(同等工作、贡献、工龄月退休金差距最大不过五百至千元),让各行各业的退休人员绝大多数人都能接受。我们的企业退休人员在那个火红实干的年代,都是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和牺牲的,希望国家不要忽视了这个群体!他们中由于当年工作环境的恶劣,身染职业病痛折磨,不知有多少人恐怕等不到公平合理的并轨那一天了……


荷处听雨

养老金并轨后,能不能所有人的养老金一律按工龄计发?

2014年10月1日,事业机关单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由于事业机关单位缴纳养老保险时间比较晚,有十年的过渡期。到2024年企业和事业机关单位实行共同的退休养老金计算办法,实行并轨。

养老金并轨后,能不能所有养老金一律按工龄计发?

按目前养老金的计算办法,养老金适于当地上年的平均工资,缴费年限,个人账户总额,个人缴费指数等有关系。现在退休养老金的增长,也按工龄和上年末养老金的一定比例增长。鼓励在职人员多缴多得,增长缴费年限。

所以我认为,即使养老金并轨,也不会一律按工龄计发。否则谁还会在岗时多缴纳养老保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