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蘭州大學和東北大學哪個好?

東風162340500

東北大學

東北大學簡稱"東大",位於瀋陽市。目前在瀋陽有兩個校區,渾南校區與南湖校區!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是一所具有光輝愛國傳統的大學!東北大學的學生是歷史上著名的一二九運動的主力軍!建國之後,在原來東北大學工學院與理學院的基礎上,建立了瀋陽工學院,不久之後改名為東北工學院!並且在1952年的院系調整中得到了眾多兄弟院校的支持,實力大增!學校在1993年複名為東北大學!
作為"東北五校"之一,東北大學


是一所實力派的工科院校,擁有眾多的優勢學科,比如控制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等。其中,控制科學與工程是學校入選"雙一流"建設的學科!但是在去年的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該學科卻沒有入選A+級學科,這著實反映了學校這幾年發展的困境!不過,學校整體上還是不錯的!

蘭州大學

蘭州大學簡稱"蘭大",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學校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09年的甘肅法政學堂,學校的成立可謂是開創了西北高教之先河。學校於1945年改名為國立蘭州大學!經過百餘年的發展,蘭州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際知名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在全球的ESI大學排名中,蘭州大學位列中國第25位!在USNEWS全球大學排名中,蘭州大學位列第447位!


作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類院校,蘭州大學共計有化學,大氣科學,生態學與草學四個學科入選了國家雙一流建設!

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簡稱"西南交大",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成立於1896年,西南交大的前身是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西南交通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以及"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學校目前擁有兩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機械工程以及交通運輸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在全國排名可以達到前三!除此之外,學校的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橋樑與隧道工程也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專業!




LINK科技

首先看三所學校的簡介:

一、 西南交通大學

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特色985工程”“2011計劃”重點建設並設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學,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中心城市——成都。

學校創建於1896年,前身為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是中國第一所工程高等學府,中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礦冶工程高等教育的發祥地,“交通大學”最早兩大源頭之一,以“唐山交大”“唐院”之名享譽中外,素有“東方康奈爾”之美譽,毛澤東同志為學校題寫了校名。建校以來,學校先後定名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國立交通大學貴州分校、中國交通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學校部分系科調入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兄弟院校,1964年根據中央建設“大三線”精神內遷四川,1972年更名西南交通大學,1989年遷成都。現有九里、犀浦、峨眉三個校區,佔地5000餘畝,犀浦校區為主校區。

在121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堅守大學使命、服務國家社會,逐漸形成了“竢實揚華、自強不息”的交大精神,“嚴謹治學、嚴格要求”的“雙嚴”傳統和“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訓,培養和造就了以茅以升、竺可楨、林同炎、黃萬里、劉大中等為代表30餘萬棟樑英才,師生中產生了3位“兩彈一星”元勳、59位海內外院士和24位國家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改革開放以來軌道交通領域產生的9位院士有8位出自我校。鄧小平同志給予學校高度評價:“這所學校出了不少人才”。

學校建有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籌)、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等11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和32個省部級科研基地,構建起了世界軌道交通領域最完備的學科體系、人才體系和科研體系,圍繞高速鐵路、磁浮交通,新型城軌、真空管道超高速(1000+)、超級高鐵等領域大力開展基礎研究與原始創新,構建了以世界公認的“沈氏理論”和“翟孫模型”為標誌的鐵路大系統動力學基礎研究體系,科技成果三次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在軌道交通領域獲得的國家科技獎勵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業企業第一,為中國軌道交通事業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還在國防科技、智能製造、生物醫藥、大數據以及物理科學、人文社科等領域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2649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7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4人、國家“千人計劃”16人、國家“萬人計劃”7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3人、“長江學者”25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9人、國家級教學團隊8個、國家級教學名師6人,國家級、教育部和科技部創新團隊9個。此外,還聘請了42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以及5名諾貝爾獎獲得者擔任兼職(名譽)教授。

學校構建起了“價值塑造、人格養成、能力培養、知識探究”四維一體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有全日制本科生28836人、碩士研究生15863人、博士研究生2093人,茅以升圖書館藏書400萬冊。擁有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承擔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3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5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位居全國第九。有國家級精品課程36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5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8門。學校實施本科生大類培養,建有茅以升學院(唐臣書院)、竺可楨書院,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學校堅持國際化辦學, 同美國康奈爾大學、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等57個國家和地區的190所高校及科研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與英國利茲大學合作成立“西南交大-利茲學院”。美國西北大學“本碩4+1”、“中法4+4”本科雙學位等留學、遊學、訪學項目涵蓋全部年級。作為中國政府指定高校,與印度鐵道部合作援建印度鐵道大學。有2個國家外專創新引智基地,辦有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Biosurface and Biotrib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il Transportation》。

二、蘭州大學

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學校創建於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間設立的甘肅法政學堂,是甘肅近代高等教育開端之標誌,開啟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1928年擴建為蘭州中山大學,1945年定名為國立蘭州大學。新中國成立後,蘭州大學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發展壯大,迅速崛起。在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中,被確定為國家十四所綜合性大學之一;在“開發大西北”、“建立戰略後方”的戰略目標指引下,成為國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一所大學,肩負起為國家特別是西部培養高級專門人才與發展科學、技術和文化的歷史重任。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緊緊抓住國家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和“211工程”、“985工程”的歷史機遇,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全面提高辦學水平,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蘭州醫學院先後併入蘭州大學,使學校的學科更加齊全,綜合優勢更加突出,迎來了歷史上的快速發展時期,並以辦學歷史長、辦學實力強、辦學成績突出,進入一流大學建設行列。

  蘭州大學學科門類齊全,學科特色鮮明,涵蓋了12個學科門類。現有8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2個省級重點學科,6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5個甘肅省重點實驗室(含培育基地),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個甘肅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德研究中心。

  蘭州大學積極發展國際及對港澳臺交流與合作,先後與世界39個國家和地區的144所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合作伙伴遍佈亞、美、歐、非、大洋洲。近五年來(2012年至2016年),接待來校訪學交流外賓及港澳臺地區客人8,789人次,教工因公出國及赴港澳臺參加學術會議、合作研究等各類活動計3,713餘人次,派出近3,481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出國(境)交流、學習或攻讀學位;招收培養2000餘名留學生。在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格魯吉亞建有3所孔子學院,格魯吉亞1所孔子學堂。

三、東北大學

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簡稱東大(NEU),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理工類研究型大學,坐落於東北中心城市瀋陽,是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由教育部、遼寧省、瀋陽市三方重點共建,先後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等,為“21世紀學術聯盟”成員高校,是我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最早設立研究生院的三十二所高校之一、研究生招生三十四所自主劃線高校之一,是中共中央1960年、1978年確定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務院在1981年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
東北大學始建於1923年4月。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任校長。“九·一八”事變後,東北大學被迫遷徙北平、開封、西安、四川三臺等地。在此期間,廣大師生積極參加愛國抗日運動,是一二·九運動的先鋒隊和主力軍。1950年8月,瀋陽工學院、撫順礦專和鞍山工專合組為東北工學院。1993年3月8日,複名為東北大學。東大建有中國第一個大學軟件園,第一臺模擬電子計算機,第一家上市的校辦企業。

1922年春,張作霖命奉天省長兼財政廳長王永江籌辦東北大學。
東大早期歷史圖片(9張)
原國立瀋陽高等師範學校改辦為東北大學理工科,原文學專門學校(原奉天法政學堂)改辦為東北大學文法科。校長由王永江兼任,學生480餘人。文法科設中國文學系、英文學系、俄文學系、法律學系、政治學系;理工科設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土木工學系,機械學系。併成立東北大學籌委會,1923年頒發“東北大學之印”,東北大學宣告成立,王永江為首任校長。
1923年10月24日,東北大學正式開學。
1925年9月,理工大樓、教授住宅、學生宿舍及相應的附屬設施在新校址竣工(今位於瀋陽市皇姑區北陵大街東側的東北大學舊址於2001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形成南北兩校區。
1928年8月16日,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繼任東北大學校長,並提出了“研究高深學術,培養專門人才,應社會之需要,謀求文化之發展”的辦學宗旨,東北大學從此進入了發展的新時期。
當時,學校設立了理、工、文、法、教育等較為齊全的學科,各學科學會迅速發展起來。文法科成立自治會、夏聲社、社會科學研究社;工學院成立礦學會;理工預科成立英語研究會;孫國封院長為促進科學進步,發起科學教育協進會。這一時期,英、法、美等國家的學者、專家紛至沓來,進駐東北大學講學與交流。
1927年11月,奉天省省長劉尚清繼任校長,踵事增華,歷有建設。
1928年8月16日,震驚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剛過兩個多月,張學良繼任東北大學校長。提出了“研究高深學術,培養專門人才,應社會之需要,謀求文化之發展”為辦學宗旨,採取了系列新措,東北大學從此進入了發展的新時期。
1929年7月1日,東北大學第一屆畢業典禮,張學良校長向120名學生頒發畢業證書,授予學士學位。各系畢業成績第一的學生還由學校選送,往英、美、德等國留學深造。
同年秋,文法兩院學生遷入北陵校區。張學良校長重金禮聘,廣招良師,章士釗、梁漱溟、羅文幹、馮祖荀、劉仙洲、黃侃、劉半農等一批名師執教東大。
1928年8月,結束歐洲旅行考察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應張學良校長邀請來東大,著手創建中國第一個建築系。張學良校長上任伊始,便極力倡導男女同校。
1928年9月,各科共50名女生走入東北大學校門。張學良出任東大校長之後對體育教育異常重視,增聘體育教員,組織學生代表隊參加各類體育比賽。
1929年,第14屆全國運動會在東北大學舉行,東大破8項全國紀錄,奪得男子田徑賽第一名。東大足球隊、籃球隊還遠征日本進行比賽。東大學子以其強健的體魄駁斥了“東亞病夫”的謬論。到1930年秋,東大有6個學院24個系8個專修科。[2]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軍一夜之間佔領瀋陽,全校師生悲憤已極,被迫走上流亡之路,成為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所流亡大學。東北大學師生先後北平、開封、西安、四川三臺,一路求學,一路鬥爭。
參加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的劉長春
1932年7月,張學良校長出資8000現洋資助東北大學學生劉長春參加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第10屆奧運會,成為中國奧運第一人。
1933年,著名愛國人士馮庸創辦的馮庸大學9個系全部併入東北大學。
1935年12月9日,東北大學成為“一二·九”抗日愛國運動的先鋒隊和主力軍。接著又舉行了“一二·一六運動”示威遊行。“一二·九運動” 標誌著中國知識青年愛國運動走向新的歷史時期。
1936年初,正在西安任職的張學良將軍,籌資15萬元,修建東北大學校舍,並在禮堂基石上題詞:“瀋陽設校,經始維艱;至 “九一八” ,懆遭摧殘,流離燕市,轉徙長安,勖爾多士,復我河山!
1936年,“ 一二·九運動” 週年之日,東北大學舉行了 “停止內戰,團結抗日” 為中心內容的請願遊行,高呼:“槍口對外,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停止內戰,打回老家去!” 等口號。
1937年1月,東北大學遷到開封,同年5月改為國立東北大學。
同年6月又遷回西安。
1938年春,日軍轟炸西安,東北大學被迫由陝入川。
1938 年7 月, 奉國民教育部令,國立西北聯合大學工學院、焦作工學院併入東北大學。
1940年,著名學者金毓黻到東北大學創辦了歷史研究所。
1942年,東北大學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東北集刊》、《志林》收錄了師生數百萬字的論文。
1945年8月,抗戰勝利,東北大學六十位師生被授予烈士稱號。
1946年,東北大學遷返回瀋陽。
1948年6月,東北大學再次遷北平。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東北大學終於進入新的歷史時期。[3]
建國初期
1950年4月,著名冶金專家靳樹樑擔任東北工學院院長,學生12936人,教師2428人。
1952年至1980年,先後有清華大學、大連工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山東大學、西北工學院、青島工學院、蘇南工業專科學校、華南理工大學、同濟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等高校的學科和系,包括電機系、採礦系、冶金系、土木系、建築系、市政類系(科)、外國語言系、金融系等併入東北工學院。
1952年8月,根據中央教育部及東北人民政府關於東北地區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的方案,東北工學院數學系被調整到東北人民大學(現吉林大學),物理系被調整到東北師範大學,化工系被調整到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4]
東北工學院時期(7張)
1953年末,東北工學院出版了中國第一本大學期刊《科學研究資料》。
1955年初,東北工學院舉行了中國第一次科學報告會,同年,召開了學生科學報告會,產生了中國大學歷史上第一個學生科學技術協會。
1955年6月,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會成立,院長靳樹樑教授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50年代初,東北工學院徐灝教授即開始致力於疲勞強度設計領域的研究,八十年代初編著了我國第一部疲勞設計專著《疲勞強度設計》,並於九十年代提出“Miner定理——干涉模型綜合法”,首次闡述了“概率相對Miner定理”的概念,解決了國內外還未解決的隨機載荷下可靠性設計問題。
1957年,東北工學院謝緒愷教授的 《研究線性系統穩定性的新方法》,在第一屆全國力學學術會議獲大獎,並被編入《一般力學》大學教材,被命名 “謝緒愷判據” 。
1958年國慶前夕,東北工學院李華天教授團隊成功研製出中國第一臺模擬電子計算機。
1959年,東北工學院負責籌辦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為此,東北工學院成立電子系,為建所培養人才。東北工學院郎世俊教授任系主任,負責主持建所工作。
1960年10月,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增加全國重點高等學校的決定》,東北工學院被列為全國64所重點大學之一。
1978年,東工成立研究生院[2] 。
改革開放後
1978年,改革開放開始,東北大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1987年,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在秦皇島設立並迅速得到發展,成為東北大學的組成部分,畢業證、學生證和學生檔案等統一著名“東北大學”。
1989年,東北工學院創建中國大學第一個科學園。  
1993年聘請張學良為東北大學名譽校長
1993年,國家教委正式批准東北工學院複名為東北大學,學校聘請張學良為東北大學名譽校長。
1996年,東北大學進入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行列,秦皇島分校也隨之進入“211工程”行列。
1998年,東北大學進入首批“985工程”大學行列,並劃入教育部直屬,秦皇島分校也同步劃入教育部直屬。
2006年,秦皇島分校開始承擔“985工程”建設項目,並同步進入“985工程”全國重點大學。
2001年5月,東北大學科技園被首批認定為“東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2002年,在教育部全國高校一級學科評估中,東北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名列第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名列第九。[5]
2002年1月23日,教育部、遼寧省人民政府、瀋陽市人民政府三方簽訂重點共建該校協議。
東大南湖校區(15張)
2002年10月25日,東北大學順利通過教育部“十五”“211工程”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專家論證。[3]
2009年6月,經國務院學位辦正式批准,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正式成為EMBA試辦學院。
2012年4月,教育部、遼寧省人民政府、瀋陽市人民政府續簽繼續重點共建東北大學協議。[6]
2014年1月,東北大學已經擁有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進入ESI(基本科學指標)全球排名前1%。
學術研究編輯
科研成果
歷史上,東北大學師生曾是“一二·九”運動的主力和先鋒,在建設時期,學校先後研發出國內第一臺電子模擬計算機、第一臺國產CT、第一塊超級鋼以及釩鈦磁鐵礦冶煉新技術、鋼鐵工業節能理論和技術、控軋控冷技術、混合智能優化控制技術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
2011年至2015年12月,學校承擔各類科技項目5126項,獲各類科技獎勵230項,其中國家級獎勵14項,省部級一等獎44項;獲得國家專利1050項,其中發明專利814項;被三大檢索收錄的論文共14644篇。
渾南校區風采(22張)
學校科技經費自1995年突破億元以來,連年攀升。
1999年東北大學的全口徑科研經費為2.04億元,居全國高校第六位;
2000年達2.72億元,人均科研經費19.22萬元,是“九五”初期的2倍;
2002年全口徑科研經費為3.28億元,人均22.69萬元[2] 。
2015年,學校高新技術產業銷售收入123億元,科技產業綜合指標名列全國高校第三位[1] 。
科研平臺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建有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國家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3個。設有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 2個,遼寧省協同創新中心3個[7] 。建有科技部國家科技政策東北研究中心、教育部科技政策研究戰略培育基地、民政部城鄉社區研究院等人文社科基地[8] 。

2014年11月,東北地區最大的超級計算中心——東北區域超算中心在東北大學雲計算科技產業園正式投入使用。東北區域超算中心的計算能力高達1170萬億次/秒,是東北地區最大的超級計算中心,在全國區域超算中心中名列前茅,能夠滿足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科技創新所衍生的計算需求。

四、從三所學校位置分析:

蘭州大學位於西北甘肅省,西南交大位於西南四川成都市,東北大學位於東北遼寧省瀋陽市。從交通發達及輻射程度看,西南交大地理位置居中。

五、從經濟發達角度看,還是成都市發展要好一些。


黎濤微世界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3所大學的具體情況。

西南交通大學,位於成都,211大學,以工科專業為強項,交通運輸工程學科位居全國第一,機械工程為重點學科,學校總體在中國排名第35位。

蘭州大學,位於蘭州,標準的985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優勢學科有:生態學、植物學、有機化學、民族學、區域經濟學等,可以看出這些專業符合地域特色,是迎合中西部發展策略的。

再看東北大學,位於瀋陽,也是985大學,是一所理工類研究型大學,優勢專業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

如果在學校優先的情況下,三者需在蘭大和東北大學之間做抉擇。之後我們再看專業和就業。

蘭州大學優勢學科,更多的是理學,比如化學、物理、生態學、自然地理學等,其餘的優勢專業多為民族學、區域經濟等,專業選擇受眾面小,2016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1.26%,西北部就業的比例佔到了44%,對於外省考生,這是需要綜合考慮的一點。

東北大學以重工業學科為主,像冶金工程、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等,計算機也不錯,當然也有一些文科專業可以選擇,像俄語、哲學、管理科學與工程,不過既然分數已經達到了985,我們不妨去以文為主的大學。2016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5.4%,就業流向集中在遼寧、北京、廣東、\n山東、江蘇、浙江、河北、天津、福建、河南,佔畢業生就業的 78.2%。

綜合來說,如果只看學校層次,東北大學在就業上更具優勢,專業選擇面上更符合大眾的口味。

既然如此,我們就一起再來看看西南交通大學的情況吧。

西南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中國鐵路總公司(原鐵道部) 、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並設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學,是“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及國家“援藏計劃”培養院校。

學校創建於1896年,前身為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工程高等學府,中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礦冶工程高等教育的發祥地,交通大學最早兩大源頭之一,以“唐山交大”和“唐院”之名享譽中外。

教育部發布第三輪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其中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連續兩次學科評估保持全國第一。

2016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到96.8%,本科生97.33%,本科生就職於國有企業的比例佔到了66.8%,其中籤約到世界500強的學生有2102人,就業行業集中在建築業和交通運輸業,從事的崗位大多是工程技術人員,充分體現了該校的工科實力。

作為一所211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的就業和專業在國內都是名列前茅的。

有時候志願填報,或者說選大學,不能只看一個方面,這是一門綜合的藝術。

最後我們再來看,這3所學校各有所長,清楚了自己的所需,再去匹配與自己相符的大學,結合專業意向,地域意向,就業趨勢,將個人優勢發揮到最大,才是最好的。


孫成-高考志願專家

這就要看你學什麼專業,你的興趣,潛力,發展空間,發展前景等綜合因素來決定。因為西南交通大學,蘭州交通大學和東北大學都有許多特別強勢的專業。如果你想學草業科學,大氣科學,化工就選蘭州大學;想學交通運輸,交通工程,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就選西南交通大學;如果想學採礦探,地質工程,提測制導就選東北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是211工程大學。教育部直屬大學。"雙一流"建設大學一流學科入選高校。位於四川省成都市二環路北一段111號。現有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兩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兩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兩個。在4個學科門的20個一級學科,79個二級學科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在12個學科門的55個一級學科,22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西南交通大學綜合實力在全國721所大學中排第53名。

西南交通大學的交通運輸專業在全國排第四名

交通工程在全國排第一名

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在全國排第二名。

蘭州大學綜合實力在全國721所高校中排第29名。

學校的生態學在全國排第一名。

大氣科學在全國排第三名

應用氣象學在全國排第二名

草業科學在全國排第一名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在全國排第三名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在全國排第二名。

東北大學的綜合實力在全國721所大學中排第44名。

東北大學,是985工程大學。教育部直屬大學。"雙一流"建設大學。 學校位於遼寧省瀋陽市和平區文化路3號巷11號。

現有國家重點一級學科3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4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在6個學科門的26個一級學科,86個二級學科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在9個學科門的45個一級學科,164個二級學科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學校的冶金工程在全國排第二名

功能材料在全國排第二名

資源勘察工程在全國排第五名

採礦工程在全國排第四名。

如果僅僅從綜合實力的角度來排序,依次是蘭州大學,東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從自身學術建設的角度出發,應該首選蘭州大學。不僅僅因為蘭大是985,更重要的是她是綜合性大學。


在一所綜合性大學讀書,哪怕是學她最不擅長的工科,你所能獲得的好處也是數不勝數。隨便舉個例子:工科學生可以去選文科的課、選理科的課。你知道綜合性大學文科理科開出的課和一個純工科學校的基礎部開出的課有什麼不同嗎?前者專業,後者是業餘。前者是祖師爺,後者是小學生。

當然,蘭州不算是個適合讀書的城市,西北苦寒之地。但磨練一下意志有什麼不好。更何況,以西南交大的分數上蘭大,偷著樂吧。

既然把這三個學校拉出來一起比,說明能考出來的分數大概也差不多符合三校的錄取線。那就應該首選蘭大。

其次是東北大學,老牌工科,985,實力在工科院校裡是槓槓滴。

西南交通大學和蘭大不是一個檔次,不能放在一起比較。放棄985去讀一個二流,在我看來太不划算了。


艾米麗艾拉

看一個學校,先去985 不去211。211在考研,找工作是時候全面壓制985。考研985可以調劑去211,反過來就不行。招聘的時候,我就不說了。西南交通大學好不好,軌道交通挺好,其他的呢??再說你對這個就感興趣?蘭州大學不錯,但是絕對不是很強,一個大學沒有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中心等等方面也比較少。說明他就是不好。至於東北大學,受東北經濟的影響,雙一流成了B。學校也在走下坡路,冶金,控制,軋鋼很好。


3698217098

看你是本科還是研究生,是準備直接就業還是要繼續深造。如果是高考生的話,又想本科畢業後直接參加工作,我建議報考西南交通大學,原因是西南交大所在的成都市,經濟水平是三所大學所在城市裡面最高的,而且現在是新一線城市的排頭兵,而且西南交大也是鐵路運輸各項專業裡面的行業翹楚,就業沒有問題。如果你是想以後繼續深造的話,我建議報考蘭州大學,畢竟蘭大是這三所學校裡面實力最強的,也是一所副部級高校,考研的話,其他好學校也比較認同蘭大的實力。綜上所述,就業報西南交大,深造報蘭州大學,東北大學暫不考慮!


我是吳亦帆

西南交通大學,蘭州大學和東北大學三所大學。當然是西南交通大學是三所之中最好的大學。首先它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設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綜合大學。而且學校歷史悠久,前身是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可以說學校的底蘊是十分之強的。是絕對的好大學。


用戶98224770809

頭條上蘭大被吹太過了,讓人越來越反感。平常這麼厲害的大學,一到高考錄取,分數就露餡了,很多人說蘭大多麼多麼有實力,其實我也不否認,只不過蘭大有哪些在全國數得上的學科?除了化學,物理,生物,草學等少數幾個學科(還冷門),其他大多數專業都很平庸。論學習生活條件,也是最差的


超人鹹蛋不會飛

看到前面清一色的蘭大,我也是醉了。不可否認蘭大確實實力強悍,但是想問問學草學,地球物理化學這些學科出來能幹啥?我不懂。有人說基礎學科好出國深造,那又有多少比例的打算出去或者能出去?

西南交有國內大學罕見的國家實驗室,這點就足以說明學科地位。高鐵及軌道交通近些年發展迅猛,中國這方面又國際領先,有什麼理由放棄西南交的交通工程去學物理化學亦或是草學?

有人說東北和西北經濟落後,但我說了985名校都是全國就業,憑什麼一廂情願的認為經濟發達地區的學校就業就好於落後地區呢?

東北大學計算機,軟件,自動化,機械工程實力強勁,且都是就業熱門專業,對於農村小孩或是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學生來講理應是首選。西南交實力強勁,地理位置優越,其次;再者蘭州大學。

對於少數以拯救中國科學,立志科技報國的同學來講,首選蘭州大學,其次西南交,最後東北大學。

三校都是好學校,但特點不同,風格迥異,以上僅是個人觀點,非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