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的成長過程中,無數忠肝義膽的烈士為了民族、為了國家,赴湯蹈火,捨生取義。在眾多的烈士中,有一位特殊的孩子,他入獄8年,犧牲時年僅9歲。他叫宋振中,但是大家最熟悉的還是他另外的一個名字:“小蘿蔔頭”。但是很多人卻質疑,這麼小的一個孩子,怎麼能成為烈士呢?


在新中國的成長過程中,無數忠肝義膽的烈士為了民族、為了國家,赴湯蹈火,捨生取義。在眾多的烈士中,有一位特殊的孩子,他入獄8年,犧牲時年僅9歲。他叫宋振中,但是大家最熟悉的還是他另外的一個名字:“小蘿蔔頭”。但是很多人卻質疑,這麼小的一個孩子,怎麼能成為烈士呢?

宋振中兄弟姐妹7人,他排行最小,小名叫“森森”,這張照片是他8個月時拍的,也是他唯一一張照片。他的父母都是烈士,在他一歲時,就跟隨父母被捕入獄,他的父親就是楊虎城將軍的秘書宋綺雲。

在獄中慢慢成長的宋振中,到了上學的年紀,他的父親宋綺雲希望能夠讓他進學堂。但是身處秘密監獄,特務們怎麼會允許。最終,在犯人們的集體罷工絕食之下,特務准許同在監獄的犯人當他的老師。起初每天上課,都是由特務押著宋振中,時間長了,特務發覺沒有油水可撈,也就懶得管他了。就這樣,宋振中成為可以在獄中自由活動的犯人。


當他的老師羅世文、車耀先、孫壺東先後被特務殺害之後,黃顯聲將軍負責教他。但是宋振中和這些老師在一起並不只是讀書,他還肩負著傳遞情報的責任。韓子棟精心畫成的越獄地形圖就是藏在宋振中袖子中轉移出去的。

不僅轉移情報,當監獄裡的大人商量事情時,年幼的宋振中就坐在監獄門口,擔任望風放哨的任務。為了幫助獄中同志瞭解外面戰事的發展,他又擔負起傳遞戰況的任務:淮海戰役勝利、新華社發表新年賀詞等等,都是他樓上樓下、男牢女牢一次一次傳遞出去,鼓舞著獄中的同志們繼續奮鬥。

然而就在革命勝利前夕,特務們開始分批屠殺獄中同志。宋振中的父親和楊虎城將軍一起在松林坡被殺,宋振中和母親在獄中遇害,並埋在獄中被水泥封死!年僅9歲的他,從來沒有過幸福的童年,卻用他稚嫩的肩膀扛負起革命的重任,成為最小的革命烈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